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由 薩沙 發表于 人文2023-01-22

簡介在隨後的戰鬥中,反坦克步槍成功地打擊了敵方輕型和中型坦克,射擊距離為250到400米

槍的有效射程是什麼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反坦克槍打不穿德國重型裝甲目標,為什麼二戰蘇聯還大量裝備,數量高達40萬支?1867年11月24日:美國人約瑟夫·格利登發明的有刺鐵絲網獲得專利。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為了對付鐵絲網,英國人發明了坦克。為了對付坦克,德國人發明了反坦克步槍。

誰都想不到,最早的反坦克武器竟然是步槍。

早在一戰期間,德軍就發現英國坦克裝甲厚度只有幾毫米,而且裝甲薄弱處較多。

只要使用大口徑步槍或者普通步槍用特殊子彈,持續射擊坦克,就可能造成坦克兵的傷亡。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德軍很快發明了一種K子彈,由普通步槍發射。這種K子彈有著增量的推進藥,並使用鐵芯彈頭。以90度射擊裝甲板,子彈有30%的機率射穿8毫米厚的鋼板。在100米距離射擊,甚至可以有機會射穿12毫米厚的裝甲。

不過,這些都是理論數字。實戰中,發現K子彈對坦克的用處不大,偶爾出現射穿裝甲基本都是靠運氣。況且這種子彈,對於步槍非常不友好,可能導致槍支提前報廢和各種故障,嚴重的甚至會炸膛殺死步槍手。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由於K子彈不靠譜,德軍在戰爭末期發明了毛瑟M1918反坦克步槍。

M1918可以被看成一支放大的毛瑟M1898步槍,口徑為13。2毫米,不再是7。92毫米。

該槍專門為反坦克使用,有著很多有趣的設計。

槍支重達18公斤,但強壯計程車兵還是可以承受。槍支的精度不佳,只能在300米內保持較高精度。這倒也沒什麼,因為該槍想要擊穿坦克,基本都要在一二百米距離射擊。

槍支的長度很大,高達1米7米,差不多是一個士兵的高度。這支槍不太容易隱藏,也不容易攜帶進入狹窄工事,影響了它的伏擊作戰。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槍支後坐力喜人,德國士兵自稱是“右肩打一槍,左肩打一槍,然後就去野戰醫院了”,也就是說一槍就能讓肩膀受不了。

一白遮三醜,M1918的威力可以讓這些缺點全部被忽略。該槍的13。2毫米子彈,可以在100米擊穿20毫米鋼板,300米擊穿15毫米鋼板。不過,M1918的射擊要求較高,射手要儘量保證子彈垂直射中坦克裝甲板,不然就容易造成跳彈。

M1918非常實用,一戰結束前製造了1萬多支。然而,德軍士兵對它極為厭惡。當時M1918採用兩人小組,射手攜帶沉重的步槍和同樣沉重的子彈,一般自己帶12發。副手就慘了,負責攜帶槍支的腳架,2個裝著20發子彈的子彈袋,裝著72發子彈的彈藥箱,還要攜帶一支步槍或者手槍用於自衛。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有意思的是,副手本來不需要掌握射擊技術,實際上卻必須掌握。這是因為被士兵們怒斥為大象槍的M1918,可能導致射手的肩部挫傷,不能持續作戰。

到了二戰時代,各國仍然大量裝備專業反坦克槍,尤其是蘇聯裝備最多,總數高達40萬支。

問題來了。

明明蘇軍裝備了大量的坦克、自行火炮、反坦克炮,為什麼還要裝備效能低劣的反坦克槍?

原因也不復雜。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反坦克槍是蘇軍,唯一的單兵反坦克武器。

蘇軍的第一款反坦克火箭筒RPG1,是仿造德國鐵拳的產品,研發成功已經是1944年底的事情了。當時距離德軍投降不遠了,RPG1沒有大量生產。

除了火箭筒以外,英美和德國軍隊還普遍裝備反坦克無坐力炮,比如美軍裝備M18型57毫米無後坐力炮和M20型75毫米無後坐力炮

蘇聯設計過類似的武器,然而技術不成熟,無後坐力炮不能大量裝備部隊。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當時蘇軍大部隊並不缺少反坦克重武器,尤其裝備大量反坦克炮。

不過,反坦克炮是步兵團一級的重武器,一般配屬反坦克連。

反坦克炮不可能配備給蘇軍一線步兵,只是作為團的反坦克力量。

那麼問題來了,區區幾門反坦克炮不能守住所有防線。蘇軍一個團的步兵,很多時候面對坦克時只有手榴彈甚至燃燒瓶,都只能在幾米內使用。而坦克根本不可能靠近步兵陣地,而是在至少相距一二百米外開炮開槍,單方面屠殺蘇軍步兵。面對這些鋼鐵怪物,蘇軍步兵幾乎等於赤手空拳,單方向被吊打。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給一線蘇軍步兵提供基本的自衛能力,蘇軍這才大量裝備反坦克槍。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同樣道理,大家認為美軍裝備的火箭筒真的就是殲滅坦克的?

巴頓將軍是這麼說的:讓步兵使用火箭筒去打坦克,是相當愚蠢的行為。坦克應該由各種重武器,比如我方坦克、坦克殲擊車、反坦克炮甚至空軍來對付。給步兵配備火箭筒,僅僅是讓他們具備最基本的反坦克自衛能力,僅此而已。

既然都是自衛,那麼反坦克槍一樣可以勝任,至少在二戰初期和中期是這樣!

反坦克槍重量高達近20公斤,單兵仍然是可以帶著到處跑的。只要一線步兵能夠去的地方,反坦克槍就能夠去,甚至可以配屬到重點陣地的步兵班內。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以捷格加廖夫PTRD-41反坦克槍為例,到1942年底產量已經高達18。4萬支,普遍裝備部隊。

PTRD-41效能還是可以的:在有效射程350米內,可以輕鬆擊穿各種德軍的半履帶裝甲車,擊毀1型和2型輕型坦克,甚至也能擊毀3型4型坦克的早期型(要射擊某些部位)。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在蘇德戰爭中期,PTRD-41就大為過時,只能在100米內擊穿3型4型的側後裝甲,畢竟有一定作用。

大家要知道,即便是100米距離,對於反坦克步兵來說也是相對安全的。如果沒有PTRD-41,蘇軍就要拿著反坦克手榴彈,衝到德軍坦克幾米外投擲了,傷亡率極高,形同自殺。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另外,反坦克步槍還有一定的持續作戰能力。它們只需要2人的小組,1個人攜帶步槍,1個人攜帶100多發子彈。只要射手能夠承受持續射擊的巨大後坐力,它們可以連續作戰,對付多輛坦克。

甚至德國人也很喜歡這種武器,將繳獲的PTRD-41編入部隊,並分別將它命名為PzB-783。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蘇軍的西蒙諾夫PTRS-41反坦克步槍,也是大同小異。它同樣使用14。5×114毫米子彈,可以在100米內射穿40毫米裝甲。

有意思的是,雖然PTRS-41是半自動步槍,可以連續單發射擊,似乎比較先進。它的結構複雜,經常出現射擊故障,蘇軍士兵不喜歡用它,而喜歡簡單可靠的PTRD-41。

由於反坦克步槍的後坐力太大,半自動連續單發射擊基本不可能,即便射手是一個壯漢。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伊萬·卡馬拉中將寫道:“第一次使用反坦克步槍是在1941年11月16日,在彼得利諾-希里亞耶沃地區的第1075步兵團(第8近衛步兵師)使用8支反坦克步槍,在150到200米距離上,對敵方坦克開火。在那場戰鬥中,兩輛中型坦克被摧毀。在隨後的戰鬥中,反坦克步槍成功地打擊了敵方輕型和中型坦克,射擊距離為250到400米……1941年12月8日,盧戈瓦亞車站的戰鬥中,第35步兵旅的一個反坦克步槍連,讓德軍4輛坦克停止行動,其中一輛坦克的炮塔被擊穿了18處。”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波羅的海第一方面軍參謀長庫拉索夫上將在報告中,講述了反坦克步槍在實戰中的效果:“戰時反坦克步槍的作戰記錄表明,他們在1943年7月之前,與德軍輕型和中型坦克作戰時最為有效,當時蘇軍的反坦克炮彈藥供應相對較少。1943年下半年以後,由於敵人開始裝備了配備厚重灌甲的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反坦克步槍的戰鬥力大大降低。如今,具有良好射擊精度的反坦克步槍主要用於打擊敵方的武器陣地、裝甲車和車輛。”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只是,反坦克步槍的時代很快就過去了。到了二戰後期,無論PTRD-41還是PTRS-41,都不足以對付德軍中型坦克。以PTRS-41為例,本來裝備了20多萬支,到戰爭結束時只有4萬支在服役,其他都退役了。

需要說明的是,蘇軍反坦克步槍兵也不是普通人。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他們首先需要強健的體魄,以承擔重達近20公斤的步槍和巨大的射擊後坐力。其次他們一定要聰明冷靜。反坦克步槍需要在近距離才能擊穿德軍坦克裝甲,只能採用伏擊戰術,不能隨便暴露自己,還要懂得把握時機。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最後他們要有極大的勇氣。反坦克步槍射擊時會有很大的光熱和煙霧,很容易暴露槍手的位置。而德軍坦克和步兵當然會立即還擊,蘇軍槍手往往凶多吉少。

連續參與幾次戰鬥的蘇軍反坦克槍手,能夠倖存下來的寥寥無幾。

為何蘇聯大量裝備效能平庸的反坦克槍?1867年11月24日鐵絲網發明

這是勇敢者的遊戲!

宣告: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路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Tags:反坦克步槍坦克蘇軍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