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你生命中最值得拼死守護的究竟是什麼?

由 高飛在行動 發表于 運動2023-01-01

簡介絕大多數人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局面,除了客觀原因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低估了學習任何一項技能所需要的重複練習次數

笨拙的拼音是什麼樣的

你生命中最值得拼死守護的究竟是什麼?

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人(例如我),由於時代背景的原因,大多數人都沒有在小時候養成興趣愛好,更別說琴、棋、書、畫這樣的技能了。結果就是,我們絕大多數人沒有精通任何一項技能。技能就是一個人的裝備,每多一件裝備,人就強大一些,所作所為就會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

絕大多數人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局面,除了客觀原因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低估了學習任何一項技能所需要的重複練習次數。

重複,是從笨拙達到熟練的唯一通路。

著名心理學家艾利克森研究發現,不論在什麼行業或領域,提高技能與能力的最有效方法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則,他將這種能用方法命名為“刻意練習”。刻意練習並不是簡單地重複N次,而是在方法論的指導下,科學地重複練習。

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計算機已經開始迅速普及,每個大學生幾乎人手一臺。大學時期有一項學分要求就是五筆輸入法打字必須達標120字/分鐘。對於我這種打拼音都很慢且從未接觸過五筆的小白,可想而知難度有多大。從背字根表,到學習拆解漢字,再用鍵盤組合敲字,這個過程用了至少一個月時間。突然某一天,我發現自己竟然可以在打字時,能夠很熟練地背誦字根表拆字。那段時間,每次打字的時候我都刻意提醒自己不要用拼音,只用五筆輸入法。一個學期的日常練習,終於在期末的時候完成每分鐘120個字的輸入標準。如今,用五筆輸入法打字很熟練,但字根表的內容已經很模糊,甚至完全背不出來。字根表已經深深烙在了我的大腦深處,五筆輸入法打字技能已經與我融為一體,就好像長在手指上一樣。

任何工具都一樣,一旦我們能夠熟練使用,它都會被大腦“內化”成身體的一部分。

還有一件讓我記憶比較深刻的事情。在大三的時候,暑假放假回家去考駕照。那時候還沒有電子監控裝置,全是人工。每天三五個學員共享一臺手動檔教練車,練習考試科目。那時,對我來說最難的環節就是倒車入庫。練習的時候,每次都會壓線,很難順利過關。所幸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駕照順利拿到手。從參加工作自己開車已有十年的駕齡了,現在倒車入庫幾乎是一次完成。回想考駕照和剛開始開車時的笨拙,到如今的熟練,都是因為重複的次數夠多。在這個過程中,方向盤就好像長在自己的手上,剎車、油門、離合就好像長在左右腳上,完全是一體的。

大腦神經元關聯透過重複建成並固化,從而產生了這個神奇的現象——“工具的內化”。

當然,為什麼絕大多數人至今沒有一技一長?除了低估重複必要次數之外,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使人們半途而廢:低估任務的複雜程度。

任何一項真正有意義的技能,基本上都是很多子技能的集合;

大多數技能若單獨拿出來,作用並不大,需要與其他某個或多個技能配合使用,才能“效果驚人”。

以寫作為例。想要熟練掌握寫作技能,還需要熟練掌握包括觀察、思考、表達、溝通、理解他人等多項子技能。以畫素描為例。只有把畫直線、畫正圓、畫橢圓練到熟練,才能隨手畫出任何幾何圖形。真正困難的不是如何掌握某個單項技能,而是如何在掌握多項技能的同時把它們配合起來使用。

為什麼大多數人無論學什麼都一樣,很快就放棄了。其實,就是因為他們重複的次數太少了,他們從來沒有真正掌握,更別提熟練、精通任何一項技能。他們從來不知道技能的綜合複雜性,永遠無法在神經元之間建立強關聯,更沒機會體驗那種“內化”的神奇效果。所以,是否“心存希望”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素。

“至少習得(熟練、精通)一項技能“,其實是所有的人在任何技能習得(熟練、精通)道路上的起點,也是他們能夠到達終點的根本——有經驗,所以有能力、有資格“心存希望”。

你現在終於明白你生命中最值得拼死守護的究竟是什麼了吧?那就是希望。它代表著你整個生命的意義,你有責任守護它。並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去改變,而是因為改變才看見了希望。

所謂希望,就是一個人相信自己的明天會因為今天的努力而變得更好。

你要清楚地知道,明天不會自動變好,而是因為你今天用正確的方式做出行動,用正確的方式做了正確的事情,所以明天才會變得更好。

Tags:技能熟練練習五筆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