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08孔子被稱為思想家?這個誤解有點深

由 論道書院 發表于 運動2021-06-26

簡介當人知道能夠止於何處之後,志向才能堅定

大思想家是什麼意思

08孔子被稱為思想家?這個誤解有點深

逸然講大學|中國人的人生成長指南

在前面幾期中,我們講了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也就是一個人想要成為大人,要從“明明德”和“親民”兩個方面去修煉,修己安人,最終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

那具體應該怎麼做呢?儒家其實有一套系統,完備的修養工夫。這套工夫是什麼?就在《大學》中下面這一句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句話既是內明明德的具體修養工夫。同時也是外用親民的指導思想。

外用比較容易理解,我們先來講。這句話包含了六個步驟,止,定,靜,安,慮,得。人生要想得,就要記住這六個字。

首先是止,止就是到這裡就不走了,就像回家一樣。也就是說這是你人生的終極目標,你安身立命之所在。不管你是什麼人,你要做什麼事,你都要先明確你的目的是什麼?然後在做事的時候時時關注你的目的,讓你的所作所為,能夠向著這個目的前進。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儒家的答案是止於至善。

在止之前,第一個字是“知”,這是一切的開始,能知才能行,你需要先能知道目標,你才有可能往那個方向前進。對嗎?所以第一步,其實是擴大自我的認知能力。當你的認知水平提高,你才能看到更遠處的風景。然後,你可以決定,要去哪。這是你的主觀決定,這是你的自我選擇。這也是我們之前講到的,對人的尊重。你要自己來選人生的目的。

接下來就是定,定的是志。當人知道能夠止於何處之後,志向才能堅定。陽明先生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孔子曰:“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志向的作用,從古至今都非常重視。

但是我們現在會有一個現象,身為教育工作者肯定會更有感觸。現在的孩子,包括上了大學的年輕人,不要說志向,連擁有夢想理想的可能都不太多。如果我們去問中小學生,你的夢想是什麼?很多孩子是答不上來的。能夠回答的呢。主要有這麼幾類。做老師,做老闆,打遊戲,當網紅。如果進一步去問,為什麼想做這些,怎麼去做呢。能回答上來的,就真的是鳳毛麟角了。

這裡面的問題有很多方面,但是其中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我們剛剛講到的。知止而後有定。想立志的前提是你先能知道可能的目標在哪。而現在的很多孩子受到的教育,是跟社會脫節的。根本不清楚這個世界有哪些事情可以做。他們的世界中只有學習和遊戲。所以他們能想到的就是當老師和打遊戲。這中間取決於有沒有碰到一個喜歡的尊敬的老師。再高階一點,他們認知中比較厲害的,一種叫老闆,一種叫網紅。孩子們的認識水平就只有這麼高,他們當然不會有夢想,更別說志向了。

解決的方法,就是提升孩子的認知,擴大孩子的視野。讓他們知道,人生有哪些可能。當然,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隨著孩子不斷學習,他對這個世界以及對自己的認識也在不斷加深。最終他會找到自己想走的路,確定下志向。

定而後能靜。心不妄動謂之靜。當堅定了志向之後,其實也就是有了判斷的標準。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選擇,有好的,有壞的。我們會不會被困難所嚇倒,會不會被好事所誘惑,這中間的取捨,看的就是你的心。真的志向堅定,心就不會妄動。

靜而後能安。安是安穩。我們常說安靜,其實應該是先靜才能安。靜在內心,安是外在表現。先心靜下來,外在的表現才能安。

心不妄動,才能在任何時候都做到所處既安。人生境遇不同,有人天生貧窮,有人天生富貴。有人從政,有人經商。有人能做大事,有人只能平凡。《中庸》講素位而行。不管在什麼位置,最重要的是,都先把當下的事情做好。

安而後能慮。慮是精思。你的狀態安閒下來之後。才能在每一次碰到事情的時候,更好的仔細思量,處事精確。人們常說,急中生智。其實焦急之後更容易生亂。古人講:“每臨大事有靜氣。”越是關鍵的時候,越要靜下心,安下身,然後才能做出更好的判斷和行為。

慮而後能得。得什麼?得其所止。也就是達到你的目標。經過前面幾步,思索精確,行動堅定,自然就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以上講的是外用安人的方面,這既可以作為我們思考問題時的思維模型,也可以作為做事時的方法論。

接下來我們從內明修己的角度,再講一遍。這一點,可能是現在很多學習傳統文化的人會忽略的地方。

現在,我們習慣沿用西方的說法,把孔子孟子等人叫做思想家,哲學家,這個稱呼其實是非常不準確的。像西方,從蘇格拉底,柏拉圖開始,有一系列的思想家,哲學家。因為他們主要是在思辨層面上的,所以被稱為思想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儒家並不僅僅是在思辨層面的一種學說。或者說,東方最重要的三家,儒道佛,都不僅僅是存在於思辨層面。從東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開始,儒道佛被並稱為三教。這三者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個人生命修養方面,都有系統的修養工夫。也就是說不是僅僅在思維層面上給你講個道理,而是有具體的修煉功法。這其實才是東方文化最有價值的地方。當然啦,具體的功法三家也有所不同。但是對生命不同境界的理解,三者是類似的。

知、止、定、靜、安、慮、得。這七個字,是儒家《大學》中講到的。佛道兩家也在講這些。道家不用說,本身儒道同源,除了根本追求有差別之外,這些過程中的功夫境界基本都是一致的。

我們說一下佛家。佛教起源於印度,東漢時期傳入中國,然後在中國發揚光大,遠遠超過了印度本土。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是一個很特殊的情況。就是一個文明的核心文化,竟然能夠很快的在另一個文明發揚光大,甚至超過了其發源地。這種現象特殊在哪呢?困難點在哪?

首先最明顯的困難就在不同文明之間翻譯理解上。

比如現在,不要說傳統經典了,就是涉及到中國文化的小說,你用英語都很難翻譯。這一點我相信看過英文版的四大名著或者金庸小說的人都會有感受。像“降龍十八掌,乾坤大挪移等等對我們來說很容易就能理解的詞。你就很難找到合適的英文文詞彙翻譯。文化不同,沒有能夠很準確表達相同含義的詞。這還是小說。複雜一點的像詩詞,有人認為詩詞就已經是沒法翻譯的了。更不用說含義更加深刻的經書了。

但是,這個問題在佛經的翻譯過程中並沒有出現。就是在翻譯佛經的時候,可以找到讓當時的人容易理解的詞來做準確翻譯。其本質原因在於,中國文化和印度傳來的佛家文化,有些文化內涵是相通的。比如大家都聽過的一個詞“禪定”,這本身是個梵文詞彙,在翻譯的時候用“定”這個字。定是什麼含義,中國的讀書人還是很清楚的,《大學》裡面就有“知止而後有定”。因此,用這個字做翻譯,大家就容易理解。

初唐的時候,玄奘法師,也就是西天取經的唐僧。又把這個詞翻譯成“靜慮”。更明顯是借用“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 ,這是比定更深的境界。玄奘法師認為這樣更準確。

因為中國儒道與佛家有很多相通之處,所以古代中國人很容易接受佛教的傳入,而且能夠把握佛教的精華,使其能夠在中國發揚光大。這一點跟後來基督教的傳入有很明顯的差別。

現在大家應該知道了,儒家並不僅僅是一個思想流派,而真正的儒者,也跟修佛修道的人一樣。絕不僅僅是學術思想上的研究,而是要有真正的修身工夫。

那講了這麼半天,可能有朋友會著急,那具體的工夫到底是什麼?

接下來,我們就簡單的講一下,如何做“知止”工夫。

止,就是停止。人一天之中,思緒紛繁複雜,一會想東,一會想西,很難止的住。所以我們需要用我們的覺知,來控制思維,讓其止住。止在哪呢?首先止在我們現在面臨的事情上。

也就是你在行走時,應該覺知到自己在行走。在坐下時,應該覺知自己在坐下,躺下時覺知自己正在躺下……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把注意力放在一呼一吸之間,當你分明能覺知到自己身體的狀態時,這個狀態就是“止”

比如照顧孩子,要對“照顧孩子”這件事保持全然的覺知,你不要想別的。就只是在關注“我正在照顧孩子”這個事實,關注到自己現在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呼吸,這才是此時此刻你的真實狀態。這就是一個“止”的狀態,如果用現在的話來講。這才是真正的——活在當下。在這種狀態下,很多煩惱憂慮都會消失。因為人的煩惱憂慮,基本來自於過去的感慨和未來的擔憂。

比如你在洗碗的時候,滿心想著接下來要去跟朋友們喝茶聊天,又或者趕緊著去看一部喜歡的電影,你就會急急忙忙的把碗洗完,好像他們很令人厭惡似的,洗碗本身就變成了一件令人厭惡的事情。你就給自己的人生創造了一個痛苦。

活在當下是有方法的,這不是一個道理,你聽完了說我知道了。需要有具體的方法。不掌握方法,不進行練習,永遠達不到這種修養的境界。

洗碗就是一個很簡單的修煉,吃飯同樣也是一種修煉。《中庸》說:“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也是說的這個修煉工夫。人們需要吃飯,但是一個東西味道到底怎麼樣,很少有人能知道。因為我們吃飯的時候,在想吃完了去哪玩,有什麼事情別耽誤。或者,你本來是來吃飯的,但是當飯端上來的時候,你第一件事是拍照,在朋友圈秀一下。

你想一想,你天天都在吃飯,但是,有沒有真正的、 專注的吃過一次飯。

修習“止”就要知道,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可以成為你修行的機會。古人小孩上學,一開始學的並不是讀書,而是灑掃,應對,進退。也就是日常生活中都會發生的那些事情。這是在學什麼?我想現在大家應該有所瞭解了。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讀書,哪怕是讀經典,都是排在後面的。

在修習“止”的時候,一開始,可以給自己安排一天,或者半天。給自己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

從早上起床開始,刷牙,洗臉,藉由每一個動作來滋養自己。當然可能很快就保持不了這種狀態,沒關係,再重新開始就好。你要知道,以前是不自覺的就走神了。現在,你已經能夠覺知到自己的思緒,這本身就是在練習。也不用著急,或者說,著急也沒有關係。你只需要覺知到自己著急的這個情緒就好。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你壓制它,跟它吵架,或者被它控制跟它打架,都會讓你出問題。你只要覺知它,說“我又著急了”。然後回到“止”的狀態就好。

漸漸的,隨著修習的加深,你能夠越來越好的,覺知此時此刻的自己。在這種狀態下,不是說你不會有情緒變化。當然也會有,只不過是當喜則喜,當怒則怒。不是被其他事情所影響,不會被其他情緒所控制,這才是一個人真正自由的狀態。這也就是孔子所講的“直”的狀態。就是“以直報怨”的那個“直”。這是儒家追求的生命境界。

今天跟大家講了儒道佛三教共同的特點,就是並非僅僅是思辨層面的學術研究。更加重視的是對於生命的修養工夫。而儒家工夫,就在知止定靜安慮得這幾個字。並且簡單的跟大家講了一下如何修習“知止”。

Tags:覺知而後就是工夫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