首頁 > 藝術

孔子對識人的觀念

由 品讀國學007 發表于 藝術2021-10-14

簡介那麼今人呢,所謂“後進”,對於禮樂,則熟悉掌握,所謂都按照“經驗”辦事,比如我們見到某人言辭很少,實際上都是謹守“萬言萬當、不如一默”,說話多了,難免要得罪人,這個是文中的意思,那麼孔子則從其先進者,這與我們的普通理解,有點大相徑庭,實則我

王姓家訓怎麼寫

論語別談:孔子對識人的觀念

識人、用人是中國曆代官吏都在研究的事情,像清末的曾國藩,更是總結出了識人用人的冰鑑七篇,當然此書是否為曾公所作,還存有疑問,然而由此可見,歷代官員對於識人用人的重視。

那麼,我們的老祖宗孔子是如何識人用人的呢,在《論語·先進第十一》中就有一段記載,“先進”不是現在所理解的“某某技術很先進”的意思,在《論語》中是“前輩”的意思。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這段話對於我們今天也何有借鑑意義,孔子說,先輩、祖先們在禮樂上,是素樸的,“禮樂”是孔子所修訂的“五經”之一,《禮經》和《樂經》,後者《樂經》已經失傳,這些經典可謂包羅永珍,記載了古時的天文、曆法、管理國家、儒家思想方面的許多重要內容,而老祖宗們,對於禮樂,卻是素樸的、不加雕琢的,但是又不是野蠻,而是像一個純真的孩子。

那麼今人呢,所謂“後進”,對於禮樂,則熟悉掌握,所謂都按照“經驗”辦事,比如我們見到某人言辭很少,實際上都是謹守“萬言萬當、不如一默”,說話多了,難免要得罪人,這個是文中的意思,那麼孔子則從其先進者,這與我們的普通理解,有點大相徑庭,實則我們仔細想想,也有這種傾向,比如我們都喜歡小孩子的天真爛漫,而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所能結識的朋友似乎越來越少了,都歸咎於“社會化”程度的加深,大家都不再以真性情示人,那麼也就無法彼此瞭解。

然而曾國藩在識人用人時,卻在科名、出身之外,更加一條特別的考察,就是人才要有“鄉土氣息”,不可滿嘴之乎者也,事事“精雕細琢”,而要有一股鄉土、莽蒼的氣息,這個也可以理解為這裡的“先進於禮樂、野人也”。

孔子對識人的觀念

Tags:禮樂先進用人孔子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