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⑥立秋涼風起,如何吃才養生?——“中醫中藥進萬家”養生保健知識推廣

由 九派健康 發表于 農業2021-12-08

簡介薤銀杏炒雞丁(2人量)食材:雞肉500克,白果200克,蛋清2個,蔥、鹽、糖、澱粉、植物油適量

風寒感冒咽炎吃什麼藥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7日訊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是秋令之始。每年當太陽到達黃經135°時,8月7日或8日為立秋。立秋標誌著季節轉換的開始。

暑去秋來,立秋過後,我國多數地區仍然暑氣未消,呈現高溫狀態,尤其是南方還是夏暑之氣象,因此在中醫理論下,將立秋起的日子稱為“長夏”。但晝熱夜涼的狀態日趨明顯。“一場秋雨一場寒”,立秋之後,隨著每一場降雨的來臨,溫度也逐漸下降。立秋既是一個時間點,也是一個時間段。中國傳統將立秋的十五日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形象的描繪了立秋之後,天漸涼的景象。

立秋在二十四節氣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早在《呂氏春秋·孟秋紀》就記載:“立秋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除了各類活動和儀式外,在飲食上人們也十分重視立秋,如“咬秋”“貼秋膘”等。

⑥立秋涼風起,如何吃才養生?——“中醫中藥進萬家”養生保健知識推廣

齊魯醫家黃元御《四聖心源·元滑苓甘散》中記載:“新秋變序,暑退涼生,肺府清爽,精力如初,不遇風寒,未嘗為病”,暑夏消退,秋涼漸生,隨著立秋的到來,暑熱、暑溼消退,肺腑氣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載:“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

夏之繁茂,秋當平之,秋令肅降,昭示豐收,人體亦順應節氣之變,當奉行養收之道。在中醫學中,按照五行劃分的規律,秋季與肺臟相對應。立秋是夏秋更替的節點,適交秋令,肺臟清肅之氣,與自然界節氣相適應。

⑥立秋涼風起,如何吃才養生?——“中醫中藥進萬家”養生保健知識推廣

立秋養生原則有哪些?

立秋之時,夏秋交替,暑氣未消,秋涼漸起物蘇氣升,人身肺臟清氣肅降,奉行養收之道,以順應節氣變化。如不加以養生調理,容易患上感冒、咳嗽、咽炎等肺系疾病,洩瀉、痢疾等胃腸疾病及鬱證等情志病證,一些本來就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病情也容易在秋季加重。

立秋的攝生要遵循時令特點,順時調攝奉行養收之道,應當眠睡有時,穿著有度,食飲有節,情志順暢。

立秋後作息規律應遵循“早臥早起”的原則,在晚上21點左右睡下,早晨5點左右起床。立秋後,秋涼漸起,切莫貪涼,夜晚開窗,當避免著涼。

“春捂秋凍”是民間一條保健諺語。立秋之後,氣溫逐漸下降,人體從夏季過渡到秋季,不要見冷就加衣太多。立秋之時氣溫並未完全降下來,常常出現高溫天氣,民間謂“秋老虎”,立秋陽氣減而未弱,陰氣生而未盛,不必過度穿著。

⑥立秋涼風起,如何吃才養生?——“中醫中藥進萬家”養生保健知識推廣

《千金食治》載:“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養肝氣”,確立秋季的飲食原則,少食辛辣之味,多吃酸味食物。立秋的飲食除遵循秋令“省辛增酸”的通則,還要慎食生冷,《壽世傳真·秋三月》“勿食生冷,以防痢疾”,從唐宋時起,有立秋之日服食赤小豆預防痢疾的風俗。立秋時節人身肺氣肅降,增加酸味食物,能夠收斂肺氣,減少辛味食物,恐辛味助金克木,令肝受病。經過了漫長夏季的消耗,要適當補益,“立秋到,貼秋膘”,食用適量肉類,增強體質。

立秋之後,氣候、物候發生變化,肅殺之氣,“悲秋”之情,鬱證多發,遵循“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原則,收斂情緒,平和處之。

立秋如何飲食養生?

穀類:小麥、糯米、燕麥、核桃、芡實、蓮子、赤小豆。

果類:梨、蘋果、甘蔗、石榴、葡萄、芒果、柚子、檸檬、香蕉。

菜類:冬瓜、藕、西紅柿、荸薺、茭白、蘿蔔、南瓜、小白菜、捲心菜。

肉類:豬肉、牛肉、雞肉。

其他:木耳、栗子、桂圓、蜂蜜、雞蛋、豆腐、百合。

⑥立秋涼風起,如何吃才養生?——“中醫中藥進萬家”養生保健知識推廣

適宜藥材(藥食同源)推薦

百合: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細葉百合的乾燥肉質鱗葉。味甘,性寒。歸心、肺經。功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

紅小豆:本品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乾燥成熟種子。味甘、酸,性平。歸心、小腸經。功效利水消腫,解毒排膿。

白果:本品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乾燥成熟種子。味甘、苦、澀,性平;有毒。歸肺、腎經。功效斂肺定喘,止帶縮尿。

龍眼肉:本品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假種皮。味甘,性溫。歸心、脾經,功效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蓮子: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的乾燥成熟種子。味甘、澀,性平。歸脾、腎、心經,功效補脾止瀉,止帶,益腎澀精,養心安神。山東境內各湖泊、水灣等均產。

⑥立秋涼風起,如何吃才養生?——“中醫中藥進萬家”養生保健知識推廣

苦杏仁: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亞杏、東北杏或杏的乾燥成熟種子。味苦,性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功效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山東境內各地均產。

阿膠:本品為馬科動物驢的乾燥皮或鮮皮經煎煮、濃縮製成的固體膠。味甘,性平。歸肺、肝、腎經。功效補血滋陰,潤燥,止血。山東省道地藥材,聊城、濟南等地均為其道地產區。

⑥立秋涼風起,如何吃才養生?——“中醫中藥進萬家”養生保健知識推廣

藥膳食療方推薦

1。百合杏仁枇杷粥(2人量)

食材:鴨梨1個,杏仁12克,百合、枇杷果各15g,粳米30g,蜂蜜適量。

做法:鴨梨、枇杷果去皮及核心,杏仁去心及外衣,搗碎。百合、洗淨。砂鍋中放入清水,加入糯米、杏仁、百合、枇杷果、鴨梨,大火開鍋,轉中火20分鐘左右。

功效點評:滋陰潤肺,降氣止咳。適用於肺燥咳嗽。

小貼士:若無鮮品百合,以幹百合,浸泡半小時後使用。

2。芡實藕粉羹(2人量)

食材:芡實30克,藕粉30克。

做法:芡實放入鍋中炒黃研粉,加藕粉拌勻,每次取混合粉30克,加適量冰糖,用水煮成糊。

功效點評:健脾止瀉。適用於秋令溼傷脾胃洩瀉者。

小貼士:可增加芡實、藕粉用量,混合製備點心服食。如加入去心蓮子效果更佳。

3。薤銀杏炒雞丁(2人量)

食材:雞肉500克,白果200克,蛋清2個,蔥、鹽、糖、澱粉、植物油適量。

做法:將雞肉切成1。2公分見方的小丁,放在碗內,加入蛋清、鹽、澱粉拌和上漿。白果去殼,下熱油鍋爆至六成熟撈出,剝去薄衣,洗淨待用。將炒鍋燒熱,放入植物油,待油燒至六成熟時,將雞丁下鍋用鍋鏟劃散,放入白果炒勻,熟後倒入漏勺內瀝油。原鍋加入少許油,放人蔥段開鍋,加入料酒、鹽、味精,倒入雞丁和白果,顛翻幾下,起鍋裝盤即成。

功效點評:降氣定喘,縮尿止帶。適用於咳嗽、哮喘,小便頻數及女子帶下。

小貼士:可以豬油代替植物油,潤肺滋陰效果更佳。

⑥立秋涼風起,如何吃才養生?——“中醫中藥進萬家”養生保健知識推廣

4。人參蓮子湯(2人量)

食材:白人參10g,蓮子15枚,冰糖30g。

做法:將白人參與去心蓮子肉置於碗內浸泡至透,再加入冰糖,隔水蒸1小時左右,人參可連用三次,第三次同人參一起吃完。

功效點評:補氣健脾,養心補腎,適用於氣虛脾弱,氣血生化不足者。

小貼士:氣陰兩虛者,也可以西洋參代替人參。

5。黃精煨肘子(2人量)

食材:豬肘750克,黃精20克,大棗15克,蔥、姜、鹽適量。

做法:黃精洗淨切薄片,用紗布裝上扎口,大棗洗淨去核。豬肘子刮、洗淨,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洗淨。姜、蔥拍碎,待用。砂鍋內加水,放入食材,大火燒開,轉小火2~3小時。

功效點評:滋補氣血,健脾和胃,適用於氣血虧虛者。

作者 姚鵬宇 來源 山東省老年病協會、山東省醫養健康產業協會中醫藥傳承創新聯盟

Tags:立秋功效百合本品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