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您知曉滄州文廟嗎?一篇散文和您分享滄州文廟的前世今生!

由 快意武垣 發表于 旅遊2023-01-24

簡介滄州文廟的功能已經不僅僅是建築的本身含義,他更成為了滄州文化的象徵,文化的載體,尊儒祭孔活動的歷史見證,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四月中旬適合去廈門嗎

作者:宋路軍

您知曉滄州文廟嗎?一篇散文和您分享滄州文廟的前世今生!

餘暉

一路東行,在風和日麗的午後,我和朋友一行三人驅車去滄州文廟。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奔波,再一次來到了這個神聖的地方,參觀瞻仰滄州僅存的明代樑架斗拱結構古建築。

天清氣朗,微風拂面,初春的太陽紅紅的,暖暖的,感覺那麼明淨,那麼溫和。滄州文廟始建於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文廟過去叫孔廟,是滄州人民專為祭祀孔子,寒窗苦讀學子求學的場所。後孔子被唐玄宗封為文宣王,人們習慣將孔廟改叫文廟。古樸的建築有規矩、有講究,有象徵、有寄託,雕樑畫棟、斗拱飛簷、高聳挺拔。

文廟保留著明代建築風格,坐北朝南,建築雄渾壯麗,古樸壯觀,共三個院落,一院落設東、西廂房,二院落設東廡、西廡,三院落設東、西廂房,中軸線上有戟門、大成殿、明倫堂三座大殿。時至今日,歷經600多年的戰火、兵燹、人毀的摧殘與洗劫,滄州文廟透過多次修繕和擴建,仍古樸悠然的矗立在一片繁華的鬧市中。

徘徊於文廟的街頭,四周商業繁榮,人頭攢動,車輛喧囂,文廟像一個飽經風霜的耄耋老者,保持著應有的堅強與自信,讓人置身其中便能找到一片寧靜、一絲寄託、一份希冀。望著聳立的殿頂、飛翹的簷首,內心感受到的是說不出的自由與放鬆、空靈與純淨……信步文廟,浮想聯翩。

600多年以前,滄州文廟應該是怎樣一番景象!也許是溝壑縱橫、芳草如茵、微波粼粼?滄州文廟緊挨京杭大運河,上接古都北京,下連天堂蘇杭,水路交通便利,當時應該是商賈雲集,店鋪林立,鱗次櫛比,人聲鼎沸,立於河畔,視粼粼水波,耳聽鳥鳴狗吠,目閱蝴蝶漫舞,腳踏青青草地,一派繁華勝景。南來北往的貨船、排筏在此“打尖”停靠,做好到北京蘇杭沿線城市的準備。古時立學必祀奉孔子,我們的祖先深知文化的重要,便尋思在這片土地上建起了文廟。文廟的特點是廟附於學,廟的位置或在學宮的前部,或偏於一側,滄州文廟建起來以後,當時一定是滄州周邊樞紐之地、人文薈萃之地,更應該是一段時期滄州的文化教育中心。惆悵、迷茫時,不知有多少慕名而來的滄州寒門學子到此頂禮膜拜,實現朝為寒門學子暮近天子賢臣的夢想!

滄州文廟是有靈性的,更是神聖的,因為孔子在老百姓心中是瞻仰和禮拜的聖人、賢人,是循循善誘的智者,他慈祥、淵博、謙恭、大度,締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無論對我們的社會形態還是思維方式,無論是倫理道德還是我們的行為準則都產生了深刻影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等等這些至理名言,這些儒學經典,一定透過滄州文廟在詮釋,在傳播,啟迪著我們滄州人的心智,規範著我們獅城人的言行。 1500年以來,滄州人在這片土地上開闢蠻荒,播種文明和智慧,留下了輝煌璀璨的歷史。滄州文廟,是獅城這個地方文氣的匯聚,展示著這滄州這個地方智慧的結晶。走進文廟便能吸納文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吸納一種精神的力量去創造新的文明。也許在若干年以後,我們的後人依然會從我們今天創造的文明中汲取一種力量。我們正是在如此薪火相傳中,走出了洞穴、走出了荒蠻、走向了海洋、走向了世界…… 時光荏苒,一代代傑出的滄州人用自己的才華詮釋著這方土地的靈性。他們像星星,輝映著人類文明的星空。滄州既是馳名中外的“武術之鄉”,又是文脈湯湯的“文潤之邦”,有悠久的歷史和燦若星河的人文史蹟。人才濟濟, 星光璀璨,創造了聲名遠播的武術、雜技、曲藝等代表性文化,更誕生了西周大將尹吉甫、獻王劉德、“金元四大名醫”劉完素、元代著名戲曲家“秋思之祖”馬致遠、元代狀元魏元禮、學宗漢儒博覽群書的《四庫全書》總纂修官紀曉嵐、“古學三家”之一語言學家苗夔、東閣大學士張之萬,晚清“四大名臣”張之洞,末代狀元劉春霖等一大批先賢名人,成為守望滄州歷史文脈的重要象徵。

一個多小時的參觀,內心感慨萬千。滄州文廟不僅是儒家文化的載體,更是印證了我們滄州的滄桑足跡!滄州文廟的功能已經不僅僅是建築的本身含義,他更成為了滄州文化的象徵,文化的載體,尊儒祭孔活動的歷史見證,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正如司馬遷對孔子的讚美一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現在的滄州是中國工筆畫之鄉,是全國雙擁模範城,是國家級園林城市,是好人之城,是詩經故里,是管道之都……文化、體育、經濟等事業異彩紛呈,為滄州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更為滄州的快速崛起提升了強勁的發展動力和後勁。我們生活在文廟的滄州人將更加自信、更加自豪!

許一個願給未來,希望滄州的明天更輝煌。

Tags:滄州文廟孔子設東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