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明朝故事之名人篇:一代梟雄陳友諒

由 歷史一直在身邊 發表于 藝術2021-12-08

簡介由於陳友諒有勇有謀,很快就得到了徐壽輝和丞相倪文俊的賞識與提拔

陳友諒在歷史上是什麼

明朝故事之名人篇:一代梟雄陳友諒

陳友諒雕像

上文說過,朱元璋真正強大的對手並不多,除了張士誠,另一個就是陳友諒。陳友諒和張士誠不同,這個人非常陰狠,用現在一句話說就是為了達到目的,他可以六親不認,想想都可怕。

其實當初朱元璋在應天的時候,張士誠和陳友諒都是他認為需要除掉的對手,本來他也打算進攻陳友諒先,但奈何張士誠一直主動向他挑戰。朱元璋沒辦法只得先和張士誠過過招。所以在擊退張士誠的進攻,順道搶了他的常州,寧國等地後就撤軍回來對付陳友諒了,可見朱元璋把陳友諒當成了真正的強大對手。

好了,先來介紹下陳友諒的基本資訊。陳友諒,湖北沔陽人,生於1320年,原姓謝,幹過文書工作,應該有點文化。當起義軍統帥徐壽輝帶領部隊經過他們那裡的時候,陳友諒就投入了徐壽輝的部隊。

由於陳友諒有勇有謀,很快就得到了徐壽輝和丞相倪文俊的賞識與提拔。從表面看陳友諒在歷史上雖說是一個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內心很強大的那麼一個人,但筆者認為可能恰恰相反,其實他內心是非常自卑的。他出生在一個以打魚為生的家庭裡,從小他身上就散發一股魚腥味,導致周圍人都看不起他。儘管後來他從事了一份文書的工作,但在戰亂年代,讀書能有什麼出息。這就導致他想要擺脫低人一等的生活就必須要有強大的權利與威嚴,如果要得到這一切就必須要狠。

陳友諒第一次把狠毒的一面獻給了他的師傅-丞相倪文俊。倪文俊不甘一直屈居於徐壽輝之下,圖謀叛變,篡權奪位,但被人識破。被逼無奈的他只得逃離漢陽投奔陳友諒。因為倪文俊一直很賞識陳友諒,並且對他有提拔之功,稱他為陳友諒的師傅也不為過,所以倪文俊深信這個學生不會對他怎麼樣。

然後陳友諒用好酒好菜招待倪文俊一番之後,問了他一句“趙普勝他們怎麼樣了(徐壽輝手下四大金剛之一)”。倪文俊沒有防備之心,就說他也不知道他們怎麼樣了,但不用管,只要我們聯手必定可以打敗他們。就是這句話,第二天陳友諒就把倪文俊的人頭送給了徐壽輝。很明顯,陳友諒知道他此時還不能離開徐壽輝的陣營,更不能得罪於他,反而要對他投其所好對自己才有益。

果然,陳友諒的表現讓徐壽輝大喜,遂封他為第一重臣。

雖然已是位極人臣了,但陳友諒並不滿足於此,他常常覺得徐壽輝就是個廢物,天天高高在上的樣子讓他十分厭惡。

此後不久陳友諒用計成功離間了徐壽輝手下的四大金剛,讓徐壽輝成了個光棍司令,兵權也就順其自然的歸陳友諒支配了。即便如此,陳友諒依然沒有放過徐壽輝。公元1360年,陳友諒率領大軍攻打朱元璋之前,在一個寺廟裡約見徐壽輝,並在那裡結束了徐壽輝的一生。

陳友諒和朱元璋的交鋒次數頗多,但像前文所說,一個戰將要想在歷史上留下一筆,不是靠交鋒的次數多,而是需要一場令人心潮澎湃的大戰。

陳友諒和朱元璋留給歷史的那場戰役正是讓無數人刻骨銘心的鄱陽湖之戰。鄱陽湖之戰無論是從兵的數量和戰爭的裝備上來說,朱元璋都是以卵擊石,毫無勝算的戰爭。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懸殊相差很大的一場戰事最後竟然是以朱元璋完勝而收場。

此戰以後陳友諒就一蹶不振,後退數十里尋求突圍,但朱元璋是不會放他走的。就在陳友諒想從湖口突圍撤退時一支冷箭射向了他的腦門,一代梟雄就這樣謝幕了!

對於陳友諒的評價雖然很多歷史學者各說不一,但筆者認為陳友諒有一點是值得歷史肯定的,那就是他一直敢作敢為,並且始終堅持如一的抗元。相比張士誠,甚至朱元璋都產生過降元的想法,可見陳友諒在這方面也算一個真正的漢子。

Tags:陳友諒徐壽輝倪文俊朱元璋張士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