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咸豐連發四道聖旨催出兵,曾國藩寧掉腦袋也要抗旨,學者:真高明

由 歷史閱讀會 發表于 人文2023-01-24

簡介當曾國藩在奏摺中處處以四省合防為詞,聲言“事勢所在,關係至重,有不能草草一出者”,咸豐皇帝即以譏諷的口吻在奏摺上批道:“今覽你的奏章,簡直以為數省軍務一身承當,試問汝之才力能乎否乎

大言欺世是什麼意思

《易經》裡有句話叫做“潛龍在淵”,意思是龍在能力不足的時候不是在天上飛騰的,而是在深淵下潛伏。曾國藩早在京城為官,深研《易經》,對“潛龍在淵”尤為加意。在他看來,“羽毛不豐,不可高飛”。過早將自己的底牌亮出去,往往會在以後的交戰中失敗。

曾國藩初建湘軍時,水陸兩軍加一起只有一萬餘人,這時若和太平天國的百萬之師相對抗,無異以卵擊石。因此曾國藩為保護他的起家資本,四次抗清廷聖旨,而且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老師吳文鎔被太平軍擊敗,見死不救。又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學生江忠源兵敗自殺。可以說把事做得夠絕情了。

咸豐連發四道聖旨催出兵,曾國藩寧掉腦袋也要抗旨,學者:真高明

第一次抗旨是1853年,太平天國西征軍攻打武昌。咸豐下令曾國藩率領大軍增援湖北。實際上,在咸豐皇帝的聖旨到來之前,曾國藩已經接到湖廣總督吳文鎔的求救信。吳是曾國藩的老師,兩個人長期以來私交甚好,老師有難於公於私都需要支援的。但是曾國藩就回覆信函拒絕了,還在信中寫了不能草草輕發的道理。吳文鎔終於被其說服,雖自度必死,仍令曾國藩萬勿草草而出。

吳文鎔的死對曾國藩打擊更甚,吳文鎔身任湖廣總督,既是曾國藩的老師,又是他強有力的後臺。若吳文鎔仍在,處處有人幫他說話,或許不至陷入後來那樣的政治困境。

第二次抗旨是1853年12月,太平軍大將胡以晃進攻廬州,清廷令曾國藩督帶船炮兵勇速赴安徽救援。曾國藩的學生江忠源正好在廬州。眼看著學生危在旦夕,曾國藩也拒絕出征,僅僅派一個1000人的小部隊去支援。江忠源在曾國藩諸門生中,辦團練最早,最有實戰經驗,同時也任職最高,最得清政府的信任。曾國藩曾打算練勇萬人概交江忠源指揮,完成鎮壓太平天國革命的重任,而自己只在後方辦理練兵籌餉等事。不料未待出征而江忠源斃命,這無異於砍去曾國藩的左膀右臂,使他明知自己不善帶兵而又不得不親自出徵。

咸豐連發四道聖旨催出兵,曾國藩寧掉腦袋也要抗旨,學者:真高明

第三次抗旨是是1854年2月,太平軍襲破清軍黃州大營,清廷再次催促曾國藩赴援武漢。曾國藩深知太平軍兵多將廣,訓練有素,絕非一般農民起義隊伍可比,沒有一支勁旅是不能貿然去碰的。況且與太平軍爭雄首先是在水上而不在陸上,沒有一支得力的炮船和熟練的水勇,是無法與擁有千船百舸的太平軍相抗衡的,甚至連兵力調動和糧餉供應都會發生困難。因而,曾國藩打定主意:船要精工良木,堅固耐用!炮要不惜重金,全購洋炮。船炮不齊,決不出徵。

其實,清廷催曾國藩赴援外省,不過以湖南鄉勇可用,令其前去配合綠營作戰,以解決兵力不足的困難,這也是過去常有的事,決非要他充當主力,獨立擔負與太平軍作戰的重任。

咸豐連發四道聖旨催出兵,曾國藩寧掉腦袋也要抗旨,學者:真高明

當曾國藩在奏摺中處處以四省合防為詞,聲言“事勢所在,關係至重,有不能草草一出者”,咸豐皇帝即以譏諷的口吻在奏摺上批道:

“今覽你的奏章,簡直以為數省軍務一身承當,試問汝之才力能乎否乎?平日矜詡自誇,以為天下人才沒有超過自己的,及至臨事,果能盡符其言甚好,若稍涉張皇,豈不貽笑於天下!”

沒想到你在奏摺裡,替我統籌起幾省的軍務來了。我問你,以你的本事,能統籌得了幾省的兵力嗎?平時你就能吹牛,覺得誰也不如你,把別的官員罵得狗血淋頭。現在怎麼真有事,你又不敢出兵了?你別說別的,早點兒出兵。

可以看出咸豐皇帝句句譏諷曾國藩,在他看來曾國藩只不過是一個好高騖遠,紙上談兵的書生罷了。

咸豐連發四道聖旨催出兵,曾國藩寧掉腦袋也要抗旨,學者:真高明

這下子咸豐皇帝也把曾國藩惹惱了,於是立馬寫一份很長的奏摺抗旨,最後曾國藩向咸豐皇帝表面了心跡:我當初本在家守孝,是你硬讓我出山。我出來帶兵,本來就沒有經驗,處處都是困難,所以不得不再三準備。如果你現在非逼著我草率出兵,我肯定會失敗。與其失敗之後你治我“大言欺君”之罪,不如我現在受你治我“畏縮不前”之罪。我一個文臣為國練兵,不能在家守孝,已經受到士林的譏諷,現在又以大言欺世,受到全天下的嘲笑,我又有什麼面目自立於人世。深夜焦思,只有痛哭。千言萬語,就是現在不能出兵,你想怎麼處分我,隨便吧。

這次曾國藩算是豁出去,咸豐皇帝早就知道曾國藩的脾氣,他知道曾國藩是不可能讓步,只好自己給自己找臺階,反過來說曾國藩說得有理,讓步撫慰說到:成敗利鈍固不可逆睹,汝之心天日,非獨聯知。咸豐皇帝算是對曾國藩徹底死心,從此就把他和他的軍隊給遺忘了。

咸豐連發四道聖旨催出兵,曾國藩寧掉腦袋也要抗旨,學者:真高明

曾國藩為堅持船炮不齊不出省作戰的原則,不僅拒絕了清朝最高統治者咸豐皇帝的命令,也擯棄了師友的私人情誼。雖然使他贏得了充分的準備時間,為其後的軍事勝利打下了基礎,但同時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但是事後發現,把太平軍打得落花流水的不是別人,正是這個四度拒絕聖旨的曾國藩。說他傻吧,四度抗旨,還把老師和學生的命投進去了。說他精明吧,也不是這麼個精明法:抗旨是要被殺頭的!只能說,曾國藩有大智慧!

Tags:曾國藩咸豐太平軍抗旨江忠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