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魯迅去世後,留下了22根毛髮,粘在他石膏遺容上,如今成一級文物

由 琅琊講武堂 發表于 旅遊2023-01-04

簡介無數的人湧向萬國殯儀館,只想為先生送葬

石膏碎了怎麼粘起來

1936年10月19日的早上五點,在上海,一代文學巨擘魯迅先生,因肺病醫治無效而去世,享年59歲。而先生的送葬路上,是一片摩肩接踵的人群。

魯迅去世後,留下了22根毛髮,粘在他石膏遺容上,如今成一級文物

在先生剛剛去世之時,其妻許廣平立刻就將訊息告知了先生的弟子胡風。緊接著,先生的好友宋慶齡,內山完造,茅盾,沈鈞儒等皆立刻前來弔唁。初步成立了先生的治喪委員會,向外釋出訃告。

當天下午,膠州路的萬國殯儀館就迎到了先生。這裡,也是先生舉辦追悼會的地點。當時訃告已經被刊登在了上海中文以及日文報紙之上,上海的民眾皆已知道這個驚天的訊息。無數的人湧向萬國殯儀館,只想為先生送葬。

魯迅去世後,留下了22根毛髮,粘在他石膏遺容上,如今成一級文物

20日的上午,由於前來送葬之人出乎意料的多。於是在靈堂臨時成立了一個“治喪辦事處”,用以在靈堂內外維持秩序,打理事務。先生一共在靈堂停靈4天,直到22日出殯為止,前來憑弔之人突破了歷史記錄。

在萬國殯儀館期間,前後前來瞻仰遺容之人多達數萬。之後10月22日,出殯的日子到達。本是定好儀式下午開始,但是自清晨,殯儀館的門前就已經有著長長的隊伍了。他們都靜靜的站在門前,層層疊疊的,數也數不清有多少人。

魯迅去世後,留下了22根毛髮,粘在他石膏遺容上,如今成一級文物

他們面容不一,但臉上的表情都是一樣的哀慼。下午開始出殯,自前往後一共有12人為其抬棺,在前列的是蔣牧良以及歐陽山二人一起撐著“魯迅先生殯儀”的白色橫幅。

下午出殯之時,從殯儀館到萬國公墓十多里的路上。不只是文人,上海菸廠的工人,黑衣白綁腿的警察,等等都前來送行。一點一點的,如浪一般,湧向了萬國公墓。宋慶齡,沈鈞儒等人隨後將一面繡著“民族魂”的白綢,覆了上去。

在無數雙眼睛深情的注視之下,黑色的棺材緩緩向遠方走去,棺材所到之地,人群便如同摩西分海一般默契的分開。棺木越走越遠,靈車之後跟隨的人群也越來越多。最後似乎整個上海的人都出動了要為先生送行。

魯迅去世後,留下了22根毛髮,粘在他石膏遺容上,如今成一級文物

這一場“傾城之葬”,成為了傳奇。但這也是眾人最後一次,也是全中國最後一次見到這位先生。他從此以後,就這樣長眠地底。永遠活在了這個民國的秋天,此後的長夜漫漫,皆不是他,也皆不如他。

先生的葬禮根據他的遺願,未曾收過除了朋友之外任何一人的喪儀。而先生本人,除了他的作品,也僅有二十二根毛髮留在了世上。這二十二根毛髮,是當年在魯迅先生去世後,朋友們想讓他留下些什麼。

魯迅去世後,留下了22根毛髮,粘在他石膏遺容上,如今成一級文物

於是委託魯迅的生前好友,雕塑家奧田杏花先生製作一個石膏像。奧田杏花小心翼翼的在魯迅先生的臉上塗上凡士林,在敷上紗布。塗抹上石膏,翻版製成了魯迅先生的遺像。在脫模之時,才發現沾上了二十二根毛髮。

這尊石膏像原是交予魯迅先生的家人保管紀念,但是在後來在1950年上海魯迅紀念館建成之後,魯迅的家人就自願將其交出,在展廳內展示。如今國家已經將其列為一級保護文物,成為無價之寶。

魯迅是超越時代的,他的作品是對中國式心理模式、民風民性的透徹解讀。今天,我們讀魯迅,更有其深刻意義。

本書收錄了魯迅的小說集《吶喊》和《彷徨》的全部篇幅。魯迅的小說數量不多,卻篇篇經典,其內容多取材於病態的現實社會,對國民靈魂、知識分子的命運進行了深刻思考,同時善於從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來認識、發掘問題的內在本質,鑄造典型的藝術形象,因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魯迅的作品,不愧為中國社會從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一面鏡子,堪稱現代文學的典範。

魯迅去世後,留下了22根毛髮,粘在他石膏遺容上,如今成一級文物

【萬卷】魯迅作品——狂人日記 魯迅的書 魯迅小說書籍

¥

68

精選

購買

Tags:魯迅先生殯儀館萬國出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