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傳習錄》8句經典名言,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

由 素佛堂 發表于 人文2021-06-25

簡介人要成為聖人,必須反求諸己,向本心裡致良知,尋求萬事萬物之理

不得吾心什麼意思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他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

一、謙虛其心,宏大其量。

意思是內心要謙虛謹慎、不要自滿,肚量要寬宏大度,能夠容人。放寬心胸,容納天下事物,寬容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收穫真正的快樂,謙虛謹慎,才能接受天下的仁善,平心靜氣,分析天下事情,潛心鑽研。

《傳習錄》8句經典名言,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

二、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傲,不過是因為一份我執。人如果不能看清自己,就容易驕傲自滿。心中若裝滿了驕傲,便很難聽取忠告,吸取經驗教訓,長此以往只會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三、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

王陽明的“心學”是以“心”為宇宙人生的本體,“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事”。每個人認識的世界,就是心靈體驗的一切,“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心感知的範圍就是我們存在的世界。

《傳習錄》8句經典名言,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

四、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人人心中都有個聖人,人人皆可以為聖人,為堯舜。人要成為聖人,必須反求諸己,向本心裡致良知,尋求萬事萬物之理。人心中的“聖人”為自身不當的行為、觀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聖,則必須除掉這些遮蔽本心的行為和觀念。

五、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人必須在事上磨練,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若只愛靜,遇事就會慌亂,始終不會有進步。

《傳習錄》8句經典名言,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

六、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空靈明澈的心,各種道理都可以在這裡俱備,萬事都由此處生髮。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七、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閒話、管閒事。

保持自己的志向,就如同心臟在疼痛,注意力都被這種疼痛吸引了,哪裡有空閒說無意義的話和管無意義的事。

《傳習錄》8句經典名言,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

八、這良知人人皆有。聖人只是保全無些障蔽,兢兢業業,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學。

王陽明先繼承了孟子思想中的精華,他說良知良能人人皆有,聖人和愚夫身上都有。聖人只是保全它而不讓它遭受任何矇蔽,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良知自然常存,這也是修習。

Tags:心外聖人無理人人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