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三戒、五戒、八戒與十戒,修道之人不可不知的道教戒律!

由 道教文摘 發表于 人文2021-08-02

簡介道教戒律透過自身的理論教化和本教的信仰者積極地引導,欲使人們學善明善,期望整個社會能夠風俗淳美,道德高尚,是為勸善

十重戒是什麼

本文摘自嗣漢天師府,版權歸其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轉載旨在弘揚道教新風,歡迎關注該自媒體,如拒絕轉載請聯絡本人,將即刻刪除。

三戒、五戒、八戒與十戒,修道之人不可不知的道教戒律!

防非止惡,進善登仙,眾行之門,戒是關鍵。

道經諄諄告誡凡俗之人:你們置身於塵世之中,六情染著,五欲沉迷,內濁亂心,外昏穢境,馳逐名利,耽滯聲色,只有入道持戒,才有可能獲得解脫。

道士能否嚴格持戒,反映出奉道之心是否虔誠,顯示他宗教修持、道德涵養的品位。

一個凡俗之人,在發心入道,皈依道門以後,就要恪守戒律,將持戒作為規範、約束自己言行的條規,指導自己生活、修煉的準則。在那些嚴肅修持的道士心目中,寧一日持戒為道德之人而死,卻不忍百歲犯戒而苟生。

道門的高道大德,傳派的開山宗師,大多是嚴肅持戒的楷模,至於一般的修煉道士中,也不乏持戒精勤的有道之士。

三戒、五戒、八戒與十戒,修道之人不可不知的道教戒律!

早期道教已經創制出戒律,以規範道民的行為。陸修靜認為學道當以戒律為先,道士如不受《老君一百八十戒》,其身無德無行,則非合格的道士。他提倡學道之人,應該內執戒律,外持威儀,依科避禁,遵承教令。

至唐代,道教的戒律已趨於成熟,有詳略不等的戒條供道士受修。條文簡略的戒律有:道民三戒,籙生五戒,祭酒八戒,想爾九戒,明真二十四戒等。

唐代出家的道士,可以依次受三戒、五戒、八戒、十戒,以致三百大戒。所謂“三戒”、“五戒”、“八戒”和“十戒”,多以三綱五常作為其主要內容,且略同於佛教之戒律。

三戒、五戒、八戒與十戒,修道之人不可不知的道教戒律!

三戒,又稱三皈戒,即皈依道、經、師三寶。初起心入道者,首先受三皈戒。

五戒,又稱為老君五戒,即殺戒、盜戒、淫戒、酒戒和妄語戒。道教認為老君五戒,旨在使人除五欲,修五德,持五戒,出五濁。

八戒,一者不得殺生以自活;二者不得淫慾以自悅;三者不得盜他物以自供給;四者不得妄語以為能;五者不得醉酒以恣意;六者不得雜臥高廣大床;七者不得普習香油以為華飾;八者不得耽著歌舞以作倡伎。

三戒、五戒、八戒與十戒,修道之人不可不知的道教戒律!

十戒,第一戒者,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當行陰德,廣濟群生;第二戒者,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行慈惠,以及昆蟲;第三戒者,不得淫邪敗真,穢垢靈氣,當守貞操,使無缺犯;第四戒者,不得敗人成功,離人骨肉,當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第五戒者,不得饞毀賢良,露才揚己,當稱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第六戒者,不得飲酒過度,食肉違禁,當調和氣性,專務清虛;第七戒者,不得探求無厭,積財不散,當行節儉,惠恤貧窮;第八戒者,不得交遊非賢,居處穢雜,當慕勝己,棲集清虛;第九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當盡節君親,推誠萬物;第十戒者,不得輕忽言笑,舉動非真,當持重寡詞,以道德為務。

三戒、五戒、八戒與十戒,修道之人不可不知的道教戒律!

道教戒律的主要內容,就其實質而言,不外乎揚善於止惡兩個方面。道教主張以清虛務道為人之第一要事。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也存在著倫理道德,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道德關係。其主旨可概括為八個字:尊重生命,保護環境。

道教戒律禁止殺害動物,認為一切血性之物,皆有靈性,即有道性,殺生是最為不可饒恕的行為。道教反對虐待動物,保護生命,救死扶傷,使得一切生命能夠終其天年,無有天傷。植物也是具有生命的靈性,人們不能亂砍濫伐,否則會遭到禍殃,就會下地獄,受吞鐵丸之苦。《老君說一百八十戒》說,不得燒野田草,不得妄伐樹木,不得妄摘草花,不得妄鑿地毀山川,不得竭水澤,不得以汙穢之物投井中,不得塞池井。

三戒、五戒、八戒與十戒,修道之人不可不知的道教戒律!

為了使這一套道德規範體系能夠更加有力的推行和實施,道教採取了很多現實的方法,比如功過格的使用。功過格是人們把自己每天做的善事和惡事記錄下來,然後根據數量的多少,看自己的積善行德的情況,以預期自己將來的回報。而且,在道教內部,對違反戒律的信徒,還有相應的懲罰措施。

道教戒律透過自身的理論教化和本教的信仰者積極地引導,欲使人們學善明善,期望整個社會能夠風俗淳美,道德高尚,是為勸善。因此道教的道德規範體系中,利他行善,既是信徒尋求宗教解脫的手段,也是實施道德教化的目的。

三戒、五戒、八戒與十戒,修道之人不可不知的道教戒律!

Tags:不得戒者戒律道教五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