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由 活力說說 發表于 農業2021-06-23

簡介蘇東坡《瀟湘竹石圖》蘇東坡去世前兩個月,遊覽金山寺時,看到了當年李公麟為自己畫的畫像,百感交集,寫下了《自題金山畫像》,對自己一生做了總結: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拋閒是什麼意思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七幅古畫,七種人生,但畫外的人生又何止七種。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說:“

一切景語皆情語

”。

一首詩,往往因景而生情,因情而成詩。

一幅畫,畫的是風景,風景的背後,往往是整段人生。

01、王冕《南枝春早圖》: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王冕《南枝早春圖》

元朝僅有的16次科舉中,中進士的,蒙古貴族就佔了一半。

那一年,是王冕最後一次參加科舉,可是仍然沒有高中。

返家後,他一把火將自己的舉業文章付之一炬。

然後,穿著木屐蓑衣,帶著木劍《漢書》,騎著黃牛,開始遊歷四方。

他來到元大都,看到了人分四等後統治者的醜惡嘴臉,內心怒不可遏,便畫了一幅梅花,並題詩說:“冰花個個團如玉,羌笛吹它不下來。”

以此來諷刺蒙古權貴,因而遭到當局通緝。

南歸途中,恰遇黃河決堤,百姓四散逃難。

王冕含著悲憤對朋友張辰說:“黃河北流,天下自此將大亂,我也只好南歸,以遂吾志。”

王冕就此開始了歸隱的生活。

王冕素愛梅花,在萬般蕭瑟的嚴冬中盛開,卻又在百花齊放的春天凋零。

清苦良自持,忘言養高潔。

夜靜月明多,開門滿山雪。

他的這一生正如這《南枝早春圖》般,遺世獨立,淡雅高潔。

《南枝春早圖》是王冕的代表作,現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畫面上,一枝老梅虯枝如鐵,從左上方以s型直插向右下角,粗壯的主幹以書法的筆意奮力寫出,挺勁灑脫,渾樸自然,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枝幹的末梢長短粗細各有不同,頗有湯叔雅的遺意。在構圖中主張“疏可走馬,密不透風”這種構圖觀念在這幅作品中體現得尤其明顯。在枝幹交錯中,繁花簇簇點綴其間,疏密有序,聚散得當。茂密處雖花枝滿目卻絲毫不顯塞滯,疏朗處氣息通暢又能夠給人以水天無盡的遐思,更襯托出梅花的清雅高逸。明代的徐渭在看到王冕畫的梅花後也發出了“吾圈花少讓元章筆”的慨嘆。

02、徐渭《墨葡萄圖》 :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徐渭《墨葡萄圖》

1562年,胡宗憲蒙冤被捕,作為其幕僚的徐渭也鋃鐺入獄,徐渭的前半生便在這鐵窗中落下了帷幕。

在此之前,他幼年喪父,少年喪母,青年喪妻。跟著異母兄弟長大,卻寄人籬下,飽受虐待。

他是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少有神童美譽,卻八次科考不能中舉。

他還是一個軍事家,曾於東南沿海屢出奇謀,痛擊倭寇,誘降海盜,自己卻最終深陷這鐵索寒窗之中。

入獄後,徐渭九次自殺,耳竅被刺破,腎囊被擊碎,雖僥倖未死,卻已經被折磨得瘋瘋癲癲了。

徐渭是潑墨大寫意花鳥畫的開山鼻祖,這是理所應當的。非為這種酣暢淋漓的技法無以表述其一生的悲劇。

他將水墨葡萄與自己的身世感慨結合為一,一種飽經患難、抱負難酬的憤恨與抗爭,盡情抒洩於筆墨之中。

他在《墨葡萄圖》中自題詩: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

後人總結其一生: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結婚,四處幫閒,五車學富,六親皆散,七年冤獄,八試不售,九番自殺,十(實)堪嗟嘆。

徐渭的繪畫成就主要體現在水墨大寫意花鳥畫方面,《墨葡萄圖》是一幅很能代表徐渭水墨大寫意風格的作品。此畫構圖奇特,描繪的是一叢葡萄,枝葉從右邊伸過來,由於枝條伸出了畫面,中間還有一塊空白,信筆揮灑,似不經意,藤條錯落低垂,枝葉紛披,以豪放潑辣的水墨技巧造成動人的氣勢和葡萄晶瑩欲滴的效果,所呈現的那種亂頭粗服的美,較之元代畫家的逸筆草草,更具有一種野拙的生機,正如他自己所說:“信手拈來自有神”、“不求形似求生韻”。上方是那首著名的肆意狂舞的題詩:“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署款:“天池”、“湘管齋”朱文印。詩的意思是說自己一生潦倒,現在已經變成老翁了,就像一顆無人識貨的珍珠,隨隨便便地被扔在草叢裡埋沒了。詩裡的“明珠”落實到畫面上顯然就是葡萄。

03、顧愷之《洛神賦圖》:君王不得為天子,半為當年洛神賦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顧愷之《洛神賦圖》區域性

這個世上有一種相遇叫做“一見誤終生”。

當13歲的曹植第一次見到比他大10歲的甄宓時,便已註定了今生此情難卻。

只可惜,這個女人後來成為了他的嫂子。

對於甄宓而言,曹丕野心勃勃,專佞跋扈;而曹植才高八斗,善良多情。哪一個更值得傾心,不言自明。

然而,倫理道德的沉重枷鎖,深深禁錮著兩個人。因此,即使心底是你儂我儂,卻始終相見如賓,不敢越雷池半步。

曹丕稱帝后,行事更加肆無忌憚,甚至是把父親曹操的後宮納為己有。並最終聽信讒言,將甄宓賜死。

甄宓臨死前做了兩件事,一是寫了一首《塘上行》,表達了自己與曹丕的夫妻情分已斷。

另外便是託曹丕把自己做姑娘時用的金帶玉縷枕,贈送給曹植,以表達自己的心意。

公元222年,曹植從京師回屬地,在滂沱大雨中,抱著甄宓的玉枕一路痛哭。

行徑洛水之畔時,夢見甄宓對他說:“我本託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今與君王。”

曹植一切都明白,這是一個開始,然而來不及珍惜就已經結束了。

夢醒後,面對著茫茫洛水,曹植有感於此,便寫下《感甄賦》。

後魏明帝曹睿即位,認為此賦影射其母親,將其改為《洛神賦》。

而今斯人已去,我們只能透過這幅《洛神賦圖》來一窺那段愛情的面貌。

曹植之後的心路如何,我們無法知曉。或許可以從600年後,李商隱為他和甄宓所作的一句詩中得到體會: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層灰。

04、趙佶《瑞鶴圖》:君為丹青真絕代,奈何生在帝王家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宋徽宗《瑞鶴圖》

絹本設色 縱138釐米 橫51釐米

宋徽宗趙佶本該是一隻在藝術王國中自在翩翩的白鶴,然而命運牢籠卻把他關成了一隻金絲雀。

因為迷戀書畫,不貪權力,他反而被向太后扶上了帝位。一心只想做一個丹青手,最終卻成了亡國之君。

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山南無雁飛。

就這樣,被折磨了九年。

公元1135年,已經被折磨得發瘋的宋徽宗趙佶死在了五國城。

一代丹青聖手,工筆花鳥畫的開山之人,卻終抵不過命運的捉弄。

命運無常,但人氣節,人的一生不能僅僅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而是要有所堅守,有所承擔,有所追求。

圖中描繪彩雲繚繞之汴梁宣德門,是趙佶書畫珍品中難得的詩、書、畫具為上乘之作。畫後有作者趙佶以瘦金書自題,所述之事與

《宋史·儀衛六》

載“政和二年延福宮宴輔臣,有群鶴自西北來,盤旋於睿謨殿上,及奏大晟樂而翔鶴屢至,詔制瑞鶴旗”可相互印證。所署“御製御畫並書,天下一人”押款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祥龍石圖》

及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五色鸚鵡圖》

相一致,故推斷其為趙佶所作無疑。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區域性

傳世宋徽宗趙佶的畫有兩種,一種是“御筆畫”,一種是“御題畫”。

“御筆畫”出於趙佶的親筆,“御題畫”則由他人代筆作畫,徽宗書題押款,由此宋徽宗名下之作數量雖多,其中尚有部分為代筆,而

《瑞鶴圖》

獨具清俊瀟灑之格調,形神兼備,經學者考證屬趙佶之“御筆畫”。趙佶繪畫,注重寫實,講究畫理法度。據載趙佶曾親自挑選宮廷畫師,設題畫鶴。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區域性

《瑞鶴圖》

構圖和技法俱皆精到:構圖中一改常規花鳥畫傳統方法,將飛鶴佈滿天空,一線屋簷既反襯出群鶴高翔,又賦予畫面故事情節,在中國繪畫史上是一次大膽嘗試;繪畫技法尤為精妙,圖中群鶴姿態百變,無有同者,鶴身粉畫墨寫,睛以生漆點染,整個畫面生機盎然。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區域性

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

,都城汴京上空忽然雲氣飄浮,低映端門,群鶴飛鳴於宮殿上空,久久盤旋,不肯離去,兩隻仙鶴竟落在宮殿左右兩個高大的鴟吻之上。引皇城宮人仰頭驚詫,行路百姓駐足觀看。空中仙禽竟似解人意,長鳴如訴,經時不散,後迤邐向西北方向飛去。當時徽宗親睹此情此景興奮不已,認為是祥雲伴著仙禽前來帝都告瑞——國運興盛之預兆,於是欣然命筆,將目睹情景繪於絹素之上,並題詩一首以紀其實。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區域性

但“祥瑞之兆”卻難以挽回衰敗的國運,此後第十五年,即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都城汴梁。

宋朝軍民紛紛起來抗擊金兵,金人自知無力吞下這個腐朽然而卻十分龐大的帝國,遂盡掠九十二府庫160餘年所積藏的金銀財寶、書畫珍玩等,連同徽、欽二帝及皇族、臣僚三千餘人席捲北去,

《瑞鶴圖》

遂散落民間,不知去向。

05、鄭思肖《墨蘭圖》:畫蘭無根土,蘭心清且直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鄭思肖《墨蘭圖卷》

公元1273年,抵抗了元軍40餘年的襄陽城被攻破了。

鄭之因當即上書朝廷,怒斥當權者尸位素餐,恃權誤國。並上書要求革除弊政,重振國威,抵抗元軍。

然而,因為言辭太過於激烈,上書被扣押,鄭之因失去了面聖的機會。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

”。

返家後,他寫下了這千古名句。

這世上有一種傲骨,有一種氣節遠甚於生命之重。

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元朝建立。

鄭思肖一生擅長畫蘭,宋亡之後,他筆下的蘭花便再也不畫根土。

墨蘭並非無香,只是這種正氣,只有忠貞之人,才能聞到。

鄭思肖78歲去世,臨死前囑咐友人為他畫一塊牌位,並親自寫下“大宋不忠不孝鄭思肖”,寫完便去世了。

他用自己已喪之軀揹負起了整個世界的責任。

06、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黃公望畫像

黃公望晚年的畫作也是中國古代水墨畫的巔峰之筆,而他的《富春山居圖》被後世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黃公望的藝術風格,創作源於多方學藝

黃公望的山水畫淵源於趙孟頫。趙孟頫年長黃公望十五歲,他在杭州的活動主要為兩個時期:其一是大德三年( 1299 )到至大二年( 1309 ),任江浙儒學提舉,此時黃公望任江浙地區小吏;趙孟頫由翰林學士致仕返家,一直到至治二年( 1322 )去世,這段時間恰是黃公望仕途受挫,遁入道門,在蘇杭、無錫一帶往還交遊頻繁之時,趙孟頫與黃公望的交流很可能就發生在這段時間。

黃公望很可能是後世稱頌的“元四家”中,唯一得到趙孟頫親自指點的畫家,直到趙孟頫去世後多年,黃公望仍在趙孟頫遺蹟上敬書題跋。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趙孟頫《千字文》,其後有黃公望跋文:經盡仁皇全五體,千文篆隸草真行。當年親見公揮漓,雪松齋中小學生。黃公望稽首謹題。“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黃公望很可能是後世稱頌的“元四家”中,唯一得到趙孟頫親自指點的畫家,直到趙孟頫去世後多年,黃公望仍在趙孟頫遺蹟上敬書題跋。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趙孟頫《千字文》,其後有黃公望跋文:經盡仁皇全五體,千文篆隸草真行。當年親見公揮漓,雪松齋中小學生。黃公望稽首謹題。“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富春山居圖

由此可見,趙孟頫不僅在生前曾親授黃公望作書,即是在去世二十餘年後仍對其有所影響。

黃公望在趙孟頫處學得董源、巨然一脈奠定基本風格後,又進一步學習荊浩、關仝、李成諸家路數,在元代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中保留了黃公望所作《寫山水訣》,開篇即雲:近代作畫多宗董源、李成二家筆法,樹石各不相似,學者當盡心焉。

黃公望85歲才完成的《富春山居圖》則不但融匯董、巨、荊、關諸家,更體現了元人山水畫之變的特徵。這種大氣象的雜糅需要高超的藝術手法,而黃公望的耄耋之年顯然已經在畫作水平上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富春山居圖》畫作到底有何神秘之處?

“至正七年,僕歸富春山居”而得名,沒想到,這個地方永遠因此而長期流傳,並不斷被注入傳奇色彩。

《富春山居圖》主體“無用師本”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縱33釐米,橫636。9釐米,起首一段沙渚汀洲為《剩山圖》山丘餘脈,近景屋舍掩映,又有小舟待渡,葉以濃墨點染,遠處則淡墨渲染山巒。起首汀州過後起山巒,第二段峰巒與第三段緊密相連,山谷中雲霧繚繞,可見村舍山路。此處山峰多用幹筆短皴,近景樹用墨較濃,山頂樹葉用橫筆淡墨點出,而第三段山峰則有所差異,雖然用墨仍保持著近景偏濃、遠景偏淡的習慣,但峰巒頂端樹木則開始用豎筆點染,近景樹枝亦是如此。此後經一段岸汀後峰巒再起,此處不僅以橫豎墨點構造樹葉,還以單純墨點點於峰巒頂端,幾乎混雜了前卷所用技巧,而這或許正與其後自題“三四載未得備,蓋因留在山中而云遊在外故爾,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當為著筆”相合。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區域性

竟憑記憶畫出仿作

1350年,黃公望將《富春山居圖》題款送給無用禪師,4年後,黃公望去世《富春山居圖》有了第一位藏主,從此開始了它在人世間600多年的坎坷歷程。這幅畫剛剛完成時,無用禪師就顧慮“有巧取豪奪者”,結果這幅畫後來的命運便走上了坎坷與離奇的磨難。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黃公望畫作

成化年間,《富春山居圖》傳到明代著名書畫家沈周處。沈周是“明四家”之首,也是文徵明和唐寅的老師。沈周對它愛不釋手,把它掛在牆上,反覆欣賞學習、臨摹。當時,收藏家把自己收藏的書畫珍品拿去請好友、名人題跋是種時尚,題跋的越多、越長,書畫作品的文化積澱就越深。沈周也把這幅畫交給一位朋友去題跋,沒想到那位朋友的兒子竟見利忘義,把畫偷偷賣掉了,還愣說畫是被人偷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沈周在畫攤上見到了被賣掉的《富春山居圖》,他興奮異常,連忙跑回家籌錢買畫當他籌集到錢返回畫攤時,畫卻已經被人買走了,沈周後悔不已,捶胸頓足放聲大哭之後沈周仍念念不忘這幅讓他魂牽夢縈的畫作,他愣是憑著記憶畫出了另一幅《富春山居圖》,他的仿作與原作在構圖等方面都驚人的相似。 傳世名作險遭火焚 被救出後斷為兩段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區域性

黃公望到了45歲,才在浙江廉訪司得到了書吏的微職。官沒做幾天,便因上司貪汙而牽連到了獄中。

等到出獄時,已經五十多歲了。想了想生命已經快走到了盡頭,自己有必要去做點什麼。

於是毅然拂袖而去,當了道士,浪跡天涯。

他想畫畫,便立馬就去學。

每日坐在大石頭上,看山看水,看草長鶯飛,看流水潺潺,看漁人晚歸。

在79歲時的一個秋天,黃公望遊歷到了浙江富陽。

只見富春江面,澄澈如練,漁舟唱晚,落霞孤鶩。

只那一眼,他便決定了留下來,一住就是四年。每日竹杖芒鞋,沿江而走,徘徊林間,風雨無阻。

在黃公望80歲那年,想著時日無多了,才正式開始畫《富春山居圖》。

他要在畫中講述這河流的一生,這山林的一生,以及自己的一生。

四年後,黃公望84歲,《富春山居圖》也終於完成了。

他把筆扔進了江中,長舒一口氣:“我的這一生也完成了”。於是把畫送給了師弟無用,便大笑而去。

人的這一生,又豈會比這人,這畫更不幸?這世上有一種成功,就是不管多晚,都能做好一件無愧於心的事。

07、蘇東坡《瀟湘竹石圖》:殷勤作業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金陵李家秘藏兩百年

這幅《瀟湘竹石圖》為絹本,縱28釐米,橫105。6釐米。畫作採用長卷式構圖,展現湖南省零陵縣西瀟、湘二水合流處遙接洞庭的蒼茫景色。整幅畫作以瀟湘二水的交匯點為中心,遠山煙水,風雨瘦竹,近水與雲水、蹲石與遠山、筱竹與煙樹產生強烈對比,畫面極富層次感,讓人在窄窄畫幅內如閱千里江山。

除了藝術上的不凡造詣,《瀟湘竹石圖》最難能可貴的,是其流傳有序的身世,畫作上包含了元明的26家,共計3000多字的題跋,這些題跋有的敘事,有的賞析,有的僅是發表讚歎之情。近千年來,《瀟湘竹石圖》輾轉儲存至今,歷代書畫鑑賞家功不可沒。

蘇東坡《瀟湘竹石圖》

蘇東坡去世前兩個月,遊覽金山寺時,看到了當年李公麟為自己畫的畫像,百感交集,

寫下了《自題金山畫像》,對自己一生做了總結: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一直以來,蘇東坡被視為中國貶謫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們喜愛蘇東坡並非僅僅為其才情,更多的是為他在坎坷中的樂觀,風雨中的笑。

在黃州。他生活貧困,往往與僧人同食。於是脫下儒衣,換上短褐,躬身為農。當看到自己種地上的冒出針尖般小的綠苗時,他會歡喜得像孩子般跳起來。

蘇東坡素愛竹,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竹子彷彿就是蘇東坡人生的真實寫照,直且堅韌。

《瀟湘竹石圖》是他兩幅傳世畫作中的其中一幅,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其立根破巖的堅強,負石而生的不屈,以及向陽而生的樂觀。

七幅古畫,七種人生,但畫外的人生又何止七種。

我們欣賞古人留下的文化瑰寶,對自己的人生有所思,有所誡,有所得,是為有幸。

真而似幻,山水便成了一幅畫。

那是蘇軾的《瀟湘竹石圖》,一米絹本,天地清曠,遠處的山水籠罩在霧氣之中,近處有兩塊山石,石下長出幾株雖然稀疏但生命力頑強的幼竹。畫石用飛白筆法,畫竹用楷書及行書撇、捺、豎、橫等筆法,而稍加變化,畫煙水、雲山、遠樹則用淡墨點染,氣韻生動。此畫現存中國美術館,為國內蘇軾作品孤本,輾轉至今已900餘年,歷代題跋文字3000餘言,凡26家,熟悉或者陌生,但想每個人背後必定衍生有一個被歲月洇溼的故事,濃濃淡淡,深深淺淺。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蘇東坡《瀟湘竹石圖》

最動人的一個故事,卻關聯著一個沒在畫卷題跋中出現的人。

1961年,四川一位老人來到北京,要出售一幅蘇東坡的《瀟湘竹石圖》。蘇畫早已失傳,這幅畫是真是假,引起古畫收藏家的爭論。北京的畫店怕是贗品不敢收購。鄧拓看了此畫,儘管一時也難以判定是否為蘇東坡真跡,但他從畫的風格、氣勢、紙質,從畫面上宋代以來二十六家的題跋來看,認定是一件頗有價值的珍品。賣主要價5000元,鄧拓當時手頭只有幾天前從《北京晚報》預支的《燕山夜話》的2000元稿費,他想都沒想,當即就把這2000元給了這位收藏者。第二天,鄧拓又請榮寶齋的師傅來家中,從他的個人收藏中挑走14幅畫,湊齊3000元后才全部付清畫款。終於將畫買下。

這則軼事出自顧行、成美撰寫的《鄧拓傳》,鄧拓為《瀟湘竹石圖》的最後一位私人藏家。如我讀書,關於鄧拓,初知因為他撰寫《燕山夜話》《三家村札記》被誣陷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黑幫分子”,為表明對黨的忠誠,證明他的清白,而選擇了以死來做最後的抗爭。其收藏家的身份,則是我近年來接觸藝術方才得知。所不知的是,這位著名學者曾署名“左海”撰寫發表了大量古代書畫評論。收藏《瀟湘竹石圖》後,為了研究和考證,他從歷史博物館借來歷代絲織品的樣標,用放大鏡細心觀察、分析歷代絲織經緯的特點;同時也大量查對蘇軾不同年代的書法作品,潛心琢磨蘇氏的用筆特點,廣讀蘇軾所用的金石印鑑,對這幅畫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考證。半年後,他終於得出結論,這幅畫確是蘇軾真跡,並把研究結果寫成了《蘇東坡瀟湘竹石圖題跋》一文,連同畫卷發表在1962年第6期《人民畫報》上。此外,鄧拓還刻了一枚“蘇畫廬”的閒章,以示自己收藏到這幅珍品的欣喜之情。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蘇東坡雕像

在蘇軾的瀟湘圖捲上,我既找不到瀟湘之水,也找不到瀟湘之山,也許在他的山水畫中,地點並不重要,他的畫不是為考據學家準備的,他是為欣賞者而畫的。黃庭堅說:“東坡居士作枯槎、壽木、叢筱、斷山,筆力跌宕於風煙無人之境。”誠非虛言。想見蘇軾當時心境,大有屈子離騷情調。鄧拓考證蘇畫,也沒有按圖索驥前來瀟湘,甚至從未到過瀟湘,對瀟湘的山山水水是陌生的。但他對蘇軾之畫的珍愛,像呂洞賓的點金仙指一樣,教我們如何睜開眼來,飽飫宋代的山水和色彩。

《瀟湘竹石圖》的眾多題跋中,並沒有蘇軾自己的詩詞,他僅在末端題有“軾為莘老作”五字款識。根據其款識,明代廬陵人吳勤考證,“莘老”即孫覺,蘇軾同年進士,與蘇軾在政治觀點相同,思想也非常接近,蘇軾集裡多有投贈莘老之作,此畫便為蘇軾在黃州時(公元1080-1085年)贈予孫莘老的墨寶。

但在蘇軾的畫語中,我讀到他題宋代宋復(宋迪)古畫瀟湘晚景圖三首,其一詩云:

西征憶南國,堂上畫瀟湘。照眼雲山出,浮空野水長。舊遊心自省,信手筆都忘。會有衡陽客,來看意渺茫。

這詩句,用來題詠蘇軾自畫之《瀟湘竹石圖》,應該也無不可吧。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蘇東坡《枯木怪石圖》

以蘇軾為代表的宋代文人過的是一種迴歸自然的逸趣人生,不僅擅長詩詞歌賦,而且精通繪畫、音樂、書法,面對紛擾的外部世界,他們還多存隱逸之心,詩意、真實,浪漫,是一些最能與“天地精神往來”的人。蘇軾畫瀟湘,不僅是發思古之幽情,而且也是對現世的諷諭。瀟湘遠離塵囂,讓畫家返回內心,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不同的自我,他們彼此可以對話。

蘇軾書畫瀟湘,讓我們知道,對中國古代山水畫家而言,瀟湘山水是一個繞不開的粉本。比如瀟湘八景成為歷代畫家筆下的圖景。古代文人對瀟湘風景的描繪,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屈原,而關於瀟湘的傳說,更可追溯到舜帝和湘妃。屈原的牢騷和湘妃的哀怨,形成了瀟湘文化的傳統。往日的瀟湘,曾是朝庭流放文人的窮山惡水之地,面對瀟湘風景,遷客騷人都將內心的鬱忿訴諸筆端,畫家們也會於有心無心之際,在筆下山水中流露些淡淡的怨愁,雖達不到范仲淹《岳陽樓記》、屈原《離騷》的境界,但也能各出機樞,納洞庭瀟湘之八百里山水於胸臆,並訴諸尺素筆墨。

作為瀟湘之人,我對紙上山水喜歡的,仰瞻低徊,深厚真摯的情思,從水墨裡透出,一波波襲來,攫住我的眼睛與心。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臧克家書寫的“仰望東坡”

後來,我在書上讀到瀟湘八景,作者高居翰這樣寫道:我一直有意迴避“瀟湘八景”的問題,儘管它們通常被認為是宋代詩意畫的典範。除了對現在關於這一題材的幾項出色研究的尊重之外,我仍然認為,我無法接觸到宋迪11世紀的原作,以說明“瀟湘八景”在我要追溯的詩意畫發展中的位置,或它與米家山水和其他文人山水之間的關係。成功演繹這一題團的存世傑作,是13世紀題為牧溪、王澗等僧人畫家的作品,現僅存於日本,它們屬於文人畫之外的另一類繪畫——事實上,文人畫對其頗有敵意,因為文人批評家對它們十分鄙視。

書中也寫到蘇軾,但在“瀟湘八景”中並沒有提及《瀟湘石竹圖》,而是重筆濃墨寫了現存東京國立博物館的《瀟湘臥遊圖》。此畫相傳為南宋的雲谷禪師隱居於浙江吳興的金斗山中,不無遺憾地想到自己尚未踏足的瀟湘山水,於是請一位姓李的畫家替他繪出瀟湘美景,將畫掛於房中,躺在床榻之上,就能欣賞美景,故為瀟湘臥遊。

高居翰認為此畫是他要界定的詩意畫中最有感召力的上上品,畫面的任何一處佈景都不斷衍生,透過構圖的交相錯落和對墨色的把握來取得這種清晰性;人們能夠在他們的畫面上自由走動,有時面對作為一個單元的整片的山景或樹林,有時走到一個封閉的景觀,那裡有無限豐富的細節供人探尋發現。這種移動閱讀的方式,像是接近真實景物的視覺經歷,彷彿有身臨畫中的感受,喚起觀者記憶中對相似體驗的共鳴。

讀至此,我想我也是臥遊。所不同的是,我本生活在瀟湘山水中。瀟湘,隨處見山,隨處見水,幾百年前鋪呈紙上,江水全部留白,而岸上卻是一個豐富而浩大的世界,既有沙洲片片的河岸,也有漸漸高起的山巒,連綿起伏似乎皆順勢朝內,經意不經意間有一種詩意的親密。我的腦際突然迸出四字:萬山朝宗。

中國人的山水畫,是人面對山水,人在山水中。

大抵年華當樂事,好懷開處莫空過

蘇東坡畫像

Tags:瀟湘黃公望富春山蘇軾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