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藝術2022-12-31

簡介齊白石 《花卉蔬果冊 》區域性 紙本設色 冊頁(十二開) 27x34cmx12 1955年 榮寶齋提供一向不宴賓客的齊白石竟然破天荒地請張大千吃飯,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甚至有人撰文,標題為《齊白石請張大千吃飯——據說這是驚人的記錄》

齊白石有題名老人白石嗎

原創 來自 雅昌藝術網

作者丨李家麗 編輯丨李童

他們是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的扛鼎之士,是中國藝術拍賣場上的寵兒,他們因藝術風格上並駕齊驅而被並稱“南張北齊”,他們便是張大千和齊白石。

2022年是龍美術館成立十週年,也是榮寶齋創設三百五十週年。9月2日至10月16日,龍美術館聯合榮寶齋,各自遴選張大千、齊白石的精品力作50件(組)舉辦“南張北齊——張大千齊白石書畫藝術特展”。展覽將在上海首展,揭開龍美術館十週年慶典展覽的序幕,之後將巡展至北京,共同推動京滬兩城的文化藝術交流。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這是一場被藝術從業者笑稱為“價值幾十億的展覽”,龍美術館創始人劉益謙也稱“有一些作品我從來沒有展過”,其重磅程度可想而知。作為近現代頗具代表性的兩位書畫大家,張大千和齊白石曾多次發起並參與北平畫展,在數十年後的今天,二人作品再次於滬上合璧,也使得這場展覽除了觀賞兩座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的“大山”外,多了一層回望歷史中藝術巨擘交往的情感含義。

南張北齊

是惺惺相惜還是泛泛之交?

張大千和齊白石相差35歲,前者生於1899年,後者生於1864年。因此,從年齡上看,張大千都是名副其實的晚輩。這兩位同樣生於20世紀的國畫大家的交際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張大千的恩師曾熙是齊白石的好友,而齊白石的門生於非闇則是張大千在北京畫壇的重要推手。

儘管二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今天人們也習慣將其稱為“南張北齊”,但當我們將視野聚焦在20世紀畫壇時會發現,二人的關係並不像人們理所當然認為的那樣和睦,反而顯得有些破朔迷離。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左:齊白石 右:張大千

張大千與齊白石的交情是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的,直到50年代張大千前往異國他鄉時,仍有往來。

可以說,張大千對齊白石是有仰慕之情的。或者更準確地說,我們從張大千在公開場合中對齊白石的評價中可以推定,張大千是敬佩齊白石的。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展覽現場 攝影:shaunley

張大千曾在多個場合表達對齊白石的讚賞之情,他曾對弟子說:“我不如齊白石先生,齊老先生的花卉草蟲,種類畫得比我多。。。”;他也曾公開表示:“吳昌碩與齊白石兩家的畫,若一定要比較問誰的更好,則我回答是齊的更好”;他對好友陳巨來也表達過對齊白石藝術的認同,稱自己“對八大、石濤、白石、悲鴻都十分推崇,常常為了收集名畫不惜重金。一個人只要有了自己的面目,就令人佩服了”。

在於非闇晚年所作《懷張大千》中也提到:“大千每次來京,必獨自出資請吃川菜的齊白石老師”;《張大千傳》中也記述,三十年代大千以北平“八大樓”之一春華樓為基地組建的“轉轉會”中,參加的12人中就有齊白石。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展覽現場 攝影:shaunley

抗戰前夕,日本計劃在東京舉辦汛太平洋文物博覽會,由宋明軒在中國境內徵集名家書畫。宋明軒委託張大千代為徵集,而齊白石的作品自然也在被徵之列。齊白石畫好三張,但對張大千說“左看右看總是覺得不順意,我看還是不要拿到外國去獻醜吧”。張大千知道其中必有緣由,在反覆追問下,齊白石才透露是不想讓“毛頭小子”審查自己的畫,而張大千也爽然地答應決不經“毛頭小子”之手審查。在定價環節,張大千還將齊白石定下的“每張百金”改為“以千元定價”。齊白石大喜過望,邀請張大千去酒樓午餐。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齊白石 《花卉蔬果冊 》區域性 紙本設色 冊頁(十二開) 27x34cmx12 1955年 榮寶齋提供

一向不宴賓客的齊白石竟然破天荒地請張大千吃飯,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甚至有人撰文,標題為《齊白石請張大千吃飯——據說這是驚人的記錄》。在張大千僑居印度期間,齊白石去信張大千,內附兩幅畫,託張大千代為售賣,每幅只要50美金。張大千看到信後大為傷感,思索再三,自掏腰包給齊白石寄去數百美元,謊稱是齊白石鬻畫所得。齊白石因此事對張大千很感激。此外,齊白石也曾多次讚揚張大千的繪畫,如“一筆一畫,無不意在筆先,神與古會”等。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齊白石 《花卉工蟲冊》區域性 紙本設色 冊頁(十開) 33x26。5cmx10 榮寶齋提供

但在齊白石的心中,真的和張大千交好嗎?

齊白石性情爽快,愛恨分明,他有記日記的習慣,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齊白石總愛記上一筆。與王纘緒交惡,他再三在日記中提到,甚至記恨到要將王纘緒的名字抹去的地步。在自述中,他詳細記述了經朱京生介紹的一位 “自命科榜的名士”,“不僅看不起我的出身,背地裡罵我粗野,詩也不通,簡直是一無可取,一錢不值”。儘管事情過去很久,他也會在一天的日記中僅僅寫上“此人不成體面”。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張大千 臨趙孟《 書畫冊》區域性 紙本水墨 冊頁(二十二開)

36。5x23。5cmx22 1940年 榮寶齋提供

就是這樣一位愛“記仇”的人民藝術家,在日記中卻很難找到張大千的記載,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那麼,有沒有可能,齊白石對張大千的種種事蹟和讚揚,是因為張大千是一個可以幫助他賣畫的人?而齊白石請張大千吃飯,也是出於其抬高自己畫作價金?

張大千

從摹古到創新

張大千一生的畫風大致可分三個階段:第一是遍學五代以下名家,畫風清新俊逸的時期。第二是上追唐代風格,是大千藝術道路上最重要的轉折期。第三是開創潑墨潑彩畫風時期。從40年代遠赴敦煌開始,在敦煌潛修近三年的時間,張大千深受唐代壁畫啟迪,形成精麗雄奇的面目。

尤其是他的潑彩作品,幾乎成為每場中國藝術拍賣場現當代專場中的領銜之作。據雅昌藝術網拍賣市場分析,張大千上拍成交數量達16738件,總成交額達218。22億,單價成交額更是迭創天價,堪稱現代畫家中成交億元作品最多的畫家。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張大千 《紅拂女》 設色灑金箋 125×75cm 1944年 私人收藏 龍美術館提供

這幅創作於1944年的《紅拂女》,是張大千展現自己已完全深刻掌握唐代仕女畫風,又能融古出新的傑作。在敦煌臨摹以前,大千學習宋代以下的仕女畫;敦煌之後的十餘年間,他才達到一生創作仕女畫的最高峰。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紅拂女區域性

張大千透過正面出場和左右對稱的形式,暗示紅拂女爽朗、果斷的性格;又讓傾斜的上身和彎曲的長裙連成修長的弧線,衝破對稱構圖的呆板,同時烘托出女性優美的姿態。張大千是個京劇的戲迷,常自京劇表演中得到啟發,紅拂女因此有著類似京劇花旦在舞臺上亮相的身段。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紅拂女區域性

除人物面容、精神、性情以外,畫家對服飾的花紋與色彩、畫面裝潢的形式也多有著墨。敦煌稽古將張大千對華美、精緻的理解推進到了唐人的層次,正因如此,《紅拂女》有著初唐秀骨豐肌、優雅自信的女性形象;並且身上的服裝款式、花紋色彩,也無一處不根據唐代畫作,絕不憑空捏造,也不任意省略。《紅拂女》從最初的構思到最後的上色,每個階段都是千錘百煉的過程,大千以《紅拂女》來證明他對敦煌技藝的掌握。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張大千 《江堤晚景》 紙本設色 187。5×120cm,1946年 私人收藏 龍美術館提供

1945年,張大千急赴故都,就為蒐購於戰亂期間流散於民間的古代字畫,其中尤其讓他魂牽夢繞的就是南唐畫家董源的《江堤晚景》,終於在1946年將此畫購入。大千極其鍾愛這幅畫,可謂其古畫收藏中最具重要意義的一件,也是對大千盛年創作影響最大的一件。大千一直隨身攜帶這件董源的《江堤晚景》,即使在他倉促間返回成都,攜家小離開大陸之際,這件作品也是他行囊中的主要寶物。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江堤晚景區域性

大千在購得董源的《江堤晚景》的同年春月,即在昆明湖上依原臨摹一幅《江堤晚景》,即為本作。大千在畫作中自題“南唐北苑副使董源江堤晚景大風堂臨本”,並長題訴及與這幅董源的前後淵源。雖曰臨本,然整幅青綠設色,鮮麗潤澤,皴法、水法、樹法、人物、鞍馬皆從董源化出而又自出機杼,雍容壯闊,綠波粼粼,一片春風駘蕩。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江堤晚景區域性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張大千 《靈巖山色圖》 絹本設色 95×265cm 1981年 私人收藏,龍美術館提供

此作寫於1981年,時大千已八十三歲高齡,居住在臺北外雙溪摩耶精舍中。雖然已入耄耋之年,畫家仍然在為將在臺灣及巴黎舉辦的展覽準備畫作,此一時期先後創作了一批極有分量的潑墨潑彩作品。靈巖山是大千遊歷祖國時所到之處,去國懷鄉,時在夢中。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張大千 《黃山八景冊》區域性 紙本設色 冊頁(八開) 31。3x36。5cmx8 榮寶齋提供

安徽黃山鍾靈毓秀,險峻雄奇,歷代畫家將黃山作為自己藝術創作靈感的源泉,並對黃山多有描繪。張大千深受石濤的影響,對黃山也情有獨鍾,曾多次登臨黃山,親身觀察黃山自然的奇詭譎變,領略黃山煙雲變幻之妙。

大千遊歷寫生,留下諸多精彩之作。本冊頁共八開,描繪黃山天門坎、文殊院、剪刀峰、慈光寺、紫雲庵、西海門、蓮花峰、始信峰等諸多勝景,大千曾讚歎“黃山無山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無奇不有”。此冊正體現出畫家筆下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黃山之美。

齊白石

人民藝術家之路

齊白石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豔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朴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其書工篆隸,取法於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

據雅昌藝術網拍賣市場分析,齊白石作品共上拍15601件,總成交額達185。66億。作為人民藝術家,在進入21世紀後,齊白石作品價格扶搖直上,成為了建國以來升幅最大的畫家,其中齊白石 1925年作《山水十二條屏》立軸 在2017年保利以天價9。315億元成交,創中國藝術品價格最高紀錄。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齊白石 《遺響白雲》 紙本設色 89×44cm,1918年 榮寶齋提供

這幅《遺響白雲》作於1918年齊白石五十六歲,由於家鄉兵亂更加嚴重,土匪明目張膽,搶劫綁架,齊白石帶著家人匿居在湘潭紫荊山下的親戚家躲避匪亂,並打算次年定居北京。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齊白石 《可惜無聲 花草工蟲冊》 紙本設色 冊頁(十三開) 29×23cm×13 1942年 私人收藏,龍美術館提供

此冊頁作於1942年,是齊白石藝術巔峰之作。作品每頁均以植物花卉和昆蟲搭配,荷花、稻穗、牽牛花、水仙等花卉恣意描繪,螳螂、蜻蜓、蟬、蜂等昆蟲穿插其中,整本冊頁動靜結合、工寫搭配。齊白石用率真的筆法和明麗的色彩,表現了大自然的一派生機,賦予大自然中最普通的花卉草蟲一種永恆的美感;畫家用天真童趣的心靈和奇特的想象力,譜寫出大自然的律動和一曲無聲的樂章。

此冊頁是榮寶齋20世紀70年代、80年代木板水印的母本,為齊白石工蟲花卉的經典代表作品,開開有兩隻工筆草蟲,同時蓋有白石老人自制的防偽鋼印,雖經歲月磨損,仍凹凸可辨。白石老人對此冊鍾愛有加,親筆為其題名為“可惜無聲”,意指畫中草蟲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其形態逼真無以復加,實不輸於真實世界的草蟲,只可惜無聲。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齊白石 《九秋風物圖》 紙本設色 30。3×170cm 1944年 榮寶齋提供

九秋指秋天、深秋,齊白石畫的九秋圖,少了一分秋天的蕭瑟,卻多了一分五彩紛呈的熱鬧,怡人秋色盡收眼底。

對於白石老人來說,秋是滿山的楓葉、湘潭遍開的金桂,是葉比花嬌的雁來紅、星塘裡映著天光的牛筋草;是寄萍堂下垂紅可愛的秋海棠、沾著露水風姿搖曳的秋菊秋草,也是菜畦裡飛舞跳動的秋蟲及樹枝上的知了。對晚年定居北京的白石老人來說,一張張明麗的九秋圖,畫的都是白石老人久客京華的思鄉之情,是畫家對故鄉的眷戀和最美好的回憶。

雅昌專稿|張大千、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

齊白石 《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 紙本水墨 266×100cm,264。5×65。8cm×2 1946年 私人收藏 龍美術館提供

齊白石代表作《松柏高立圖》繪雄鷹傲然立於蒼松之上。白石老人此畫創作於1945年抗戰勝利後,其時畫家86歲,正是齊白石藝術創作的成熟期。白石老人大筆如椽,以篆書之法寫松柏,雖金石之氣悍然,而松柏之形具然;又以寫實之筆繪鷹,星眸如電,片羽臨風,亦有寫意之神妙。至於用墨,濃淡乾枯溼五色具備,且鋪陳有序,錯落有致,更是妙在毫巔。以耄耋之年成就如此宏幅鉅製,白石老人藝術成就之高不得不讓人折服。

注:張大千與齊白石交往部分素材來自《齊白石“吾奴視一人”小考——兼論齊白石與張大千關係》,作者四川省博物院書畫館員張玉丹。

原標題:《雅昌專稿|張大千 齊白石在龍美術館首展!50件作品展出!多件作品首次亮相》

Tags:張大千齊白石大千紙本紅拂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