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於天罡佛學漫談】佛教中的貪指什麼,佛教中的貪指是什麼?必須懂

由 簡公子 發表于 人文2021-06-02

簡介須菩提對佛說,世尊,為什麼菩薩不受福德

佛教中的貪指什麼

文/簡言簡語

細讀《金剛經》|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原文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細讀《金剛經》|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大意

須菩提,如果菩薩用填滿恆河沙數大千世界的七寶進行佈施,又如果有人知道一切佛法無我,得成於忍,這位菩薩勝過前位菩薩所得的功德。為什麼呢?須菩提,因為菩薩不應該受福德的緣故。須菩提對佛說,世尊,為什麼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該貪戀執著,所以說不受福德。

延伸解讀

本品需要延伸解釋的詞語有兩個,分別是:

1.忍。

《佛學大辭典》上的解釋是,忍辱、忍耐、堪忍、忍許、忍可、安忍等意,即受他人之侮辱惱害等而不生嗔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動心,證悟真理,心安住於理上。

忍辱是大乘佛教“六度”之一,六度分別是指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也就是六個修行的方法。

2.貪著。

貪的本義是指欲求多、不知足。它有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原指愛財,後來多指貪汙;二是對某種事物的慾望老不滿足;三是求多片面追求。

貪著,同“貪著”,貪戀,貪嗜。《佛學大辭典》的解釋是,多求無厭足為“貪”,貪心固執而不離為“著”,指於諸欲染中貪愛執著。佛家認為貪著系起於邪念,由貪著遂生種種煩惱。

感悟

本品雖然篇幅短小,但是對人的啟發卻很大。我的感悟如下:

忍是一種境界。

從佛說法中可以看到,菩薩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大智慧,“得成於忍”,所以說忍是佛家弟子修成正果的必經之路,是繞不過去的坎,必須經歷這個階段,才可能擁有大智慧。

關於忍,中國古代有很多經典的名言警句,比如“小不忍則亂大謀”、“百行之本,忍之為上”、“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等等,均說明了“忍”的重要性,更有甚者,將“忍”當成人生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見,忍,真的很難,並非人人可以做到的。

古人云,“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大家耳熟能詳的韓信跨下之辱的故事,是中國古代成大事者“忍”的典範。忍,實質上是一種人生哲學,它代表的並不是一種弱者心態,恰恰相反,它是一種強者的表現形式,體現出的是一個人的心胸、修養和境界,是一種人生大智慧。

不受是一種人生態度。

佛告誡弟子們,“諸菩薩不受福德”,那是因為要想達到無慾無所求的大智慧、大境界,自然不應該有“受”的想法。諸菩薩不應該總是想著“受”才能修成正果,普通人也一樣,不要有“受”的想法才能活得瀟灑、活得自在、活得精彩。

為什麼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會有這樣那樣的煩惱,其實就在於“受”的想法太多了,一旦實現不了,就會感到心情鬱悶,就會感覺心理失衡,久而久之,人就會變得抑鬱起來。也許,這是現代人患心理疾病的人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

不受,是一種坦然、包容、大度的人生態度。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注重修養身心,讓心態變得從容、淡定、平和。如果想去幫助別人,就要心甘情願地去幫助,而不是總想著別人的回饋;如何想付出,就要心甘情願地去付出,而不應該有任何的附加條件。總要想著別人的對等回報或大於等值的回報,這不是幫助,也不是付出,而是交換、交易、變相的買賣。

貪是一切煩惱的根源。

佛教認為,貪是指染著於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之境而不離的心理活動,並將其視為佛教修行的大敵,認為它是產生一切煩惱的根本,所以將貪列為根本煩惱之一。

其實漢語中的貪,也並不僅僅指貪財,我們在上面已經解釋過了,它是指欲求多、不知足,貪玩、貪杯、貪戀、貪心、貪圖、貪求、貪權等等,均屬於貪慾之列。“貪小便宜吃大虧”、“人心不足蛇吞象”等常用的俗話俚語,其實就是在告誡世人,不可輕起貪之念。

貪是一切煩惱的根源。“對於不知足的人,沒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貪慾對人的影響之大之深,遠遠要超乎我們的想象,所以說,不管是修行,還是做人,必須要戒貪,否則會在各種各樣“貪”欲的漩渦中越陷越深,最終被慾望所吞噬。不過,戒貪卻並非易事,所以《左傳》中有“不貪為寶”的成語,可見不貪的珍貴和難得。

如何做到不貪?別無他,唯有修心養性。

初於2021。1。8

定於2021。1。9

細讀《金剛經》|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Tags:菩薩須菩提福德貪著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