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愚民制度為什麼會在歷史上大行其道?一位世界級哲學家說出了原因

由 奕天讀歷史 發表于 藝術2023-01-18

簡介“愚民制度”也同樣如此,如果最終目的是為了克服暫時的困難,為了最終的國富民強,並沒有傷害廣大百姓的實際利益,而是讓百姓得到了可以體會到的切實利益,當真相揭露的時刻,愚就愚了唄,跟接受善意的謊言一樣,並沒有什麼

矇昧主義是儒家思想嗎

所謂的“愚民制度”,就是想方設法隱瞞真相,讓被“愚”者認為自己所知道的,就是所有的真實。它還有一個更高大上的稱呼,叫做“矇昧主義”。

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中有句著名的哲學名言,叫做“存在即合理”。所以,對待“愚民制度”也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而且,通常同樣一件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是好是壞,就看怎麼用了。

愚民制度為什麼會在歷史上大行其道?一位世界級哲學家說出了原因

如果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做類比的話,“愚民制度”就跟“撒謊”一樣,有善意的謊言,也有惡意的謊言。只要是謊言就總有被揭穿的那一天,但是善意的謊言揭穿的一刻,給我們感覺的可能是諒解、感動,甚至是感激。而惡意的謊言揭穿的那一刻,給我們帶來的就會是不滿、怨恨,甚至是憤怒和暴力。

“愚民制度”也同樣如此,如果最終目的是為了克服暫時的困難,為了最終的國富民強,並沒有傷害廣大百姓的實際利益,而是讓百姓得到了可以體會到的切實利益,當真相揭露的時刻,愚就愚了唄,跟接受善意的謊言一樣,並沒有什麼。

如果只是為了個別人的利益,欺騙廣大百姓,當了解真相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矛盾就會有一個大爆發,這在歷史上已經反覆上演了。這也是歷代封建王朝都不會太長久的原因。

愚民制度為什麼會在歷史上大行其道?一位世界級哲學家說出了原因

王朝初立時,最初的幾代帝王都會安民撫民,吏治開明,而百姓也得到了利益,覺得自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整個社會都很開心。但是,當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一少部分人開始不滿足於現狀,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開始盤剝百姓。他們也知道這種盤剝必然會引起反抗,為了減少反抗,就開始使用各種愚民政策。此時的愚民政策是基於完全自私的立場,完全傷害了另一方的利益,最終會將矛盾推向激化,引起劇烈的反抗,輕的是起義,嚴重的就是改朝換代。

至於中國歷史上先賢聖人的真實主張,可能跟我們印象中的不太一樣。儒家學說因為後世發展出來了很多“愚民”的張,因此受到很多批判,導致我們對孔夫子的印象都變壞了。其實,歷史上真實的孔子是主張開發啟迪民智的。

孔子曾經說過:“君子不器”,就是說君子不能像器物一樣沒有智慧和思想。

孔子還說:“君子以振民育德”,孔子主張啟民智,立民德。

愚民制度為什麼會在歷史上大行其道?一位世界級哲學家說出了原因

有人說了,孔子是有“愚民”言論的,比如那句有名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是古代書籍的鍋,沒標點符號的錯。如果斷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孔子不就是主張“愚民”麼,只讓民眾幹活,不讓民眾知道為什麼。其實,按照孔子其他言論來推論,正確的斷句方法應該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是老百姓可以做的事情,就讓他們去做;如果是不能做的事情,就要告訴他們,為什麼不能這麼做。

而歷史上主張愚民的,其實是老子、莊子、管仲、商鞅、韓非等人,只是呢,他們的“愚民”同時給雙方都帶來了利益,所以,並不被後世人那麼的厭惡。比如老子的“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其實是雙方得益,各取所需。一個普通的農耕時代的百姓,就是要吃的飽,穿的暖,身體強健就可以了,只要滿足了這些條件,自然就不會有多大的志向了。但是,你讓他天天餓著肚子,那他就會有要吃飽飯的志向,能不出事麼。

愚民制度為什麼會在歷史上大行其道?一位世界級哲學家說出了原因

所謂的“愚民制度”,只要兼顧多方的利益,由掌控資訊更多,更有決斷力的一方做出,也並沒什麼不妥。但是,如果只是考慮一方的利益,那麼最終的結果,必然不好。

孔子主張啟“智”、立“德”,孔子說的是對的!

Tags:愚民孔子謊言利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