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廣州推動“酷城”行動探索可持續、可負擔的城市降溫綜合解決方案

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人文2023-01-22

簡介單元層面:劃定熱環境管控分割槽為促進氣候分析研究應用於國土空間規劃管理實踐,使氣候評估與城市、建築形態控制相銜接,廣州創新性地開展了熱環境管控分割槽實踐

持權合變是指什麼

按熱環境分割槽差別化管控降溫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高溫熱浪不斷席捲全球各地。2020年以來,廣州與世界銀行合作開展“中國可持續發展城市降溫專案”試點工作,推動廣州“酷城”行動,探索可持續、可負擔的城市降溫綜合解決方案。目前“酷城”行動進展如何?記者近日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廣州已經從總體、單元和街區三個層面建立策略體系,致力於打造一個更加涼爽的廣州。

  總體層面:構建引風入城的通風廊道系統

廣州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人口與建築高度密集,加劇了城市熱島效應。長期的高溫高溼,影響了城市的宜居性,也增加了製冷所需的資源能源消耗。在溼熱條件下營造舒適健康的人居環境成為現階段廣州建設健康、宜居、韌性城市所面臨的關鍵挑戰。

自然通風減少熱量積蓄,是城市降溫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廣州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中,透過對廣州整體風環境進行WRF模擬研究,結合城市河流、綠地等開敞空間佈局,構建了市域六條主要通風廊道體系。包括洪奇瀝水道-珠江西航道風廊、蕉門水道-南沙港快速-珠江前後航道風廊、獅子洋-帽峰山風廊、新塘-九龍大道-珠三角環線高速風廊、流溪河風廊、正果-鍾落潭-白坭河風廊。

通風廊道地區嚴格保護水系、綠地等開敞空間,控制主要入風口建設增量,加強建築高度、建築間距和密度管控,避免屏風式建築。

  單元層面:劃定熱環境管控分割槽

為促進氣候分析研究應用於國土空間規劃管理實踐,使氣候評估與城市、建築形態控制相銜接,廣州創新性地開展了熱環境管控分割槽實踐。綜合考慮廣州的熱負荷和風流通潛力,識別廣州的熱脆弱性,以規劃管理單元為基礎,統籌未來規劃與發展需求,劃定廣州的熱環境管控分割槽。各分割槽單元按照各自的地域氣候條件提出針對性的規劃設計建議,實施差別化的開發管控要求與城市降溫措施。例如,熱環境控制一、二區優先實施微改造類的改善手段,以增加綠化覆蓋、提高透水性地表比例為主,熱環境控制三、四區著力提高發展門檻,建設專案需滿足可持續城市降溫的建設標準。

廣州推動“酷城”行動探索可持續、可負擔的城市降溫綜合解決方案

熱環境管控分割槽圖

  街區層面:制定可持續降溫街區設計導則

與此同時,廣州還編制了可持續城市降溫街區設計導則。導則以開放性、滲透性和與自然生態的緊密聯絡為核心要素,透過圖文並茂的方式推介了居住、商業、工業、歷史街區四種典型街區應對炎熱高溼氣候的設計模式,以促進廣州的街區重新響應本地嶺南氣候,提高社群舒適性、韌性和可持續性。

居住型街區強調以“人”為核心,以居民戶外空間和室內空間的熱舒適性為導向,鼓勵提供防曬和防雨保護、捕捉涼爽的微風和區域性建築空間向戶外開放;商業型街區以“業”為核心,以商業活動的舒適和活力為導向,鼓勵會呼吸的建築、最大化通風與遮陽設計以及多維立體的綠化景觀;工業街區以“產”為核心,以工業生產和生產空間的氣候友好為導向,鼓勵節能式製冷、減少人為熱排放、回收利用工業廢熱;歷史街區以“嶺南”為核心,以統籌保護傳統風貌與提升室外熱舒適性為重點,鼓勵傳承與創新嶺南被動降溫、通風、隔熱智慧。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廣府氣候在一定程度上定義了廣州的城市文化與風貌、市民的生活與活動方式,但炎熱而漫長的夏季高溫往往阻擋了人們享受戶外生活、啟用城市“煙火氣”的腳步。廣州“酷城”行動致力於打造一個更加涼爽的廣州,透過更加舒適宜人的氣候環境,重新聚集戶外空間人氣、啟用戶外交往活動,助力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

【來源:廣州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ags:街區廣州降溫城市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