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精選閱讀】《大德的智慧》:本自清淨什麼意思一切終點都是起點!

由 知修學舍 發表于 人文2021-06-16

簡介行正而安是說人不偏離自我志向,才會心安理得

本自清淨什麼意思

明明德的秘訣·下篇

一切終點都是起點!!!

當下即止,可以使自己始終合於終極目標之止,這相當於化始為終,是不偏不離的心法;過程之止,則相當於服從於終極目標的階段性目標,它由當下止而來。一個人能在前、中、後三個環節,以覺知“知止”矯正心念、行為,就能很大機率地達成自我使命、完成終極目標。順其自然的定力就更加強大,志、處事不悔、處變不驚、自然定而不自亂,則泰山崩於前怎會改色?但“定”並非刻意為之,它的前提是不偏不離三“知止”,更是從三“知止”中磨練出來的能力。

為什麼我們說佛家之“定”等同於大學的“定靜安”,“定”的真實含義是什麼?究竟該如何強化自我定力呢?這正是本篇要講解的重點。

明明德的秘訣·下篇

“定”字演變

3.4 “定”字之演變與真實含義

我們可以看到甲骨文的定,是由「宀」、「正」構成的。從宀,表示“居屋而安”;從正,是說“行正而安”。兩者相合,即平安穩定的意思。

什麼叫“居屋而安”呢?

大家是否還記得《三隻小豬》的故事?在人們的文明演化中,也是由穴居到定居的。就連今天我們也能聽到這句話:你在哪定居啊?現代社會,人沒房子就沒安全感,房子是人們的剛需,也是炒房客的理論依據。至今仍有不少人把房子視為“終極目標”吧?當然這只是外在的、物質層面的“終極目標”,但它等同於我們前面所說的結果之止,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外在的、物質的,而後者結果之止則是內在的、精神的。為什麼有人住很好的房子、開很好的車子仍然安定不了自己呢?其本質就是內外不統一、物質與精神不同步。所以,今天我們更進一步地把後者視為個人志向,能實現自我志向,就是天命所歸。

人無志會怎樣呢?跟沒房子、到處租房子住是一樣的。哪裡有錢就去哪,什麼掙錢多就幹什麼;這樣奔波不定的生活狀態怎麼會安定呢?身體不會安定、內心更不會安定。即便是賺到了更多的錢,他還會產生更大的慾望,換更大的房子、換更好的車子、甚至有的人連媳婦都換。更有甚者,連爹都換,比如三國演義裡,殺義父投董卓的第一猛將呂布。這可真是大才小志的典型。由此可見,先安外、在安內的順序是不會使我們身心安定的;這也驗證了人無志是不可能安的。

什麼叫“行正而安”呢?

“行”有兩個意思,一是指行為,二是指行得正的作風,“正”即不偏。行正而安是說人不偏離自我志向,才會心安理得。有人會說,我的志向就是掙錢、掙很多錢。世界上最賺錢的三大行業是什麼?毒品、軍火、石油。真有人就這麼幹的。但是其結果怎樣,不說大家也能猜到。而他們所謂的志向根本就是一己私慾而已,為了賺更多錢而製毒、販毒,置他人生命於不顧。志向是什麼?它從個人出發,以生養助益更多人為根本。所以,行正,更是行於正道。對於個人如此,對於企業也是這樣。三鹿奶粉的墮落不就是因為從“生養”更多人到“毒害”更多人嘛!再比如聚美優品,它是以品質圈粉的,最後恰恰因為“假冒偽劣”而倒,這不得不說是個諷刺。如今企業的企業使命正是企業之志向,偏離了它,禍雖未至福已遠。對於一家企業而言,企業家是內、這家企業是外;企業使命是外、企業家的使命及志向是內。皮之不

,毛將焉附?創業者與其讓諮詢公司策劃企業文化、企業使命,倒不如捫心自問!!!

明明德的秘訣·下篇

靜能生智,定能生慧

3.5 佛家之定與儒家之定

關於戒定慧,唐朝時期,佛家六祖慧能在《壇經》中說到: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可見,一心不亂就是定。因此,生活中因為別人的褒貶而興奮或者憤怒不是定,不是定;兩眼一閉不看亂世、兩耳一塞不聽雜音、阻塞口鼻不沾葷腥,也不是定。真正的定是什麼?是如臨深淵而絲毫不懼、如履薄冰而如如不動,是“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的氣概,也是“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的從容。真正的定是維持內心平靜的能力,它之所以不被外物影響、不被煩惱牽引;正是因為它先內後外、重內輕外的構建方式。所以,佛家之定,定在心靜如水,心無雜念、心神合一。

和出世的佛家不同,儒家強調入世。因此,儒家表述“定”的方式和佛家略有不同。大學說:“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參照前文,這個邏輯是這樣的:知止是定的前提,知止而得到的定,只是初步的定。

舉個例子,路過一個十字路口,當紅燈亮起時,能“知止”的人會立馬停住不動;個別還在低頭看手機的人卻還在走,他不知道紅燈要停嗎?很顯然,他知道的。為什麼沒停?表面上看,“止”不住的是手機對他的“誘惑”;實際上是由於他知而不止。這種不自控、不自主的情形,是不是和“明明知道很多大道理,卻還過不好這一生”是一樣一樣的?是ta們對自己的放任和縱容嗎?不完全是,真實的原因是人根本就不是“人”,不過是被認知、習性塑造的“產物”。為什麼諸葛亮能屢屢破曹?因為,諸葛亮能夠洞察曹操的習性-多疑,並利用曹操的習性來“操控”曹操。為什麼諸葛亮敗於司馬懿?因為,司馬懿足夠自明、深知自性,更在於他能在關鍵時候“止”得住。

明明德的秘訣·下篇

司馬懿穿了女裝·反向操控諸葛亮

止得住就是初步的定。身居高位的公務員遇到“紅燈”止不住,就會跌下去;普通人遇到“紅燈”止不住,輕則受傷、重則殞命。人真正的敵人是誰?不在外,而在內。征服自性,遠比征服外界更重要。

怎麼才能強化這種定力呢?

並不是,看到“紅燈”身體站那不動就夠了,還在於能穩得住。說到這可能有的人就不明白了,我難道還站不穩嗎?正常人都站得穩,但不存在正常人在不正常的情況下還能站得穩。比如,有人趕時間、發現是紅燈後只是稍作停頓,看到四下沒車就想要闖一下;還有人,看到馬路中間不知道誰掉的百元大鈔,一時忍不住就想上去撿。再比如,有的人打坐、閉上眼睛反而心裡更亂的。這都是定力不足的緣故。像司馬懿能及時止住火氣,沒讓情緒失控,進而反思到這是諸葛亮的“激將法”,反而沒有絲毫怒氣了,繼而將計就計的、坦然穿上女人衣服,這不得不算是有很好的定力了。司馬懿是如何做到的呢?不正是心不妄動嘛!喜怒哀樂這四種情緒的確很美妙,但它們也是讓人躁動的要因。

想要更進一步強化定力,就需要“靜”。這個“靜”可不是某個女孩的名字。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道德經也說: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歸根曰靜,是謂覆命。假如說“定、靜、安”的定,是身定的話,靜則是更深一層的心定。為啥遇事會走來走去的、不就是心亂如麻了嘛。身定必然是由心靜而來的。心靜不下來是什麼原因?清靜經中說,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遷之;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可見,心靜不下來的原因之一就在於被外界的人、事、物所牽引,這還怎麼能安得住呢?回過頭來,身體必然會走來走去的。在儒家看來,安得住才算定。身定心靜自安然,守得清淨慧自生。這便是佛、儒兩家異口同聲地“定”了。

3.6 慮、得與“慧”

為什麼會被外物牽引?心不靜的內因是什麼?就在於被那些躁動的慾望所引誘。反過來說,心要靜得下來,必須排除那些由躁動的慾望而產生的雜念。這個排除雜念的過程就是大學所說的“慮”(即今之慮,這是推行簡化字之前的寫法)。我們經常聽到某些淨水器的廣告語說經過幾層幾層的過濾,也是同樣的道理。讓我們回顧下孟子所說的“大人”: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

這裡的“思則得之”正是“慮而後能得”。能得到什麼呢?對於淨水器而言,得到的是純淨的水;對於人來說得到的則是純正的自性天命。《六祖壇經》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效能生萬法。自性就是“慧”的本體。

最後,我們用一個例子來回顧“知止七步法”。假如,我們口渴、想要泡茶喝,在我們旁邊的酒架上放著一個空杯子,我們把它拿下來清洗下,放進去點茶葉,再把裝有茶葉的杯子放在桌子上,最後倒些開水,幾分鐘後就可以喝了。在整個過程中,口渴是知覺(內知);喝茶是(目標之止)止;拿杯子、洗杯子是“持戒”(洗掉灰塵即清洗宿業,也即外知止);把裝有茶葉的杯子放在桌子上是“定”,杯子能被放穩就是“靜”,沖水進去而不歪斜亂晃是“安”(佛言定);等到茶葉不再上下翻騰就是“慮”(翻騰的茶葉相當於人隨時、隨地、隨緣而起的雜念,熱水相當於躁動的慾望),幾分鐘後可以喝了就是“得”(自性得到滿足即佛所說慧)。

明明德的秘訣·下篇

3.7 近道

如上所說,知止七步法不是那躺在紙上的21個字,也不是盡心翻譯的幾句話,而是每天都要做的功課。文法指導行法,行法帶動應法。這才是學能致用的邏輯,真正的學以致用一定包含三個維度的協調共進,三者缺一不可。為什麼那些讀死書的書呆子會成為呆子而不能學以致用呢?就是他們連第一關(文法)都沒過,這難道全是“八股文”的責任嗎?學習也好、工作也罷,迷惑於表象而對本質一竅不通,是行不通的。

為什麼?

後文“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說得很清楚。想要這篇大學成為成就自我的助力,而不是包袱,就必須要三個維度協調共進。物本末、事終始、知先後,不也是三個維度嗎?知先後即修文法、化文法為致知,其成就的至高位是立言,即張載所說的“為往聖繼絕學”。事終始即修應法、化應法為治世,其成就至高位在立功,即張載所說“為萬世開太平”。物本末即修行法、化行法為正身,其成就至高位在立德,即張載所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物是什麼?

物指意、心、身、家、國、天下。其中,天下以國為本,國以家為本,家以身為本,身以心為本,心以意為本。

事指什麼?

是說誠、正、修、齊、治、平。其終始為:能誠意是起點,能平天下是終點,心能正、身能修、齊能家、國能治則是階段性目標。外界評價一個人成就有多大,就在於他的一生止於那個階段,越往後、個人成就越大。

知是什麼?

即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先後順序。下附做標記的後文,大家多讀幾遍、感受下: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

治其國,欲治其國者,

齊其家,欲齊其家者,

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誠其意,欲誠其意者,

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

知至,知至而

意誠,意誠而

心正,心正而

身修,身修而

家齊,家齊而

國治,國治而

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

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

知之至

也。

Tags:自性知止志向而後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