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是故應頂禮什麼意思?《決疑經》為何不絕對要求避開世俗?【摘要】

由 鄧方朔 發表于 人文2021-05-12

簡介(資料圖)與一般人認為的學道先拜師不同,經文指出,向道者應當先親近善友,即透過親近善知識,獲得對教法的基本認知,然後才能尋師問道

是故應頂禮什麼意思

[摘要]《決疑經》雖然提倡出家,但卻並不絕對要求避開世俗。在解釋“隱處山林”條時,天尊指出,中下根器者,“常畏諸塵之所染汙故,入巖阜林藪之間,避諸穢惡,靜然端拱,修清淨行。”

本世紀初以來,大概是因為社會節奏和生存壓力的迅速加劇,與宗教相關的文化現象勃興,修行逐漸成為一個流行話語。大到旅行朝聖、小到洗衣做飯,凡是沾上了調整心態的內容或者傳統國學的旗號,似乎都成了“修行”,這種對“修行”的泛化理解顯然是似是而非的,不利於真正有志求道者的探索。但另一方面,由於傳統文化的複雜和深奧,阻礙了大眾深入瞭解,又有不少對傳統文化、經典一知半解的人信口開河,這也帶來了混亂困擾。

是故應頂禮什麼意思?《決疑經》為何不絕對要求避開世俗?【摘要】

《元始洞真決疑經》中教導初心學道者應修習的十事,可謂是有志者的指路明燈。(資料圖)

實則嚴格來說,無論是學修何種宗教,其內部都具有嚴謹的經教體系,作為修持的指導,這也就是各宗教都有其經典的緣故,蓋“經之為經,是前聖之心宗”,經典是前聖留給後人指路的明燈,依此而行才比較有減少差池的保障。——古人有云:“欲知下山路,需問過來人”,修行應該向經典、聖賢學習,不宜流於師心自用,盲目自信。即如道門《元始洞真決疑經》中,就曾經教導初心學道者應修習的十事,明白曉暢,可謂是有志者的指路明燈。

這初學十事法,出自《決疑經》的後半部分,是該經宣說的重點所在。說經的緣由是上相青童君為世人學道的階次發問,元始天尊答以此十法,並對每一法事做了簡明的解釋。這十事包括:一生信樂心、二近善友、三造明師、四聞正教、五能出家、六受正戒、七隱山林及念道、唸經、念師等。經中明言,學道者應當以此“初修十事以為階梯。如人沿梯,從初一桄至第二桄,乃至極頂,陛階亦爾,自下之高。”該十事可以分為如何聞法、如何修持、繫念三寶等三部分:

一、欣聞正法

經文指出,發心是修學的前提,蓋人生在世,所思所行,源於自心。心中有善則行善,心起惡念則造惡,君子小人只在一念思量。其雲:“言善欲者,承宿習因,自然而發信敬之念,願樂三寶,欲求出世,厭惡世間。”也即是說,凡對道門生信樂心者,都是夙有善緣,曾經在前世種下善因的人。而信樂、善欲的最重要表現有兩方面:一是對道經師寶自然生出信仰、皈奉、敬畏、仰慕之心,樂於供養三寶、修學經教,二是其所以信奉三寶,皈依玄門的目的,在於希求出世大道,追求離苦得樂,超凡入聖,證道成真。

在現實中,不少人將道教定位在山醫命相卜乃至齋醮科儀的維度,似乎修道者就是看相算卦的江湖術士,或者敲敲打打的裝神弄鬼。但經文對求道者的界定,是唯有誠心求道者才被視為經教教導的物件,排除了各種方伎、巫鬼之流。這也意味著學道者、修道者特別是教職人員的根本宗旨,是追求大道,以期超凡入聖,而不應當捨本逐末。

是故應頂禮什麼意思?《決疑經》為何不絕對要求避開世俗?【摘要】

經文指出,向道者應當先親近善友,即透過親近善知識,獲得對教法的基本認知。(資料圖)

與一般人認為的學道先拜師不同,經文指出,向道者應當先親近善友,即透過親近善知識,獲得對教法的基本認知,然後才能尋師問道。這在目前頗有些魚龍混雜的宗教圈、修行圈裡,不失為一種防範於未然的良方。經文指出,凡是倡言深信因果,勸人努力修善,追求大道的,是應當親近的善友。而如果有人認為修善無用,一切順其自然、隨波逐浪的人,則是應當遠離的惡友。元代高道棲雲真人也曾經將道友分為雲朋霞友、良朋知友、狂朋怪友三種,認為應當與第一種人相交,方能有益於修行。(具體內容可以參考《棲雲真人語錄》)

進一步,經文提醒求道者在拜師之前需要勘明師者的見解和資質,分清楚明愚、邪正。昆陽真人曾指出,在道經師寶中,師寶的地位作用極為特殊,因為道須經傳,經須師明,若遇明師,則道寶、經寶可聞於不見不聞之際。在《決疑經》中,天尊將師分為華與實兩種。所謂華,指內在沒有正知正見,只能憑藉外在的皮相裝飾糊弄世人。而真正應當皈依的明師,應當是“內解備故,行無缺故,衣弊履穿,謙光晦跡,外若不肖,名大丈夫。”眾所周知,道家一向提倡見素抱樸,強調修道應當和光同塵,大智若愚,因此經文在此特意指明,求道者不應當為外相所迷惑,須知“天道貴實,人道好華”,人道與天道相反也。即如重陽祖師及其門下許多宗師大德,生前作佯狂之狀,世人大多以“風子”目之,而不知其為得道高人。“名師”與“明師”,只在一字之別,其內涵則不可不辨。棲雲真人有云:“若口頭唸誦得如法,身上裝束得作相,一個個堪看,使人人見喜,此是教門中應世底枝梢花葉,幹甚修煉事?幹甚正道事?此是權時使用。況兼心上爭人爭我,爭財爭利,與俗人一般,怎生道得我是正教也?明目者識之。”

是故應頂禮什麼意思?《決疑經》為何不絕對要求避開世俗?【摘要】

《決疑經》雖然提倡出家,但卻並不絕對要求避開世俗。(資料圖)

二、如法修持

在指明如何訪道尋師之後,經文開示了具體的修持步驟。其雲,修道者既能親近善友,增長智識,又得遇明師,則應當舍俗出家,專務修持。經文將出家分為兩類,一是從形式上講,出家即是為遠離恩愛染欲的牽纏,放棄家室之累、紅塵煩擾,改俗裝為道裝,專心從事於修道生活,經教稱此為“初出恩愛之家”。二是從意指上講,出家的根本目的和追求,並不是改換生活環境與方式,而是透過“住叢林,焚香火,三千日裡勤功,十二時中無怠”的修持,實現身心對諸有染著的離棄超越,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正如《玄門日誦功課經》所言:“逍遙宇宙,出入虛無,自由自在,無滅無生。方寸不立一塵,妙用直超三際。了自心一念之誠,出世上三途之苦,履長生之道路,脫苦海之迷津。”

作為修道者,其“三千日裡勤功”的主要內容是聽聞、燻修正教,正教是出離諸支之家的根本保障。在經文中,天尊向青童君開示了判斷正教邪教的準則,即“若有經文具十二印、應三洞者,是名正經。自此之外,皆名邪法,不可受持。”所言十二印,具於《決疑經》上半部分,大體可以歸納為兩條:一是指明世間一切的無常、虛幻、煩惱、困苦,二是舉揚大道的超越、永恆、神聖。據此,若人能捨離世間染著,追求出世大道,則能夠大道出世升玄、與道合真、了脫生死、不生不滅的境地。任何經典、教誡的內容,應當符合以上兩大標準,如果違背了以上兩點,則不屬於正教的內容,修道者不應當修習。

在修學經典之外,應當受戒持戒。昆陽真人在《碧苑壇經》指出:對修道人而言,戒是是降魔杵,護命符,“是昇天之梯,能禮三清而超凡入聖;是引路之燈,能消除六慾而破暗除昏;是仙舟寶筏,能渡眾生離苦海;是慈槓津樑,能濟眾生出愛河。”而《決疑經》則提出了“有得戒”和“無得戒”的區分,所謂有得戒,指有明文細則的戒條,如“五戒、八戒、九戒、十戒、二十七戒、百八十戒、三百大戒”等,其目的在於止惡防罪。而“無得戒”有兩層意涵,一是從受戒者的角度說,主要針對上層根器者,其天賦異稟,本無所犯,亦無所謂持戒,即孔子所言“從心所欲不逾矩”者。二是從修行方法和境界上說,指出一切萬法本性空寂,無所執著,以正觀心入修道門,超越持犯,是修道者最終要達到的境界。

是故應頂禮什麼意思?《決疑經》為何不絕對要求避開世俗?【摘要】

心念是一切事行的根源,十事法的全部內容也是圍繞著純全道念展開。(資料圖)

《決疑經》雖然提倡出家,但卻並不絕對要求避開世俗。在解釋“隱處山林”條時,天尊指出,中下根器者,“常畏諸塵之所染汙故,入巖阜林藪之間,避諸穢惡,靜然端拱,修清淨行。”而上上士則能做到居塵不染,猶如俗諺所說的“大隱隱於市”,其身雖在廟堂之上,而心無異於江湖之遠。由此,經文又將出世與入世圓融起來。

三、心繫三寶

正如前文所言,心念是一切事行的根源,十事法的全部內容也是圍繞著純全道念展開。故而十事的最後內容是對道經師寶的繫念。經文所言念道,一是信仰大道的救度,大道尊聖為法王,能度脫眾生出生死煩苦之海,二是信仰道性人人具足,能見自身道性,即能與道合真。所言唸經,一指對三洞經教信奉受持,排除雜念,修學不怠,二指要在修學基礎上通達旨趣,明瞭真理。所言念師,一方面指師尊有生髮慧命之恩,故而應當頂禮恭敬度師,另一方面,應當皈依三界十方古今得道大德高真,皆為師寶,作為後輩學人皈依福田,應當仰止追慕。

由此,十事法構成了一個十分完善的修學次第體系,不僅對學道修持具有提綱挈領的指導意義,也為當前教界內外的混亂提供了一劑良方,值得有志之士重視、受持。

Tags:經文應當決疑經修道修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