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孝道·微經典】夫聖人之德, 又何以加於孝乎?《論語·子路》

由 華南佛學綜合資訊平臺 發表于 人文2021-06-24

簡介吾從聖人之後,而其德不修,其道不明,吾徒負父母,而媿於聖人也夫

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

【孝道·微經典】夫聖人之德, 又何以加於孝乎?《論語·子路》

敘曰:夫孝,諸教皆尊之,而佛教殊尊也。雖然,其說不甚著明於天下,蓋亦吾徒不能張之。而吾嘗慨然甚媿①。念七齡之時,吾先子②方啟手足③,即命之出家。稍長,諸兄以孺子可教,將奪其志。獨吾母曰:「此父命,不可易也。」逮攝衣將訪道於四方。族人留之,亦吾母曰:「汝已從佛,務其道宜也,豈以愛滯汝?汝其行矣。」嗚呼!生我,父母也;育我,父母也,吾母又成我之道也。昊天罔極④,何以報其大德!

自去故鄉凡二十七載,未始不欲南還墳隴,修法為父母之冥贊。猶不果然。辛卯⑤其年,自以弘法嬰⑥難,而明年鄉邑亦嬰於大盜,吾父母之墳廬,得不為其剽暴?望之漣然泣下。又明年,會事,益有所感,遂著〈孝論〉一十二章,示其心也。其發明吾聖人大孝之奧理密意,會夫儒者之說,殆亦盡矣。吾徒之後學,亦可以視之也。

【註釋】

①媿:慚愧。後作“愧”。

②先子:泛指祖先,此處指亡父。

③啟手足:典出《論語·泰伯》:「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啟是看的意思。儒家宣揚孝道,臨終以得保全身體為幸。後來即把啟手足作為善終的代稱。

④昊天罔極:出自《詩·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昊:大。罔極:無窮無盡。儒家宣揚孝道,故用「昊天罔極」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恩德無窮無盡。

⑤辛卯:指皇佑三年(公元一0五一年)。

⑥嬰:此處指“遭遇”。

明孝章第一

二三子祝髮①,方事於吾道,逮其父母命之,以佛子辭而不往。吾嘗語之曰,佛子情可正,而親不可遺也。子亦聞吾先聖人,其始振也為大戒,即曰孝名為戒。蓋以孝而為戒之端也,子與戒而欲亡孝,非戒也。夫孝也者,大戒之所先也。戒也者,眾善之所以生也。為善微戒,善何生耶?為戒微孝,戒何自耶?故經曰:「使我疾成於無上正真之道者,由孝德也。」

【註釋】

①祝髮:斷髮,後亦每稱削髮為僧為祝髮。

孝本章第二

天下之有為者,莫盛於生也。吾資父母以生,故先於父母也。天下之明德者,莫善於教也。吾資師以教,故先於師也。天下之妙事者,莫妙於道也。吾資道以用,故先於道也。

夫道也者,神用之本也;師也者,教誥①之本也;父母也者,形生之本也。是三本者,天下之大本也。白刃可冒也,飲食可無也,此不可忘也。吾之前聖也,後聖也,其成道樹教,未始不先此三本者也。大戒曰:孝順父母師僧,孝順至道之法。不其然哉②!不其然哉!

【註釋】

①誥:告誠,勉勵。

②不其然哉:難道不是這樣嗎?

原孝章第三

孝有可見也,有不可見也。不可見者,孝之理也;可見者,孝之行也。理也者,孝之所以出也;行也者,孝之所以形容也。修其形容,而其中不修,則事父母不篤,惠人不誡。修其中,而形容亦修,豈惟事父母而惠人,是亦振天地而感鬼神也。天地與孝同理也,鬼神與孝同靈也。故天地鬼神,不可以不孝求,不可以詐孝欺。佛曰:「孝順至道之法。」儒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橫乎四海;施之後世而無朝夕。」①故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②至哉大矣!孝之為道也夫!是故,吾之聖人,欲人為善也,必先誠其性,而然後發諸其行也。

孝行者,養親之謂也。行不以誠,則其養有時而匱也。夫以誠而孝之,其事親也全,其惠人恤物也均。孝也者,効③也;誠也者,成也。成者,成其道也;効者,効其孝也。為孝而無効,非孝也;為誠而無成,非誠也。是故聖人之孝,以誠為貴也。儒不曰乎:君子誠之為貴。④

【註釋】

①這幾句是曾子所說的話,見於《禮記·祭義》。

②這幾句是孔子所說的話,見於《孝經·三才》。

③効:同“效”。

④《禮記·中庸》中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又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這幾句或者就是「誠之為貴」的出處。

評孝章第四

聖人以精神乘變化,而交為人畜,更古今,混然茫乎,而世俗未始自覺。故其視今牛羊,唯恐其是昔之父母精神之所來也,故戒於殺,不使暴一微物,篤於懷親也。諭今父母,則必於其道,唯恐其更生而陷神乎異類也。故其追父母於既往,則逮①乎七世;為父母慮其未然,則逮乎更生。雖譎然駭世,而在道然也。天下苟以其不殺勸,則好生惡殺之訓,猶可以移風易俗也。天下苟以其陷神為父母慮,猶可以廣乎孝子慎終追遠之心也。況其於變化,而得其實者也。校夫世之謂孝者,局一世而闇玄覽③,求於人而不求於神,是不為遠,而孰為遠乎?是不為大,而孰為大乎?經曰:「應生孝順心,愛護一切眾生。」斯之謂也。

【註釋】

①逮:到,及。

②更生:來世。

③玄覽:深察。

必孝章第五

聖人之道,以善為用;聖人之善,以孝為端。為善而不先其端,無善也;為道而不在其用,無道也。用所以驗道也,端所以行善也。行善,而其善未行乎父母,能溥①善乎?驗道,而不見其道之溥善,能為道乎?是故聖人之為道也,無所不善;聖人之為善也,未始遺親。親也者,形生之大本也,人道之大恩也。唯大聖人為能重其大本也,報其大恩也。

今夫天下之為道者,孰與於聖人②?夫聖人之道大臻,巍巍乎獨尊於人天,不可得而生也,不可得而死也。及其應物,示同乎天人,尚必順乎人道,而不敢忘其母之既死,不敢拒其父之見命。故方其成道之初,而登天,先以其道諭其母氏,三月復歸乎世,應命還其故國,示父於道,而其國皆化。逮其喪父也,而聖人躬與諸釋,負其棺以趨葬。聖人可謂與人道而大順也。

今夫方為其徒,於聖人則晚路末學耳,乃欲不務為孝,謂我出家專道,則吾豈敢也。是豈見出家之心乎?夫出家者,將以道而溥善也,溥善而不善其父母,豈曰道耶?不唯不見其心,抑亦孤於聖人之法也。經謂,父母與一生補處③菩薩等,故當承事供養。故律教其弟子,得減衣缽之資,而養其父母。父母之正信者,可恣與之;其無信者,可稍與之。有所訓也矣。

【註釋】

①溥:廣大,普遍。

②聖人:此處指佛陀。

③一生補處:盡此一生就能補到佛位的意思,是最後身菩薩的別號,如現在居於兜率天的彌勒菩薩,就是一生補處菩薩。

廣孝章第六

天下以儒為孝,而不以佛為孝。曰,既孝矣,又何以加焉?①嘻,是見儒而末見佛也。佛也極焉,以儒守之,以佛廣之,以儒人之,以佛神之,孝其至且大矣。水固趨下也,洫而決之。其所至不亦速乎?火固炎上也,噓而鼓之,其所舉不亦遠乎?

元德秀,唐之賢人也,喪其母,哀甚,不能自效②,刺肌瀝血,繪佛之像,書佛之經。而史氏稱之。李觀,唐之聞人也,居父之憂,刺血寫《金剛般若》③,布諸其人,以資其父之冥,遽有奇香發其舍,鬱然連日,及之其鄰。

夫善固有其大者也,固有其小者也。夫道固有其淺者也,固有其奧者也。奧道妙乎死生變化也,大善徹乎天地神明也。佛之善,其大善者乎?佛之道,其奧道者乎?君子必志其大者奧者焉。《語》不曰乎:「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④

【註釋】

①意為儒家的孝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②不能自效:形容悲痛難以抑制。《淮南子·修務》上說:「夫歌者,樂之徵也;哭者,悲之效也。」

③金剛般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簡稱。

④語見《論語·述而》。

戒孝章第七

五戒,始一曰不殺,次二曰不盜,次三曰不邪淫,次四曰不妄言,次五曰不飲酒。夫不殺,仁也;不盜,義也;不邪淫,禮也;不飲酒,智也;不妄言,信也。是五者修,則成其人,顯其親。不亦孝乎?是五者,有一不修,則棄其身,辱其親,不亦不孝乎?

夫五戒,有孝之蘊,而世俗不睹,忽之而未始諒也。故天下福不臻,而孝不勸也。大戒曰,孝名為戒,蓋存乎此也。今夫天下欲福,不若篤孝;篤孝,不若修戒。戒也者,大聖人之正勝法①也。以清淨意守之,其福若取諸左右也。儒者,其《禮》豈不曰:「我戰則克,祭則受福。蓋得其道矣。」②其《詩》豈不曰:「愷悌君子,求福不回。」③是皆言以其正也。夫世之正者猶然,況其出世之正者乎?

【註釋】

①正勝法:指佛法,以別於外道而言。

②此孔子語,見《禮記·禮器》。

③見《詩·大雅·旱麓》。愷悌:樂閒和悅。回:邪。

孝出章第八

孝出於善,而人皆有善心。不以佛道廣之,則為善不大,而為孝小也。佛之為道也,視人之親,猶己之親也;衛物之生。猶己之生也。故其為善,則昆蟲悉懷,為孝,則鬼神皆勸。

資其孝而處世,則與世和平,而忘忿爭也;資其善而出世,則與世大慈而勸其世也。是故君子之務道,不可不辨也。君子之務善,不可無品也。《中庸》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如此之謂也。

德報章第九

養不足以報父母,而聖人以德報之;德不足以達父母,而聖人以道達之。道也者,非世之所謂道也。妙神明,出死生,聖人之至道者也。德也者。非世之所謂德也。備萬善,被幽,被明,聖人之至德者也。儒不曰乎:「君子之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參直養者也,安能為孝乎?」曰:「君子之所謂孝也。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謂孝也已。」①雖然,蓋意同,而義異也。

夫天下之報恩者,吾聖人可謂至報恩者也。天下之為孝者,吾聖人可謂純孝者也。經曰:「不如以三尊②之教,度其一世二親。《書》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不其然戰?不其然哉?吾從聖人之後,而其德不修,其道不明,吾徒負父母,而媿於聖人也夫。

【註釋】

①這兩段話都出自《禮記·祭義》。後一段較明確,前一段則必須通觀上下文,才能更清楚。文中寫道:「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公明儀問於曾子曰:『夫子可以為孝乎?』曾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參直養者也,安能為孝乎?』」

②三尊:指三世佛,即現在世的釋迦牟尼佛,過去世的迦葉佛,未來世的彌勒佛。

孝略章第十

善天下,道為大;顯其親,德為優。告則不得其道德,不告則得道而成德,是故聖人輒遁于山林。逮其以道而返也,德被乎上下,而天下稱之,曰:「有子若此」;尊其父母,曰:「大聖人之父母也。」聖人可謂略始而圖終,善行權也。古之君子,有所為而如此者,吳泰伯其人也。必大志,可以張大義;必大潔,可以持大正。聖人推勝德於人天,顯至正於九向,故聖人之法,不顧乎世嗣。古之君子,有所為而如此者,伯夷、叔齊其人也。

道固尊於人,故道雖在子,而父母可以拜之,《冠義》近之矣。《禮》曰:「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見於母,母拜之。」①俗固本於真。其真已修,則雖僧可以與王侯抗禮也,而武事近之矣。《禮》曰:「介者不拜,為其拜而蓌拜也。」②不拜,重節也。母拜,重禮也。禮節而先王猶重之,大道烏可不重乎?俗曰:聖人無父。固③哉!小人之好毀也。彼眊③然而豈見聖人為孝之深渺也哉?

【註釋】

①語見《禮記·冠義》。關於這一點,孔穎達認為由於冠禮是在家廟中舉行,要以酒脯為奠。冠禮畢,兒子捧著所奠之酒脯去見母親,母親下拜,是拜從尊貴的地方而來的酒脯,而不是拜兒子。見《禮記》孔疏,載《十三經注疏》。

②語見《禮記·曲禮上》。蓌:蹲。

③固:鄙陋。

④眊:目不明,引申為昏憒、糊塗。

孝行章第十一

道紀①事其母也,母遊必以身荷之。或與之助,而道紀必曰:「吾母,非君母也,其形骸之累,乃吾事也,烏可以勞君耶?」是可謂篤於親也。惠能始鬻薪以養其母,將從師,患無以為母儲,殆欲為傭以取資。及還,而其母已殂,慨不得以道見之,遂寺其家以善之,終亦歸死於是也。故曰,葉落歸根。能公,至人也,豈測其異德?猶示人而不忘其本也。

道丕②,會其世之亂,乃負母逃於華陰山中,丐食以為養。父死於事,而丕往求其遺骸。既至,而亂骨不辨,道丕即祝之,遽有髑髏躍至其前,蓋其父之骸也。道丕可謂全孝也。智藏③,古僧之勁直者也,事師恭於事父。師沒,則心喪④三年也。常超⑤事師中禮,及其沒也,奉之如存。故燕人美其孝悌焉。

故律制:佛子,必減其衣盂之資,以養父母也。以此諸公,不遺其親,於聖人之意得之矣。智藏、常超謹於奉師,蓋亦合於其起教之大戒者也,可法也矣。

【註釋】

①道紀:生卒年不詳,此齊僧人。精於《成實論》,住鄴下講授三十餘年。周武帝滅齊,毀滅佛法,道紀乃不知所終。

②道丕:(公元八八九——九五五年),俗姓李,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七歲時即隨繼能法師學佛,九歲即善梵音禮讚。二十七歲時,住洛陽福先彌勒院。歷梁、後唐、晉,經常應制談論,並任左街僧錄。同時百官士庶,都對他深加禮敬。道丕負母避亂及求父遺骸事,見《宋高僧傳》卷十七〈周洛京福先寺道丕傳〉。

③智藏:(公元四五八——五二二年),南朝齊、梁間僧人。俗姓顧,名淨藏,吳(今江蘇蘇州)人。十六歲時,代宋明帝劉或出家。先後師事名僧僧遠、僧佑等,精通佛典與戒律。精於《成實論》,是當時成實宗的代表人物。入梁,深為梁武帝蕭衍所信崇。與僧旻、法雲並稱「梁代三大法師」。著有《成實論義疏》等。

④心喪:古時師死,弟子守喪,不穿喪服,只在心中悼念,稱為心喪。《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去。」

⑤常超:僧名,其師名中禮。

終孝章第十二

父母之喪亦哀,縗絰①則非其所宜。以僧,服大布可也。凡處,必與俗之子異位;過斂,則以時往其家;送葬,或扶或導。三年必心喪,靜居,修我法,贊父母之冥。過喪期,唯父母忌日,孟秋之既望,必營齋,講誦如蘭盆法,②是可謂孝之終也。

昔者天竺之古皇先生③,居父之喪,則肅容立其喪之前,如以心喪,而略其哭踴也,大聖人也夫。及其送之,或舁或導。大聖人也夫。目犍連④喪母,哭之慟,致饋於鬼神。目犍連,亦聖人也,尚不能泯情。吾徒其欲無情耶?故佛子在父母之喪,哀慕可如目犍連也,心喪可酌大聖人也。居師之喪,必如喪其父母。而十師之喪期,則有隆殺也。唯稟法、得戒之師,心喪三年可也。

法雲⑤在父母之憂,哀慕殊勝,飲食不入口果日。法雲,佔之高僧也。慧約⑥殆至人乎?其父母垂死,與訣,皆號泣,若不能自存。然喪制哭泣,雖我教略之,蓋欲其泯愛惡,而趨清淨也。苟愛惡未忘,遊心於物,臨喪而弗哀,亦人之安忍也。故泥亙⑦之時,其眾撫膺大叫,而血現若波羅奢華⑧,蓋其不忍也。律宗曰:「不展哀苦者,亦道俗之同恥也。」吾徒臨喪,可不哀乎?

【註釋】

①縗絰:縗是古時的喪服,用粗麻布縫成,披於胸前。絰是古代喪服中的麻帶。絞絰指正規的喪服。

②每年七月十五日(即孟秋的望日),漢語系佛教地區要舉行超度歷代宗親的儀式,這一儀式叫盂蘭盆會。據《佛說盂蘭盆經》所言,目連以天眼看見他的亡母生餓鬼道受苦,得不到救拔,因而去告訴佛陀。佛陀為他說救濟之法,即在七月十五日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在厄難中者,集百味飯食置於盂蘭盆中,供養十方眾僧。這樣,七世父母即得離餓鬼之苦,生於人天中,享受福樂。後世佛弟子常於此日廣設供果,以度地獄鬼親。盂蘭盆是佛教術語,意思是解救倒懸之苦。

③天竺:古印度。古皇先生,此處應指釋迦牟尼佛,因原為皇子,其父為淨飯王,故稱為“古皇先生”。

④目犍連:或作大目犍連,簡稱目連,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尊為“神通第一”。目連哭母事,見《盂蘭盆經》。

⑤法雲:(公元四六七——五二九年),南朝齊、梁間僧人。俗姓周,陽羨(今江蘇宜興)人。七歲出家,十三歲受業,三十歲開講於建康光宅寺。梁武帝時備受禮遇。曾任大僧正,又被梁武帝禮為家僧。與智藏、僧旻並稱「梁代三大法師」。著有《成實論義疏》等。法雲居父母之憂事,見《續高僧傳》卷五,載(大正五十·頁四六四)。

⑥慧約:(公元四五二——五三五年),南北朝僧人。俗姓婁,東陽(今浙江金華)人。十七歲出家於上虞東山寺,善講《維摩》、《法華》等經。梁武帝慕其名,於佛浴日請其授菩薩戒,並尊其為國師。慧約哀悼父母事,見《續高僧傳》卷六,載(大正五十·頁四六九)。

⑦泥洹:即涅槃。

⑧波羅奢華:梵語,即赤花樹,喻佛涅槃時眾弟子血淚迸濺。

契嵩禪師(1007~1072),師字仲靈,號潛子,俗姓李,藤州鐔津(今廣西省藤縣)人。七歲出家,十三歲落髮,十四歲受具足戒,十九歲雲遊四方,遍參知識。常頂戴觀音像,日誦名號十萬聲。後得法於洞山曉聰禪師。師遍通內外典籍,針對韓愈等儒者之排佛,著有<原教>、<孝論>等《輔教篇》,以明儒佛一貫之理。著《傳法正宗定祖圖》、《傳法正宗記》,釐訂自迦葉至達磨之道統,倡二十八祖說。仁宗時,呈其著書,仁宗乃詔令入藏,並賜紫方袍與“明教大師”之號。熙寧五年於杭州靈隱寺示寂,享壽六十六。師另撰有《嘉祐集》若干卷、《治平集》百餘卷,然皆早已佚失,其門人在師示寂後三十餘年,輯〈懷悟禪師原教〉、〈孝論〉等遺文編成《鐔津文集》十九卷,流傳至今。

公眾平臺宣告:以上內容並不反映或代表平臺之意見及觀點,轉發及引用請自行核實及抉擇。平臺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注明出處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勞動成果,否則將視為侵權。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Tags:父母聖人註釋天下心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