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探秘舜帝葬身地之謎:我認為應在桂北全州縣境的皇華嶺

由 探秘桂北 發表于 旅遊2021-09-14

簡介為了提高本縣的知名度,故將本地的一座山,改名為九疑而已,說舜帝安葬於此舜帝南巡到了今日的全州,全州縣境內遊覽許多地方

桂林祝聖寺收門票嗎

舜帝生活在約公元前2128年─公元前2025年。姚姓,有虞氏族、名重華,字都君,諡號舜。是中國上古時代父系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首領。關於舜的出生地說法不一,對於這個問題,先秦兩漢以來一直存在爭議。春秋以前關於舜帝的出生地都沒有記載,到了戰國以後才逐步有了舜帝資料的記載(戰國時代從公元前475年至221年)。這時候舜帝已逝約1653年─約1550年。在這一千多年期間裡沒有文字記載,只靠民間傳說。

探秘舜帝葬身地之謎:我認為應在桂北全州縣境的皇華嶺

全州人塑的舜帝像

最早記載舜帝出生地的是《孟子》:舜生於諸馮,東夷之人也。司馬遷則說:舜、冀州人也。司馬遷(西漢史學家約145年─約公元前135年)正是孟子與司馬遷對舜帝的出生地的不同說法,導致了後世對舜帝出生地無休止的爭論。孟子所說舜帝是“東夷之人”,舜帝的出生地在山東菏澤河南濮陽一帶。司馬遷則說舜帝是冀州人,舜帝出生地是現在的山西南部的安邑,即今天的山西省的運城。舜帝的出生地爭論不休,無法認定,也導致了舜帝死後安葬之地更是眾說紛紜,模稜兩可了!

探秘舜帝葬身地之謎:我認為應在桂北全州縣境的皇華嶺

皇華嶺山上的湖泊

舜帝安葬何處?《孟子》舜帝卒於鳴條山,即現在的山西永運城,相傳舜踐帝位三十九年,勵精圖治,以德治國、為後世敬重,舜帝卒於鳴條。舜帝陵就位於鳴條崗上鹽湖區北部的曲馬村。今日的舜帝陵景區總佔地1778畝。分舜帝大道、舜帝廣場,舜帝公園。深感後人對舜帝的尊崇。

《山海經:海內經》說: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疑山(九嶷山),舜帝之所葬,在長沙郡零陵界中。《竹書》說鳴條有蒼梧之山,帝崩遂葬焉,蒼梧山自古有之,決不可能是地處北國山西的運城安邑的鳴條山。現在湖南的寧遠縣也修建舜帝陵園。一代明君兩處葬地,誰真誰假,有誰可鑑別真假乎?

從歷史可以看出,舜帝不是葬在山西運城的鳴條山,也不是葬在湖南寧遠縣的九嶷山。而是葬在全州縣境內的皇華嶺(現名黃花嶺 )。從中國曆上可以論證這一觀點:秦始皇在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滅六國,統一了華夏大地。結束了春秋戰國時代,在華夏大地上建立了統一的秦朝帝國。在全國實施郡縣制。於今天的全州縣地置零陵縣,治所在今日全州縣的鳳凰鎮,屬湖南長沙郡管轄。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全州縣境內的東北部又置洮陽縣,當時全州縣境內並存零陵、洮陽兩縣,同年又置零陵郡。郡治駐地在零陵縣內。從歷史上看,今日全州縣的前身─零陵縣從(公元前221年)至隋開皇九年。在中國歷史的版圖上存在了589年之久。

湖南省的寧遠縣在地理位置上看,寧遠縣位於湖南南部,萌渚嶺北麓,南有九疑山,北倚陽明山。寧遠縣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該縣屬楚國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贏政統一華夏,在全國建立郡縣制,寧遠縣、新田縣、嘉禾縣、藍山縣,江華縣,道縣。

今寧遠境內設有舂陵、泠道(以後改為營道、泠道)二縣和舂陵侯國。現在湖南的零陵,漢代曾稱泉陵。從漢建武年間零陵治所從今日全州的鳳凰移至泉陵,泉陵改為零陵郡。轄今日全州的前身─零陵縣。就在漢建武年間,現在湖南寧遠縣的前身─舂陵、(營道、泠道)二縣才歸零陵郡管轄。從兩縣的歷史上論證: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史記·五帝本記》三苗作亂,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

司馬遷寫《史記·五帝本紀》是西漢朝代。而郡縣制的劃分,他是當代人,是清楚的。所以說舜帝不是葬在湖南的寧遠,因漢代的寧遠叫舂陵(營道》縣和舂陵侯國,不是叫零陵縣。司馬遷是西漢的史學家,說舜帝南巡,崩於蒼梧之野,是零陵縣。今日全州縣就是司馬遷記載的零陵縣。他所著的舜。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指的就是今日的全州縣境內,舜帝所葬之地,而非寧遠也!

零陵縣的名稱不是郡縣制的一個簡單名字,而是有紀念意義的名詞。秦贏政秦始皇在秦二十六年統一華夏,實現郡縣制,成為中華民族的千古一帝。他為了紀念古代明君─舜帝。把舜帝所葬之地命名為零陵縣。其含義深遠,又有紀念意義。從漢字的解釋來說:零就是等於很近,是我們常說的零距離。陵,就是墳墓。陵墓是指帝王將相的墳墓才能稱呼陵。如皇陵、中山陵等。零陵縣的真正含義就是舜帝陵所在之地而命名的郡縣,告訴後人舜帝就葬在零陵縣境內(今日的全州縣境內)。叫後人不要忘記這位舜禪讓禹。如果舜帝安葬在今日的寧遠,當時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應該寫舜,崩於蒼梧之野,葬於舂陵或營道了。由此可見,司馬遷所著《史記·五帝本紀》說舜崩於蒼梧之野,葬九嶷。不是湖南的舂陵,舜帝葬在零陵縣(今日的全州縣)境內,此事無可非議!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他的記述中,他沒有到過湖南和廣西。在文章的前面已經敘述過。他只聽說嶺南地區山高林密風景秀麗。因三苗作亂,舜帝不帶兵馬,只帶隨從,舜帝以德服人,平息三苗之亂。舜帝在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與廣西桂林市全州交界的舜皇山上停留過,舜皇山的原名叫紅雲山。因舜帝住過而命名為舜皇山,。舜皇山位於越城嶺山脈的腹地。後人為了紀念這位上古明君。在山上還建立了舜皇廟,地址在永州市東安縣大廟口鎮,與邵陽市的新寧縣之間。南方入口距東安縣三十公里,主峰海拔1882。4米,為湘南第一峰。史籍記載舜南巡駐蹕之處。相傳舜皇南巡到此,聽到流水潺潺流水。鳥語花香,見群峰踵踵,便流連忘返。舜帝在舜皇山上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爾後舜帝離開舜皇山,繼續南巡。全州縣境內還留下有很多舜帝南巡的遺址。由此可見,舜帝南巡沒有到過湖南的寧遠縣,如果舜帝南巡往寧遠方向,應該從瀟水而上,舜帝又怎麼能在舜皇山逗留呢?

探秘舜帝葬身地之謎:我認為應在桂北全州縣境的皇華嶺

皇華嶺視野開闊

舜帝巡南崩於蒼梧之野的說法是正確的,在遠古時代,沒有郡縣制,山高林密,風景秀麗的廣西大地總稱為蒼梧之野。司馬遷說:舜帝葬於江南九疑。從漢字解釋上來說:九是最大的數字,疑:是猜測、猜想,懷疑。他說葬於江南九疑,按詞義上來說就是葬在江南蒼梧,不知道是那一座大山之中?所以名曰九疑。湖南寧遠的名人抓住這點,大做文章。為了提高本縣的知名度,故將本地的一座山,改名為九疑而已,說舜帝安葬於此

舜帝南巡到了今日的全州,全州縣境內遊覽許多地方。相傳舜帝遊覽過都龐嶺,今日的都龐嶺山脈皇華嶺上有一座橋子嶺,其貌像似一頂橋子。相傳舜乘輿到此,見山上煙波浩渺,群峰桑嶂,翠桑層巒,梧鳳之鳴。都龐嶺風景秀麗,山以云為衣,雲以山為體。到處是潺潺流水,鳥語花香,豐富的水源形成了白水漸瀑布,從萬山叢中脫穎而出,清靈聖潔泉水形成了巨大的水簾,飛流直下,玉珠飛濺!震耳欲聾。都龐嶺與越城山遙相呼應,在皇華嶺上看,山下湘江向東奔流而去!氣勢壯觀,往東看:瀟湘大地盡收眼底。往西看群山起伏,成萬馬奔騰之象。

舜帝見此景此情流連忘返。想自己百年之後安葬於此。舜當時年事已高,在全州地域巡查中,崩於全州之野,長眠于都龐嶺上。因舜帝長眠於此,人們將原來的山嶺改為皇華嶺(皇化嶺,後來叫成花黃花嶺,皇華嶺和黃花嶺的口語發音是一樣的),其一,是紀念舜帝安葬之地。其二、舜帝名重華其意是舜帝重華葬於皇華嶺。舜帝之墓到現在有4000多年的歷史。該墓所在地還需要時間尋找。

探秘舜帝葬身地之謎:我認為應在桂北全州縣境的皇華嶺

皇華嶺上觀湘江

舜帝死後,舜帝的兩位妻子娥皇、女英從都城前往江南,朔湘江而上,奔至蒼梧(今日的全州縣境內)聞舜帝已故。娥皇、女英以身殉夫,雙雙投入湘江而亡。在漢初平元年(190年)蒼梧人民為紀念娥皇、女英二妃,在今日全州的三江口,即李家山三角洲修建了二妃廟。至今有 1829年的歷史了。廟內建唐代枊宗元《二妃廟碑》和《諷虞嬪詩並序》。北宋古文化運動的先驅、殿中侍御史柳開曾在廣西全州任上考證:古書今俗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在全州的殉夫地叫沅湘並建二妃廟。如果舜帝沒有死在全州境內,二妃怎麼跑到全州來殉夫呢?全國有幾處二妃廟。都建在唐代以後。他們幾乎都是為地方作秀,搞文化炒作,提高本地的知名度而已。在漢代建立的二妃廟,除了現在全州縣李家山的二妃廟以外,在全國沒有其他地方建二妃廟了。

探秘舜帝葬身地之謎:我認為應在桂北全州縣境的皇華嶺

二妃廟遺址

舜帝即既然葬於全州縣境內,為什麼沒有像山西的運城,湖南的寧遠那樣大興土木,不惜重金修建舜帝陵園呢?在這裡我們只要翻開歷史就可以知道原因在那裡:廣西在秦朝屬嶺南,歷史上說是南蠻之地。漢文化的發源地在中原地區,今日的河南,山西、河北、陝西、江蘇一帶。我們廣西的漢文化都是由中原地區傳入,比較晚,漢文化相對落後。昔日的零陵縣(今日的全州縣)除了三國時代蜀漢相蔣琬以外,在秦、漢、隋、唐、宋朝代中沒有出過文學泰斗。對秦、漢的歷史沒有人去研究。不懂得用名人和古代遺蹟,來提高本地的知名度和推動本區域的經濟發展。對名人文化的影響和推動力認識不足,才造成舜帝本來葬在全州縣境內,被別人說葬在別處的事端就發生了。

蔣作艮

2019年9月28日

桂林祝聖寺有個萬佛巖,佛象多得驚人,一大美景!居然不要門票

一位紅色志願講解員的心聲,看了真令人感動!為她與她的群體點贊

全州武舉第一村武功將軍故居遭損毀,他聞訊乘飛機趕回設法保護

Tags:舜帝全州縣蒼梧全州陵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