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春節漫話“中國平衡膳食模式”

由 新民晚報 發表于 農業2023-01-24

簡介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各地經濟、物產不同,人民文化、習慣各異,“吃什麼、怎樣吃”眾口難調,無法作出統一規定,不過專家們研究了各地民眾的飲食情況,卻是發現了我國各地各有千秋:在主食方面,北方地區的民眾以全穀類食品為主,不僅限於米麵,還包括了

部門主管是什麼

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營養互補有益健康。

春節漫話“中國平衡膳食模式”

民以食為天。如今有東西吃,至少在我們中國是不成問題的了。吃的目的是生存,但生存還需要有質量,因此對飲食就有了要求:首先是要求“好吃”,要研究的只是烹調之技。所幸中國的烹調世界一流,在“有東西吃”之後,我國民眾確實較他國民眾多享了口福。不過,人是理性的動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飲食與健康的關係越來越多地受到了重視。國外一些營養學研究者提出了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生酮飲食等等,令人眼花繚亂、莫衷一是。

吃什麼和怎樣吃,不能脫離經濟、物產、文化、習慣空談。我國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以及相關學術團體多年來關注此事,釋出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還不斷根據實際情況加以修訂。最近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確提出了一個“中國平衡膳食模式”、或稱“東方膳食模式”的說法。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各地經濟、物產不同,人民文化、習慣各異,“吃什麼、怎樣吃”眾口難調,無法作出統一規定,不過專家們研究了各地民眾的飲食情況,卻是發現了我國各地各有千秋:在主食方面,北方地區的民眾以全穀類食品為主,不僅限於米麵,還包括了各種雜豆、雜糧、薯類食物,營養互補有益健康。副食方面大豆製品在北方盛行,為北方民眾提供了良好的營養支援。而南方地區、尤其是沿海省市的民眾多食蔬菜、水果、蛋禽、魚蝦,而且品種繁多,交替食用,營養結構更趨合理。烹調方面,江南地區多用植物油,而且豆油、菜油、花生油等等不拘一格,多常換用,較為合理。人們口味也較為清淡,鹽的攝入較少。在烹調方法上,江、浙、滬一帶民眾較少用煎炸、燒烤,而多涼拌、清蒸之類,閩粵之民則擅煲湯,烹呼叫油相對較少,有利於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的預防;而且這些地區之居民每日烹飪之菜餚力求新鮮,小碗、小碟,量少而品種多,固然煩瑣些,但營養豐富,亦是優點。

國人之飲食,南方北方各有所長,而今提出之“中國平衡膳食模式”既包括了北方地區攝入全谷、雜豆和薯類的優點,又將東南沿海地區飲食中多樣化的蔬菜和水果以及豐富的蛋禽及水產品的優點納入其中,並加入了近年來鼓勵攝入乳製品和減少油鹽攝入的意見。相信如果能夠遵照這種健康的膳食模式,並結合適當的運動,將能有利於降低肥胖、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風險,有利於健康長壽。

問題在於要改變人們的飲食習慣並非易事。故欲推進健康的飲食模式首先還是應該從健康教育入手,告訴民眾怎樣才是健康的飲食,人是理性的動物,必先讓人明其理,方能令人行其道。

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使人們的飲食更多地趨向社會化。餐飲行業包括食物預製品加工行業必將會有更多的發展。社會的監督管理層面應致力於促進此類行業從只重口味,到口味與健康並重的轉變;商品的宣傳亦應該從只介紹美味到介紹美味與健康並重。

若能持之以恆、堅持不懈,“中國平衡膳食模式”必將使中華飲食文明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輝,國人之幸也。(楊秉輝)

Tags:飲食膳食民眾健康烹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