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一碗肥腸賊多的湯糊糊,為啥要叫炒肝?

由 吃貨研究所 發表于 美食2021-06-13

簡介天興居炒肝店 圖《東城瑰寶》插圖會仙居自從發明了炒肝,買賣越來越好,當時民間歇後語有一句“會仙居的炒肝,沒早沒晚”,就表現出會仙居生意之好

天興居炒肝有幾家店

一碗肥腸賊多的湯糊糊,為啥要叫炒肝?

吃貨研究所專欄 第 86 期

“我這吃的可講究,早上炒肝,中午燉吊子,晚上滷煮!”聽過郭德綱相聲的朋友,想必對這一段並不陌生。北京俚語俏皮話裡還有一句:“炒肝兒碗,耳朵眼兒,兩嘬一吸溜甭刷碗。”這炒肝到底是什麼呀?為啥還是吸溜著吃的?

名字叫“炒肝”,卻不是炒出來的?

說是叫炒肝兒,但是第一次見的人都會奇怪,這一碗勾芡的湯糊,裡邊還有好多燴腸子,

既沒有炒,肝又不多,為什麼不叫燴腸子而叫炒肝呢?

這還得從“炒”字說起。一說,炒肝的炒字源於滿語 “colambi”,是濃汁熬煮的意思,一些民俗學者,比如灜生老先生在著作中都採用了這個說法。但是《康熙字典》裡面對炒的解釋有一條是:“《集韻》熬也”,《集韻》是中國宋代編纂的按照漢字字音分韻編排的書籍,可見

在古語中,“炒”就有水煮的含義

。一道

北京小吃“炒紅果”的炒也是這個含義

。而古語中,使用油的烹飪方式一般使用“煼”【chǎo】這個字來表示。

一碗肥腸賊多的湯糊糊,為啥要叫炒肝?

並不是炒出來的炒肝 圖:china。org。cn

至於炒肝裡為啥腸子比肝還多,有一種說法是以前北京市場上,腸子賤而肝貴,同樣的價錢,

叫炒肝就顯得更超值一些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市面上正相反,腸子貴而肝賤。

炒肝原是下酒菜

《燕都小食品雜詠》中,有首竹枝詞:“

稀濃汁裡煮肥腸,交易公平論塊嘗。諺語流傳豬八戒,一聲過市炒肝香

。”炒肝這食物,是清末北京前門外鮮魚口的一間名叫“會仙居”的飯館研製出來並製作出售的。

一碗肥腸賊多的湯糊糊,為啥要叫炒肝?

炒肝 圖:info。tujia。com

會仙居是劉永奎於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開辦的。最初是劉永奎夫妻二人經營的小酒攤,因為生意不錯,兩人忙不過來,劉永奎就將兄弟劉喜貴叫來幫忙。隨著生意越來越好,小酒攤在鮮魚口路南搬進了鋪面,字號就取了會仙居。

一碗肥腸賊多的湯糊糊,為啥要叫炒肝?

清末時期的前門大街 圖《東城瑰寶》插圖

後來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劉永奎病逝,會仙居就由劉喜貴經營。劉喜貴為了擴充買賣,將自己兩個做過飯館學徒的兒子叫來,自此會仙居賣起了白水雜碎。有人考證,這白水雜碎,就是炒肝的前身。白水雜碎是用豬腸、豬肝、豬心、豬肺這類下水為原料,經洗淨後,豬腸切寸段,豬肝切片,豬心切丁,豬肺切條,佐以花椒、大料、小茴香等香料熬製而成。

一碗肥腸賊多的湯糊糊,為啥要叫炒肝?

製作炒肝前先切原料 圖《東城瑰寶》插圖

會仙居添了白水雜碎、醬肉、燒餅和火燒以後,生意更好了

。這時有人看會仙居的生意好,也仿照他們做白水雜碎。劉喜貴和他的兩個兒子,為了爭取客戶,就在白水雜碎的基礎上改良,只用豬腸和豬肝燴制,湯汁勾芡,最後做出來了炒肝。

一碗肥腸賊多的湯糊糊,為啥要叫炒肝?

一碗炒肝 圖:gtxsp。com

天興居的炒肝,後來者居上

說到炒肝,就不能不說另外一家專賣炒肝的店:“天興居”。民國22年(公元1933年),

遠香飯館掌灶師付洪瑞和天橋賣大餅的沙永福在會仙居對面合夥租了鋪面,開設天興居

。這會仙居是炒肝的發明者,在鮮魚口路南,而天興居則是炒肝的發展者,在鮮魚口路北。

一碗肥腸賊多的湯糊糊,為啥要叫炒肝?

天興居炒肝店 圖《東城瑰寶》插圖

會仙居自從發明了炒肝,買賣越來越好,當時民間歇後語有一句“

會仙居的炒肝,沒早沒晚

”,就表現出會仙居生意之好。鮮魚口好幾家二葷鋪也學著做,但還是一直都沒競爭過會仙居。後來,會仙居由劉喜貴的幾個孫子經營,但是因為家庭內部的矛盾,導致經營越來越差,到後來甚至連招牌的炒肝質量都保證不了,導致許多老主顧不再光顧會仙居。

一碗肥腸賊多的湯糊糊,為啥要叫炒肝?

天興居新址 圖《東城瑰寶》插圖

天興居瞅準了機會,改進了炒肝的製作方法:設專人洗腸子,還去掉腸頭腸尾,以保證乾淨肥美;豬肝則選用肝尖部位,讓肝的口感更嫩;佐料也更新了,用上等好醬油代替黃醬,

用剛問世不久的“味之素”(其實就是味精)代替口蘑湯

,澱粉質量也不馬虎,買進來之前必須先衝一碗檢視,是不是透亮的。並且天興居改良了經營手段:

設雅座、僱女招待,裝電話

,用肝、腸下腳料做成菜廉價出售。經過種種的改良,天興居的生意超過了會仙居。

一碗肥腸賊多的湯糊糊,為啥要叫炒肝?

天興居牌匾 圖:zh。wikipedia。org 作者:用心閣

1956年公司合營,會仙居、天興居兩家合併。因天興居房屋多,店堂寬廣明亮,用天興居字號,由原天興居掌櫃沙永福後代沙德亮任經理。合併後,開始時用兩家名字,新牌匾“公私合營會仙居、天興居飯館”。到了1958年重新裝修後,改用橫匾才去掉會仙居只用天興居的。直到2000年初,鮮魚口地區老城區改造拆遷,天興居老店也被拆除。後來,在鮮魚口地區街道改造完畢,天興居重新開業,繼續經營炒肝。

一碗肥腸賊多的湯糊糊,為啥要叫炒肝?

天興居 拍攝:二豬

看饞了,去哪兒吃?

有幾家名氣比較大的炒肝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試試。

天興居

天興居現在貌似好幾個分店,總店還是在鮮魚口,要論譜系,天興居算炒肝的正根兒。如果是前門大街大柵欄觀光路過的朋友,可以進去看看。

姚記炒肝店

總店在鼓樓,印象裡是1989年開張的店,算來也是快30年的“老店”了。後來聽說美國的總統來他家吃飯,貌似現在生意好得很,

號稱“北姚記,南天興”,不過這個說法我是剛聽說的

一碗肥腸賊多的湯糊糊,為啥要叫炒肝?

姚記炒肝鼓樓店 圖:blog。sina。com。cn 美食小記

炒肝趙

炒肝趙也是有好幾家,據說都是本家的後人開的,我只去過其中兩家,沙子口店和武勝路店。沙子口店的炒肝,我認為是本文中提到的幾家店裡,最穩定的,腸和肝的口感都還行,湯也能喝出香味兒來,不像有的店,齁兒鹹。包子也算還行。

一碗肥腸賊多的湯糊糊,為啥要叫炒肝?

炒肝趙家的炒肝和包子 拍攝:二豬

參考資料:

《老北京與滿族》愛新覺羅·灜生,學苑出版社2008年6月

《雅舍談吃》梁實秋,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

《閭巷話蔬食》李春芳、樊國忠,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12月

《北京的商業街和老字號》王永斌,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2月

《老北京的風俗》常人春,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6月

《話說前門》王永斌,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6月

《春明敘舊》胡玉遠,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10月

所長說

作為一個老北京,所長就喜歡吃大腿根到肚臍眼之間的東西

本文來自果殼網

如需轉載,請聯絡sns@guokr。com

Tags:炒肝仙居天興鮮魚雜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