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慎獨則心安,自律當快意

由 正心正舉 發表于 人文2021-12-06

簡介”也就是說,一個人能夠在遠離集體、獨處獨居、無人管束監督之時,其所作所為仍然能自覺遵守道德與原則,做到“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

慎獨則心安,自律當快意

慎獨則心安,自律當快意

人之為人,即使再普通,內心也大都向往崇高

境界,渴望獲得身心一如的豁達。但人最難控制的就是自己,人最難戰勝的也是自己。

一個人可以在大庭廣眾面前冠冕堂皇、言之鑿鑿、信誓旦旦,但是在獨自面對各種利益、金錢、美色誘惑時,是否能依然保持內心的高貴?這就不得不提及中國先賢往聖所注重的“慎獨”本事。

慎獨則心安,自律當快意

內觀己心 外察世界 啟迪多元思維

慎獨是儒家思想的獨門心法和踐履工夫,也是儒家自我修養的重要武器。

梁漱溟先生甚至說過:“儒家之學只是一個慎獨。”

天才詩人曹植曾言:“祗畏神明,敬惟慎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清代名臣曾國藩總結一生處事心得,得出著名的“日課四條”:慎獨、主敬,求仁,習勞。

這也是他留給子孫後代的精神寶藏。其中,慎獨是根基,是“體”,其它則是枝葉,是“用”。他還說過:“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之鬼神。人無一內疚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慎獨”二字,顧名思義,即“慎”其“獨”者也。

《中庸》有言:“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者也。”對此,漢代經學家鄭玄的解釋為:“慎獨者,慎其閒居之所為。”

也就是說,一個人能夠在遠離集體、獨處獨居、無人管束監督之時,其所作所為仍然能自覺遵守道德與原則,做到“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

儒家一直倡導“內聖外王”為人生的終極目標與價值。“內聖”的獲取關鍵則主要依靠修身,“自力救濟”“反求諸己”。其中,慎獨便是修身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提升自力的方式,衡量人品質的標杆尺度,是古代君子的至高追求,無疑是一種情操,是一份良心,是一方境界。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過:“要留心,即使當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這也是慎獨精神的西方哲思化的表達。

慎獨則心安,自律當快意

正心正舉 撥迷見智 開啟自在之門

慎獨,需“慎心”。

“慎獨”最為強調“自力”“克己”“自覺”,主張不假他力、依靠自力來踐履仁道,止於至善

。做到不為外物所左右,保持高度自覺的定力與謹慎的狀態,杜絕邪念滋生,決不自欺欺人,更不陽奉陰違。這是一種精神上的高度自覺。

這種功夫的習得,不在於嘴上功夫的口若懸河、誇誇其談,而在於當自己獨處時能夠銘記平時心之所向,能踐行平時言之道理,即使四周無人也能感受到有雙眼睛在監督,使自己進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狀態。

千百年來傳為美談的“楊震四知”便是慎獨精神的彰顯。據記載,東漢名臣楊震以廉潔清正而聞名。

一次他因公路過昌邑縣,恰逢在此擔任縣令的故交王密,二人相談甚歡。因王密受過楊震的知遇之恩,故當天夜深人靜之時,王密懷揣十兩黃金前往楊震所住館驛以謝恩公。

面對王密的饋贈,楊震堅持不收。王密急忙說道:“暮夜無知者。”意勸慰楊震此事絕對無人知曉。

楊震聽完正色以對:“豈可暗室虧心,舉頭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見楊震拒而不受便面露愧色而離去。這段故事流傳至今成為一段佳話。

同樣的正面案例,還有元代大學者許衡。他某日外出,天氣異常酷熱,忽見路邊有棵掛滿梨子的梨樹,行人便爭先恐後摘梨解渴。

只有許衡站在原地不為所動。有人問他為何不去摘梨?許衡回答:“不是自家的梨怎可隨便亂摘呢:”那人恥笑他迂腐:“世道這麼亂,管它是誰的梨。”許衡淡然回道:“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不難看出,在這種慎獨精神的影響下,道德已經成為主體的一種信念,是變“他律”為“自律”,變“他覺”為“自覺”。反觀現實中,有些人張口閉口慎獨,然而一旦獨處時,便經不住誘惑身陷汙穢,其因就在於“心中無主”。

道,是行為規範的外顯;德,是行為規範的內化。

事實上,慎獨最終目的就是將外在的道德規則內化於心,將道德品質視為內在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將這種自覺的約束視為人性修養的重要組成,即,將“道”內化為“德”。

有了這種內化,正如梅蘭之有姿容,松竹之有氣度,人便得以區別於猛禽野獸而上升為地球上的高階動物。

將“慎心”精神內化於心,才能擁抱謹行“慎舉”

。藉以內化的道德,為內心注入生生不息的能量源泉,我們才能在單獨面對一切外在紛繁誘惑時保持正心正念,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做事有分寸、有原則、有態度。

這樣一來,我們的生命之田將勃發盎然春意、花開漫野。

慎獨,需“慎隱”“慎微”。

正如《中庸》所言“莫見乎隱,莫顯乎微。”在“隱”與“微”這些隱蔽的東西中最易窺見人的品質靈魂。品德高尚的人這時往往能夠嚴於律己,防微杜漸。

宋代理學家尤其注重“慎獨”的功夫,認為人的私心雜念常常萌生於幽暗隱微之中,若將不良邪惡慾念及時扼殺在搖籃中,就是道德的彰顯。朱熹有言:“獨者,人所不知而己獨知之地也。

言幽暗之中,細微之事,跡雖未形而幾則已動,人雖不知而己獨知之,則是天下之事無有著見明顯而過於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懼,而於此尤加謹焉。”

踐履慎獨,須從細節出發。從意根最細微處始,從降服小的貪慾做起,在細小事上做到固本守節,防止不道德或反道德行為的產生。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在慾望未萌發之時就將其打滅,打敗一個貪慾,力量便強大一分,乃至“無慾而剛,純然至善”。

踐履慎獨,須時時省察自我。明代劉宗周曰:“君子之學,慎獨而已矣。無事,此慎獨即是存養之要;有事,此慎獨即是省察之功”。

省察即反思審視內心,自我觀照,息息不停,捫心自問自身的思想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範、符合仁義,使之成為一種個人習慣。正如當代作家劉墉所言:“慎獨須臾不離正道,便需要客觀自我審查,不因私心懵蔽自我。”

慎獨則心安,自律當快意

慎獨,需“慎誠”。

慎之“獨”,植根於心靈之“誠”,誠實不欺,忠於本真。荀子最早提出“慎誠”的概念。

《荀子》一書中說:“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善之為道者,不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

不形則雖作於心,見於色,出於言,民猶若未從也,雖從必疑。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在荀子看來,“不誠則不獨”,慎獨是由“誠”始發所達到的一種精神狀態。只要做到“誠”,才能“慎其獨”,只有“慎其獨”,才能顯示出至高品德,教化萬物百姓才能為人尊重與信服。

這種思想,也正契合《大學》所言“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要想慎獨,必先誠意,做到不自欺,表裡如一,光明磊落,此乃立身之本。能夠像厭惡汙穢氣味那樣去除自身惡習,就像沉迷美色那樣去追尋高尚,在他人不知而獨知之時,必謹此以循道義軌跡。不自欺才是真誠信,不矇蔽才是真性情。

總而言之,慎獨是一種情操,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自律,更是一種至高境界。“慎心”是慎獨的固本心源,“慎誠”是慎獨的精氣力量,而“慎隱”“慎微”是慎獨的助推之器。

慎獨則心安,自律當快意。慎獨者,心地清明無染,精神富足安然,生命暢快無憂。儒家“慎獨”精神的精髓,更是我們生而為人應當習得的妙法。

坦坦蕩蕩才是自在人生,無愧於心才是靈魂異彩。我們為人處世,必當時刻以戒慎之心審視世界,反求諸己,來提升個人的道德品格,昇華生命的高度韌性,從而達到精神極度豐富的自由之境,享受快哉人生。

Tags:慎獨楊震內化君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