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鄉情散文:我愛吃奶奶做的肥肉

由 鄉土文學社 發表于 運動2023-01-28

簡介鄉情散文:我愛吃奶奶做的肥肉文:楊曉光我對肥肉的喜愛,是發自內心的,不帶一點拐彎抹角

雲南西歸怎麼吃

鄉情散文:我愛吃奶奶做的肥肉

鄉情散文:我愛吃奶奶做的肥肉

文:楊曉光

我對肥肉的喜愛,是發自內心的,不帶一點拐彎抹角。奶奶用買來的肥豬肉耗油,耗出來的葷油,清澈透亮,盛進油罐裡冷卻以後,形成潔白細膩的凝脂。吃秫米飯撾一筷子,吃貼餅子抹一咕搭,再撒上點鹽,那份口齒間的香,簡直無以言表。耗油剩下來的油梭子,無論熬菜還是包大陷,都起到靈魂的作用。

從古至今,作為社會細胞的每個家庭,都離不開豬(這裡沒有絲毫貶義)。“家”字裡面的“豕(shi)”,就是從甲骨文裡的“豬”演變而來。豬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現在養豬實現了規模化、機械化養殖。過去在農村則全部以家庭為單位,養豬上繳換回零花錢,豬肉和其他農副產品一樣實行統購統銷。我和奶奶在昌黎縣曬甲坨老家,也和村裡的其他社員家庭一樣,一年養一口肥豬,但是卻吃不上自家養的肥豬肉。

許多人看得見肥豬跑,平時卻吃不起豬肉。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到集上割回來二斤豬肉。每次我和奶奶趕集割肉,當買到肥膘子,進村時我拎在手上晃盪著,像小兵張嘎一樣,一副揚眉吐氣的模樣,那是很有面子的。一旦買了一塊裡脊或者外脊,就頗有點像鬼子進村了,悄悄地幹活,張揚的不要。

過年奶奶做的籠梳背肉,肥瘦相間以肥肉居上游。先切成方子肉,放入鐵鍋裡,水沒過肉,花椒、大料和蔥薑蒜放齊全,煮到八成熟,撈出來。煮肉的肉湯留著用來做燜子。撈出來的方子肉,放涼切成薄片,像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樣,整齊擺在盤子裡,醬油增鮮,蔥蒜提味,重新放到大鍋平屜上,扣上嶄新的蒲蓋子,與水澇秫米乾飯,以及回鍋的粘豆包一鍋蒸。我猛拉風匣,旺火蒸半小時,將蒸肉端出來,滿盤的油汪汪,一動顫連連,籠梳背肉就做成了。

過年的燉肉,也由奶奶主廚。只見奶奶把肉用開水燙燙,用刀刮淨肉皮上的細毛茬;燙好洗淨後,把帶皮的五花肉切成塊,裝鍋,倒水,加酒、糖、生薑、蔥段,花椒、大料,蓋上鍋蓋。灶底燒柴,大火燒開,再小火燜。燉肉的時候,屋子裡蒸氣瀰漫,置身於廚房猶如仙境一般,奶奶時不時地揭開鍋蓋看看,等著下寬粉條的最佳時機,隨著鍋蓋的開啟瞬間,那濃厚的肉香就隨著熱氣四處揮散。

我的精神和饞蟲一起抬頭,我興奮地用門簾子將自己裹起放開,放開又裹起,目不轉睛地盯著肉鍋的動靜。屋裡屋外轉著圈地撒歡,恨不得拽著奶奶的衣襟圍著鍋臺轉。我知道,當奶奶往鍋裡下粉條時,肉雖硬卻能吃了。我嚷著要嚐嚐鹹淡,奶奶猜透了小饞貓的心思,從鍋裡夾起一塊,放進我平時吃飯的小鐵腕,叮囑我:晾涼了再吃,千萬別燙著。我哪還顧得了這些,用筷子夾起大肥肉就往嘴裡塞,把我燙得舌頭在嘴裡亂翻,就像豬八戒吃人參果,還沒嚐到肉味,一塊滾燙的肉就打著骨碌嚥下了喉嚨。這時我又像吞了熱豆腐一般,拍打著胸口直蹦高,嘴裡還像含著糖果呼嚕喊叫: “真香,真香!”就這樣我每隔一會兒就去嚐嚐肉的鹹淡,鍋裡的燉肉還沒有熟透,我就吃了不少。

一碗紅亮亮、油汪汪、顫微微的燉肉端上桌,嘗一口,鬆軟的肉質,彈性十足,好嚼,醇厚中和著香甜淌過喉嚨,奔向胃腸,連吃幾塊後,面頰泛紅,精神為之一振,暖意瀰漫心頭!

奶奶生活節儉,過日子夾細,有時當無時過,常年保持著吃粗糧的飲食習慣,但是奶奶愛吃肥肉,過年時,必吃幾頓肥肉,以此彌補一年來肚裡虧空的油水。我給奶奶盛上一碗米飯,奶奶從盛著燉肉的大海碗裡,把一塊塊肥肉夾進飯碗,用米飯埋起來。奶奶吃得那叫一個香甜暢快,滿嘴生香流油,一頓怎麼也能吃上小半碗肥肉。

作家蘇童說:“餐桌放棄肥肉,放棄的都是傳統,這其實不一定是健康的事情。”英國一項研究顯示,長期只吃素會讓身體缺乏膽鹼,如果不食用雞蛋、肉類來補充,就無法獲得足夠量的膽鹼,長此以往地缺乏膽鹼,便會影響肝臟功能,從而可能危害大腦健康。

2016年,南京有一位剛過了119歲生日的世界最長壽的女性——付素清老人駕鶴西歸。她生前一週吃一次紅燒肉,去世前一天她吃了一碗紅燒肉。我奶奶一輩子都愛吃肥肉,老人享年97歲。看來吃肉不影響長壽。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若侵權聯絡刪除。歡迎文友原創作品投稿,投稿郵箱609618366@qq。com,本號收錄鄉土、鄉情、鄉愁類稿件。隨稿請附作者名,帶圖片最好,請標註是否原創。鄉土文學公眾號已開通,歡迎您搜尋微信公眾號:xiangchouwenxue,關注我們。

Tags:奶奶肥肉燉肉豬肉膽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