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乳腺癌會不會找上你?增生會癌變嗎?跟邵志敏教授看門診|第醫線

由 趣觀天下 發表于 運動2023-01-01

簡介邵志敏教授介紹到,“升級”平臺的背景是乳腺癌患者需求的提升:在門診量和乳腺癌手術量年均增長超過15%、全國乳腺癌診療最大體量乳腺多學科團隊的背後,承載的是乳腺癌患者不斷增加的診療需求和信任,透過臨床研究平臺的整合與升級,減少患者等待,避免患

有幻覺是精神病嗎

乳腺癌會不會找上你?增生會癌變嗎?跟邵志敏教授看門診|第醫線

圖說:邵志敏專家門診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

今天是三八國際婦女節,作為女性健康的第一“殺手”,乳腺癌已是世界女性發病首位的癌症,令人聞之色變。但在乳腺疾病領域的絕對權威邵志敏教授看來,乳腺癌其實漸漸變成一種“慢性病”,可防可治。他和乳腺癌打交道近40年,作為名副其實的“婦女之友”,深知女性的痛苦。這些年來,他和團隊不斷突破,讓無數絕望中的女性重獲新生。

掛號的排這邊,看報告的排那邊

近日,記者走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外科主任、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的專家門診,穿過人海,場景只能用“盛況”兩字形容。因患者眾多,邵志敏也會親自出手,把圍觀家屬“請”出去,確保一人一診室,並溫馨提醒患者別落下東西。

邵志敏看門診,幾乎沒有坐下來過,他雙腿不停走動,大腦隨時切換,在年輕醫生的協助下同時處理兩組患者,他說這樣節約時間,看更多患者。先看病史,再到簾子後面檢查,給方案、建議等。

患者分兩隊,一隊是掛了號的;另一隊前幾天看門診並開單做檢查的。由於報告當天沒有出,邵志敏便和患者約好,這次不需掛號,他接診間隙插空解讀。他話不多,重點明確,絕不廢話。

患者排著隊,十分忐忑,像小學生拿試卷給老師批改。“沒什麼問題,半年後再來。”“你下午拿著我這張條子去找放療科。”“你最好馬上住院,可以先出去和家人商量一下、考慮一下。”所有人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當聽到“沒事”的時候,有人鬆一口氣,有的則像孩子一樣雀躍;當被“審判”有問題後,有人沮喪甚至落淚,邵志敏會放慢語速,耐心解釋,告訴她治療方案的選擇。邵志敏的眼睛就像攝像頭,盡收眼底,快速識別出有問題的患者。

“半天,一百多個患者,我只能做到這樣。下午還要去浦東院區的乳腺癌多學科門診,這部分患者必須看完。”作為業內知名的乳腺外科醫生,學生說他嚴格,同行說他專業,患者則說他是理性的“霸總”。看似高冷,但這位大專家總能讓患者不遠千里來找他,完全信任他。

乳腺癌治療,不一定要切乳房

2003年,在邵志敏的老師——復旦腫瘤醫院終身教授沈鎮宙教授的倡導下,乳腺癌患者康復俱樂部“妍康沙龍”成立,會長鬍織初的故事每個病友都聽過。她發現乳腺腫塊後第一時間來院治療,因為很早期,也並沒有化療,如今已康復16年了,還活躍在康復志願者隊伍當中。年輕患者王女士,因腫塊位置不好,保乳風險大,所以選擇了全乳切除,術後重建乳房。她熱愛工作,也愛跳舞和健身,作為一位“網紅”博主,傳遞了許多正能量。

乳腺癌會不會找上你?增生會癌變嗎?跟邵志敏教授看門診|第醫線

令邵志敏感受頗深的是,近幾十年來,乳腺癌治療手段突飛猛進,已經從“一刀切”,發展成了以外科治療為主,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甚至中西醫結合治療等綜合治療手段百花齊放的狀態。但原則依然是分期而治,分型而治。例如,早期的患者可以選擇先行手術治療後根據病理情況選擇後續全身輔助治療,晚期患者則以全身治療為主;三陽性患者可以化療、靶向、內分泌聯合;而最“毒”的三陰患者,則需要在化療的基礎上尋找新的治療靶點。總之,在規範治療的原則框架下,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不同,給最適合該患者的成套治療方案,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五年生存率,是衡量乳腺癌治療水平的重要指標。他不僅關注五年生存率,更注重十年生存率以及患者生活質量。2002年,上海市乳腺癌臨床醫學中心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專科的基礎上成立。這個集多個學科為一體的乳腺癌醫療與科研平臺,二十年來不斷髮展壯大、精益求精,逐漸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人群的臨床與科研體系,實現了與國際水平的對標和超越。

腫瘤醫院乳腺癌多學科團隊釋出的資料顯示,2021年乳腺外科的乳腺癌手術量超過8100例,在醫院治療的早期乳腺癌患者5年總生存率達到93。6%,相較於10年前提升了9。1%,10年總生存率達到82。6%,較10年前提升了16。3%;保乳手術患者複發率僅有3%。乳腺癌的診治水平齊肩發達國家水平。

儘管邵志敏由於患者數量極其龐大而只能選擇“流水線”問診,但他這些年來對患者的關懷不曾減少,始終在為妍康沙龍的乳腺癌患者身心康復提供專業支援。“對於乳腺癌患者來說,我們還要關注她的人生和家庭幸福。”

在腫瘤醫院做乳腺癌手術的患者有將近一半,在出院時是依然帶著曲線美的,她們做了保乳手術或乳房重建手術。這兩種手術並不影響乳腺癌的治療和預後,但保留乳房卻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多學科的緊密合作下,美和治療效果可以兼得。

乳腺癌會不會找上你?增生會癌變嗎?跟邵志敏教授看門診|第醫線

什麼情況下會得乳腺癌?自檢還不夠

近年來,邵志敏團隊制定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乳腺癌“復旦分型”和“復旦方案”,改寫了指南,引領治療發展方向。但對邵志敏來說,最初的想法很樸素——只是想為患者解決問題。這些患者帶著病痛和期盼,真實地出現在他面前,所以他很清醒地知道努力方向。

除了醫生的努力外,他認為女性最重要的還是要關注自己,為自己的健康負責。乳腺癌的發生與個體和環境因素有著直接的相關性。中老年女性、有家族史或者攜帶遺傳基因突變者,乳腺癌的發生風險相較其他人群明顯提高;不生育、不哺乳,早初潮、晚絕經,壓力大、睡眠差,不運動、人肥胖等因素都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不生小孩的事業型女性更要警惕乳腺癌發生。

“很多遺傳性的因素我們無法改善,因此需要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上下功夫。”邵志敏說,除了早婚早育,進行哺乳,加強運動,控制體重,避免長期的激素攝入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定期的乳腺體檢。有些女性認為只有摸到腫塊了才是乳腺癌,所以乳腺只要平時自檢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專業的乳腺外科醫生除了體格檢查之外還會建議相應的輔助檢查,才能確保乳腺病灶的及時檢出。

乳腺癌的檢查方法有很多,年輕女性一般推薦乳腺超聲+體檢,而40歲以上女性則推薦超聲聯合乳腺X線攝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超聲+鉬靶組合,可以檢出超過90%的乳腺異常病灶。必要時,醫生會建議乳腺核磁共振的檢查進一步協助診斷。其實,無意中摸到的乳腺腫塊,病灶有可能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了。因此只有乳腺自檢是不夠的。

很多年輕女性都有乳腺增生,擔心它會不會發展成癌。邵志敏表示,乳腺增生是一種生理過程,絕經前的女性每個月都會經歷乳腺增生,過程中可能產生生理性的增生結節,不用過度緊張。但是,在某些乳腺手術後的病理中偶然發現的乳腺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變,需要引起重視。

邵志敏說,乳腺癌提倡早期篩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旦發現乳腺的異常,早期透過規範的治療和隨訪,就能實現臨床治癒。“讓乳腺癌成為慢性病,也是我們腫瘤團隊想要實現的願望。”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相關連結】全國首個乳腺癌臨床研究一體化平臺升級啟用

乳腺癌患者出現復發轉移或是常規治療後疾病仍在進展,患者和家屬都不會輕言放棄。這時,臨床研究專案往往能給這批患者帶來新的治療可能和生存獲益。今天,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啟動的全國首個乳腺癌臨床研究一體化平臺,將所有乳腺癌臨床研究專案統一歸口、有序分配、全程管理,實現臨床研究全流程的閉環管理,患者也無需跑多個科室、找多位專家,便能獲得“一站式”臨床研究全流程服務,充分體驗“一站式入組、一杯茶等待”的臨床研究篩選入組過程。

該乳腺癌臨床研究“一體化”平臺,是全國首個針對乳腺癌臨床研究專案的集中化管理平臺,有效破解過去多頭分散管理存在的不足和弊端。邵志敏教授介紹到,“升級”平臺的背景是乳腺癌患者需求的提升:在門診量和乳腺癌手術量年均增長超過15%、全國乳腺癌診療最大體量乳腺多學科團隊的背後,承載的是乳腺癌患者不斷增加的診療需求和信任,透過臨床研究平臺的整合與升級,減少患者等待,避免患者繞彎,就醫體驗更加提升。

據悉,此次推出的“一體化”乳腺癌臨床研究平臺,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乳腺癌多學科團隊首席專家邵志敏教授領銜,組成了吳炅教授、胡夕春教授等多位多學科專家參與的臨床研究專家指導委員會,對所有在腫瘤醫院開展的乳腺癌臨床研究專案的設計、篩選、實施進行集中管理,將中心內的臨床研究統一篩選、有序分配、全程管理,打造臨床研究全流程閉環管理。

【來源:新民晚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Tags:乳腺癌患者乳腺邵志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