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王陽明:知與行的關係知與行的歷史淵源

由 中庸論學 發表于 美食2021-05-10

簡介最後赤壁之戰真的打了起來,這不過是孫權那個認識的結果,用王陽明的話講,這叫做“行是知之成”

赤壁到祟陽多少公里

“知”和“行”的關係歷來是哲學家們關心的話題。在王陽明之前,大家對“知”與“行”的關係的普遍認識是:知之非艱,行之維艱(此成語出自《尚書·說命中》,原話是“非知之艱,行之惟艱”)。我在拙作《格物:“致良知”的手段(陽明心學系列之三)》中也說過,我們之所以成不了聖賢,就是因為我們有很多事是昧著“良知”做的,沒有做到事事都“致良知”。

王陽明:知與行的關係知與行的歷史淵源

這樣看來,“知”與“行”好象明明是兩件事:知道怎麼做並不難,難的是將知道的落實到行動上。一直到現在,持這種看法的還大有人在。當然,這樣觀點不能說不對。但是,王陽明從自己的哲學理論出發,重新界定了“知”與“行”的關係,形成了他獨特的“知行合一”論。筆者在拙作《知道與做到:談談王陽明“知行合一”的真意》一文中,已對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到底是啥意思,作出了自己的解讀。在這裡,我想結合孫權聯劉抗曹的歷史故事,再次解讀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兩篇文章可以相互發明。

孫劉聯軍赤壁之戰抗擊曹操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在此不再贅述。咱們今天只是探討一下孫權的心路歷程與赤壁之戰的關係。

王陽明:知與行的關係知與行的歷史淵源

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能否發生,關鍵取決於孫權。他選擇了戰,赤壁之戰就會打;他選擇了降,赤壁之戰就不會打。在當時,面對曹操來勢洶洶的八十萬大軍,孫權心裡是沒底的。從軍事實力上,他認為自己遠遠不是曹操的對手,在天時、地利上似乎也不佔什麼優勢。但是,父兄開創基業不易,江東八十一郡“國險而民附”,如此大好江山,一旦拱手讓於他人,他又是極不甘心的,畢竟他也有羞恥之心,也有對父兄留下的基業的責任心。可到底是戰還是降,他心裡真是左右為難,拿不定主意。

這時,出現了三個關鍵人物:諸葛亮、周瑜、魯肅。諸葛亮作為劉備的說客,他雄辯的說詞歸結到一點就是:孫權你有這麼大實力,一槍不發就投降,丟死人,從感情上說不過去,這一點說到了孫權的痛處。而周瑜的勸說讓孫權認識到,雙方的實力差距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大,曹操並非不可戰勝。魯肅則從個人角度勸孫權: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投降了還能混個省長市長噹噹,象你這樣有威信有號召力的領袖人物,曹操決不會留下你,早晚會除掉你,你能投降嗎?直到這時,孫權才終於認識到,不管從實力上還是從感情上,不管從國家角度還是從個人角度,他是隻能戰,不能降。於是終於下定決心,聯劉抗曹。赤壁之戰才打起來。

王陽明:知與行的關係知與行的歷史淵源

對於赤壁之戰來說,孫權下定決心打實際上是赤壁之戰真正的開始,用王陽明的話講,這叫做“知是行之始”;最後赤壁之戰真的打了起來,這不過是孫權那個認識的結果,用王陽明的話講,這叫做“行是知之成”。如果孫權沒有真正認知到打的必要性,赤壁之戰肯定不會打,也就是沒有真”行”。反之也一樣,如果孫權沒有真打,那些停留在口頭上的決心也肯定不是真”知”。

我們也是一樣,那些所謂的“昧著良知”做出的事,既然他能做出來,那他那所謂的“良知”也決非真“知”,不過是停留在口頭上的“知”。“知”和“行”,原本是同一件事的首尾兩端,是密不可分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傳習錄·徐愛錄》)。這便是王陽明“知行合一”的真實含義。

王陽明:知與行的關係知與行的歷史淵源

Tags:赤壁之戰孫權王陽明知行合一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