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站樁的姿勢是怎麼樣的,與百會穴有什麼關係?

由 張八零 發表于 運動2021-07-06

簡介二、動靜相應,開啟生死之大穴站住、站穩以後,就可以尋找百會穴了,以求頭頂百會、天人相應、內外相濟的效果

如何站樁初級

一、站樁姿勢:

1、雙腳平行,足尖向前,腳距與肩同寬。雙腳平行不可外八與內八。但是,由於每個人的身心柔軟程度不一樣,有的人身體僵硬,如果雙腳平行向前,就會很難受,以至於影響到如何站下去。

對於,這種情況,就沒有必要糾結外八與內八,先站住再說,等幾個月下去,站樁能持續下去,進入站樁狀態了,再進行糾正外八與內八的問題。

2 、腳部重心放在前腳掌,腳跟虛掩。這裡的問題很微妙,就是腳後跟猶如踩著一隻螞蟻,不能讓它跑掉,也不能踩死。或者腳後跟有一顆小釘子,不能踩下去,似踩非踩的狀態;公眾號關注:洗髓功熊貓

微微虛掩即可,但是,站樁的新手,在初始站樁不好掌握,會重心不穩,所以會前仰後合,沒關係,這都是過程,站的時間長了,重心自會穩健,這僅僅是正常的過程,無需焦慮。

但是腳部的重心是站樁的核心,這個問題不能變也不能改。不能改的目的和效果是:腳踩湧泉,通地合陰,頭頂百會,通天合陽內外相濟。

3、手心向內雙手抱球,高不過眉、低不過臍。

胸前抱球,十指微虛,雙肩放鬆,肩半圓,肘與手之間不可在一平面,肘與手大致呈V型,腋下內虛,似有一拳間距,不可夾腋,故腋半虛。

站樁新手會手臂痠痛或者脹痛,沒有關係,放下幾次,放鬆一下,再抬起來,再復位,都沒有關係,站樁不能僵化,自然、柔軟第一。

4、沉肩墜肘,雙手距胸一尺左右,微微收胸、不可挺腹,雙手相距2-3拳間距,頭正身直,面部放鬆,自然呼吸即可,微閉雙目,精神內視,切忌意守眉心,此為大忌。雙手間距與距胸沒有必須的格式,不要僵化,放鬆自然第一。

此時,思想念頭紛飛,沒有關係,讓他們紛飛,讓他們自由翱翔,如果你是修行者,透過學習佛法,他們就會越來越清晰,當你辯認他們不是你的時候,他們就脫落了,所以,他們不是你,這是修行的效果。

程度與境界到了就會妄念脫落,所站樁多年的行者,完成站樁築基之後,再去打坐就會日行萬里。

5、以腰為軸,腰部下沉,臀部略向下坐,似坐非坐,膝關節彎曲。初始站樁,僅僅如此即可,不要糾結高樁還是低樁,沒有意義。在這個基礎上,站住了、站穩了、站下去了,就是勝利。站樁新手不問高低,只求堅持。

6、關於站樁收功,站樁不需要任何的收功。站樁時間到了,雙手自然緩緩下垂,收身,雙腳緩慢併攏,自然靜立3分鐘即是收功,比較簡單。千萬不要模仿那些高深莫測的東西,否則反受其害。

7、站樁時間的掌控,第一次站樁,能站多久,就站多久。比如開始只能站10分鐘,那麼就從10分鐘開始循序漸進站樁,直至每次一小時,或者你認可的效果即可。站樁切勿貪多,欲速則不達。

並不是站樁時間越長越好,過猶而不及。

8、對於站樁新手,不要把站樁看得神秘,它就和太極拳一樣,甚至和休息一樣,不要謹小慎微,瞻前顧後,放開了心量大膽去站樁,不要想這裡不對了,或者那裡又不對了,站樁根本沒有那麼複雜。

隨著站樁的深入,只要重心的根基穩健了,這個時候,只要重心不變,以此不變應萬變,無有顧慮的動靜結合,才能恰到妙處。

站樁的姿勢是怎麼樣的,與百會穴有什麼關係?

二、動靜相應,開啟生死之大穴

站住、站穩以後,就可以尋找百會穴了,以求頭頂百會、天人相應、內外相濟的效果。這是站樁新手或者初始站樁,有效的快速祛病養生的通道。

那麼如何有效站樁,這是關鍵。

第一:在靜止中感覺九霄天穹垂下一根細繩,牽住了頭頂,去感覺,在靜止或微動去感覺,感覺到的地方就是百會穴。

第二:在微動或靜止中感覺頭頂有一碗水,不能讓這一碗水掉下來,找到這碗水或者這根繩子的時候,那裡就是百會,找到了這種感覺,就微微的搖動,就可以了。但是,這裡也需要注意,不是搖頭晃腦,千萬不要如此,靜止中微微去感覺,去尋找感覺。

感覺到了,就微微晃動它。一回生兩回熟,慢慢的就會找到。但是,重病者會比較緩慢。

靜站的同時,要靜靜地體會內在的氣血復甦,也就是“靜中找動”,但是因為身體僵硬,此時的效果不是很好;

但是,只要如此訓練下去,度過初級階段,站樁中期只會體會到“靜中覺動,動中感靜”的妙用,在這個階段,才能找到病灶。因此站樁初期需要耐心,功到自然成。

所以,這個階段不要感覺病灶,離找到病灶還有很長得距離,找到病灶卻是融解病根的起點。

三:百會朝天,通天合陽、內外相濟、天人相應

為什麼尋找百會穴,而不是其他的穴位?

1、因為,百會穴為三陽五會之所。

百會與手足少陽、足太陽、足厥陰和督脈五條經脈相交會,歸屬督脈,故稱三陽五會。

“三陽五會——五之為言百也”,意為百脈於此交會。百脈之會,百病所主,也是手、足三陽和督脈、肝經之會穴。且百會為督脈經穴,督脈又歸屬與腦。

“腦為髓海”,又為“元神之府”。“胃流津液滲入骨空,變而為髓,頭中最多,故為海也。是腎所生,於腎相應。故可受天地之氣,通督全身之氣血;攝諸陽之氣,聚五臟精華之血、集六腑清陽之氣,皆匯於一身”。這就是站樁的效果。

2、百會為諸陽之會。

百會穴是調節大腦功能的要穴。百脈之會,貫達全身。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而百會穴則為各經脈氣會聚之處。穴性屬陽,又於陽中寓陰,故能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對於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

中醫又認為頭為“清陽之府”,百脈所會,意味著透過刺激這一點能牽動百脈,所以《針灸資生經》上說,百會穴“百病皆主”,意思就是什麼病都能治。

3、頭部養生第一穴。

透過刺激百會穴,可以調動人體百脈,四兩拔千斤,一穴通全身,一竅通而百竅通。百會穴治療風病,提補諸陽之氣,安神定志,昇陽舉陷,通督定癇。重病者則是“一竅亂而百竅亂”。

4、養生大穴

啟動百會穴,好比天降甘霖,滋潤萬物,把人體的機能、心神和意志重新啟用,使人振作,所以,百會不僅是一個治病的大穴,還是一個改變人精神面貌的神穴。

百會穴能針能灸,可補可瀉,具有醒腦開竅,寧心安神之功效。腦為元神之府,是人體生命活動中樞,百會穴處於腦的中央,故為治療神經衰弱、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的重要穴位。

5、生死之大穴

百會、湧泉、勞宮是人體生死之大穴,人體主要以三大穴道與外界相通。百會通天、湧泉通地,勞宮則是可由人體主控的出入氣穴。五心穴即天心百會,地心湧泉,人心勞宮。百會為督脈之腧穴,位於巔頂中央,是人身最高的穴位。

百會朝天,通天合陽;氣沉丹田,湧泉接地,通地合陰。天地合陰陽合,人體內的陰陽小迴圈,與天地陰陽的大迴圈合為一體。天人合一從這裡開始。

百會一通,人體陰陽氣進到五行大迴圈相融。百會深系腦髓,受天地之氣,通督全身之氣血;為諸陽之會,聚五臟精華之血,集六腑清陽之氣,皆匯於此,此為生命之大穴,故能決生死。

Tags:百會穴百會百脈諸陽之督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