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舜帝葬於全州而為何東漢的文人將舜帝葬地註釋到寧遠?

由 探索發現訪談 發表于 旅遊2023-01-31

簡介這個歷史結論是說零陵得名於舜葬九疑山,零陵地名最早出現在今廣西全州,其原因就是零陵縣內(今全州縣地)有九疑山,舜帝就葬在零陵縣境內(今全州縣地)的九疑山

舜葬於何處

編者按:

唐文德老先生的這篇《舜帝葬於全州而為何東漢的文人將舜帝葬地註釋到寧遠?》的文章,幫人們解開了在東漢之前的文獻記載舜葬在全州,而在東漢之後的文獻記載舜葬在寧遠的原因——原來寧遠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高祖發祥地,劉秀在其高祖的發祥地寧遠大修舜廟。東漢文人便附合說舜葬寧遠九嶷山而將舜帝葬地從全州九疑山嫁接到了寧遠九嶷山。

舜帝葬於全州而為何東漢的文人將舜帝葬地註釋到寧遠?

全州湘源文化公園的舜帝像

作者:唐文德

舜葬九疑是為零陵。西漢以前的文獻古籍《山海經》、《史記》記載舜帝葬地方位在全州九疑山,秦始皇為紀念舜葬全州九疑山而在全州縣地設立了零陵縣。

先秦古籍《山海經》將舜帝葬地定位在全州九疑山,且與全州方誌記載的舜帝葬於全州西北山地中的九疑山的方位是完全一致的。

《全州志》記載在全州西北山地的越城嶺支脈之上有九疑山

。九疑山因舜葬九疑而名。九疑山的發端地在九龍歸位的天子嶺。這座

九疑山從大西江鎮的天子嶺發端,西向延伸到資源縣境內,東南向延伸到龍水、才灣、紹水、鹹水等五鎮境內,是一條綿長的山脈。

《全州志》又載:“《書》(注:尚書):五月南巡至於南嶽。《家語》(注:《孔子家語》):

嗣帝五十載,陟方死於蒼梧之野,而

葬焉

。《山海經》《禮記》皆雲。然(後)太史公謂:

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全州地故零陵地。

”《全州志》上寫明瞭

全州在古時候之所以叫零陵,為零陵地,是因為舜帝“而葬焉”,原來是舜帝南巡崩於蒼梧之野的全州,而葬在了全州的九疑山。

《山海經》這根定海神又將舜帝葬定位在全州九疑山。

《大荒南經》載:“

赤水之東,有蒼梧之野,舜

與叔均之

所葬

也。”而清代嘉慶年間的《全州志》卷之首·圖(第9頁)的西延地圖就根據全州西延扶夷苗地仍保留著先秦時期的

“赤水”這個原始河名

,將流經赤坨、赤水洞的

夫夷水標註為“赤水”

。這條

赤水的東面就是蒼梧之野的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二者也完全一致。

《海內經》載:“

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

。”《廣西通志》《永州市志》《全州縣誌》都記載

秦始皇在秦代的今全州縣地設立了零陵縣,為長沙郡轄縣

。而在全州九疑山的北面有界牌的地名,這個界牌是古零陵縣全州與秦漢時期武岡縣(今新寧縣)的分界線;在全州九疑山的東面有全州文山,這條文山山脈是古零陵縣和古洮陽縣的天然分界線。恰巧

全州的這座九疑山就在全州的界牌和全州文山之內,也與“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的描述完全吻合。

《海內東經》載:“

湘水出舜葬東南陬

。西環之。入洞庭下。”(注:陬,山的角落)而

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的東南就是湘水發源的海洋山,

發源於今廣西興安縣境內海洋山的湘水向外流出,正好流經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的東南角。湘水的上游在古湘源地區,是

沿湘水的發源地海洋山西環而流的

。湘水最後往下流入洞庭湖。

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與“湘水出舜葬東南陬”所描述的方位相互吻合。

而秦始皇為紀念舜帝葬於全州九疑山,又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今全州縣地設立了秦縣建制零陵縣。縣治在今全州縣城西南78裡處

。秦始皇還曾南望古零陵縣今全州境內的九疑山方位遙祭了舜帝

(《史記秦始皇本紀》)。

司馬遷論定了舜帝葬地在全州九疑山。

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了舜帝葬於全州這段歷史:

舜帝“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

司馬遷是治學嚴謹的史學家,他為撰寫《史記·五帝本紀》,“窺九疑,浮於沅湘”,親臨全州九疑山做了實地考察,並

根據西漢的前朝秦代的秦始皇為紀念舜帝葬於全州九疑山,而在今全州縣地設定秦縣建制零陵縣的歷史,而鄭重地作出了這個歷史結論

這個

歷史結論是說零陵得名於舜葬九疑山,零陵地名最早出現在今廣西全州,其原因就是零陵縣內(今全州縣地)有九疑山,舜帝就葬在零陵縣境內(今全州縣地)的九疑山。

自此,舜帝與九疑、零陵便融為一體。

但東漢的文人卻將舜帝葬地九疑山註釋到了寧遠。

最先寫九疑山在營道的是東漢史學家班固,

他在《漢書·地理志》(上)中說:“營道,九疑山在南。”

而後有關舜帝葬地在零陵營道或馮乘縣即

寧遠縣的九嶷山是東漢以後的學者在給歷史文獻所作的註釋說明。

最早作注的是

東漢學者應劭

,隨後有

三國荊州從事文穎

三國曹魏陳郡丞如淳

,他們都給《漢書·武帝紀》所載的漢武帝於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至於盛唐,望祀虞舜於九疑”的歷史事件作了注。

應劭注:“舜葬蒼梧。九嶷,山名,今在零陵營道。”文穎注:“九嶷山半在蒼梧,半在零陵。”如淳注:“舜葬九嶷。九嶷在蒼梧馮乘縣。故或曰舜葬蒼梧也。”

兩晉時期的文學家

郭璞分別給《山海經·大荒南經》和《山海經·海內經》記載的舜帝葬地九疑山作了注。

他在給《山海經·大荒南經》:“赤水之東,有蒼梧之野,舜與叔均之所葬也。”這樣作注。

郭璞注云:

“叔均,商均也。

舜巡狩,死於蒼梧而葬之

,商均因留,死亦葬焉。基在今九疑之中。”他在給《山海經·海內經》記載的“南方有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這樣作注。

郭璞注云:“山今在零陵營道縣南。其中九谿皆相似,故云九嶷。古者總名為蒼梧也。”

南北朝北魏晚期的

酈道元

在其《水經注·湘水注》說:“營水出營陽泠道縣南山,西流經九疑山下,蟠基蒼梧之下,峰秀數郡之間,羅巖九舉,各導一溪。岫壑負阻,異嶺同勢,

遊者疑焉。故曰九疑山。大舜窆其陽

,商均葬其陰。”

南朝宋時期的

裴駰

在其《史記集解》引《皇覽》曰:“

舜冢在零陵營浦縣。其山九溪皆相似,故曰九疑。

《集解》引皇覽說:

“舜冢在零陵營浦縣,其山九溪相似,故曰九疑山。”

為什麼東漢的文人要將舜帝葬地九疑山註釋到了寧遠呢?

呂朝暉先生在《舜帝最早紀念地在全州》一文中考證:

原來

寧遠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高祖發祥地

劉秀

將零陵郡郡治從全州遷到了永州〈泉陵),並

在其高祖的發祥地寧遠大修舜廟。

東漢文人便附合說舜葬寧遠九嶷山了

。寧遠九嶷山舜廟考古發現也證實九嶷山第一個舜廟是玉琯巖舜廟,且建於東漢。

這樣也就解開了舜葬地東漢前後不同之謎,讓人們明白了在東漢之前的文獻記載舜葬在全州,而在東漢之後的文獻記載舜葬在寧遠的原因——

原來是東漢後的文人將舜帝葬地從全州九疑山嫁接到了寧遠九嶷山。

Tags:全州九疑山舜帝零陵蒼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