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感悟《論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由 月兮書記 發表于 人文2023-02-07

簡介子張向孔子學求官得俸祿的方法,孔子說:“多聽,有疑問的地方保留,沒有疑問的地方可以謹慎地說出來,就能減少錯誤

思而不學則殆而表什麼

原文: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篇第二》

“學”,有人翻譯為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被欺騙。論語開端即講“學”,這個學不僅是讀書的意思,因為現代人讀的書太雜,很多隻算是一種娛樂行為,談不上是學,《論語》中早就為“學”下過了定義,是一種人性境界的不斷提高,如果達不到這一點,也談不上學!

學了,在心中有個問號,為什麼要這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不會被欺騙,所以孟子也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殆”,有危險的含義,也有解釋為疲殆。

不同的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單純讀這句話,慢慢品,也可以帶來很多啟發!

感悟《論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原文:【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論語·為政第二》

魯哀公,姓姬,名蔣;

魯哀公問孔子:“怎麼做能讓百姓服從?”孔子對曰:“把正直的人提拔起來,放在邪曲的人之上,就會服從;如果把邪惡的人提拔起來,正直的人放在一邊,那麼百姓就不服從了。”

孔子的這段話說得明白,但難的是人心啊!

有的好人,做著做著官就變壞了;而有的壞人,有一天良心未泯,就變成一個正直的人。

感悟《論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原文:【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論語·為政第二》

幹:求也;

祿:官吏的俸祿;

闕疑和闕殆是同義詞;

感悟《論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張向孔子學求官得俸祿的方法,孔子說:“多聽,有疑問的地方保留,沒有疑問的地方可以謹慎地說出來,就能減少錯誤;多看,有懷疑的保留,沒懷疑的謹慎執行,就能少懊悔。言語的錯誤少了,行動的懊悔也少,官祿就在這裡了。”

我們看,孔子針對子張問題的回答,子張提的問題很現實,孔子並沒有看不起,而問題的回答還是回到謙虛謹慎,只是換了個說法而已。

道理說得通,謙虛謹慎,現在有個問題:做起來難嗎?

Tags:孔子論語子張為政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