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十因緣與十二因緣,差別究竟在哪,僅僅是數字不同嗎?

由 蓮荷居士 發表于 人文2021-09-02

簡介所以說,由過去的無明,行,識造作的業種,就是眾生再度執取名色的動因

什麼是因緣觀

本文為蓮荷居士首發/獨家稿件

緣起,是佛陀苦修求道的結晶,也是佛門的基本義理,修學緣覺菩提,必定要學因緣觀。不過在翻查經典時,小編髮現許多經典中,對於緣起的表述並不一致。有十二因緣觀,亦有除去無明與行的十因緣觀。《金剛經》中說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為何關於因緣觀會有不同的說法呢?

十因緣與十二因緣,差別究竟在哪,僅僅是數字不同嗎?

最終小編蓮荷在《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中找到了原因,漢傳大乘教法,主張生觀十因緣,滅觀十二因緣;而南傳小乘教法,則主張生滅均觀十因緣。那麼,是否除去了無明和行,兩種因緣觀就相同了,難道二者之間的差別僅僅是數字上的嗎?其實也不盡然。

十因緣與十二因緣,差別究竟在哪,僅僅是數字不同嗎?

首先對兩者分別做一次逆推:

十因緣逆推: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十二因緣逆推: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行→無明

十因緣與十二因緣,差別究竟在哪,僅僅是數字不同嗎?

從表面上看,二者似乎只差了行和無明兩支,但是根本的區別,卻並不在此,而是在於“識”!佛陀在經文中說,他在因地修行時,逆觀十因緣,追索到識,發現“

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反過來說,是這個“識”出生了名色,那麼

它執取名色的動因是什麼呢?這就要在十二因緣中探究。

此後眾生又從名色生出六入,乃至最終出現生老病死。也就是說,十因緣中的“識”支,乃是本識,或者如其他經文中所說本際、真如、藏識。

十因緣與十二因緣,差別究竟在哪,僅僅是數字不同嗎?

十二因緣中,無明緣行,行緣識,也就是說,此時的“識”乃是《心經》中所謂的六識。過去的無明也就是愚痴,使得眾生造作了身口意業行,變成了六識業種。

十因緣與十二因緣,差別究竟在哪,僅僅是數字不同嗎?

業種就像豐收的糧食一樣,儲存在如來藏這個大糧倉當中,正因為業種的存在,使得眾生再度執取名色。所以說,由過去的無明,行,識造作的業種,就是眾生再度執取名色的動因!想要了斷煩惱,出離苦海,就要滅盡六識業種,滅掉業種就要滅行,滅掉行的前提是滅掉無明。

十因緣與十二因緣,差別究竟在哪,僅僅是數字不同嗎?

這時候問題出現了,無明與行,發生在過去,怎麼去消滅它?總不能發明一臺時光機,回到過去,或者心生悔恨,但現實中並沒有後悔藥。那麼過去六識業種儲存在哪裡呢?它就在十因緣中的“識”,也就是藏識,含藏業種的大谷倉當中。

十因緣與十二因緣,差別究竟在哪,僅僅是數字不同嗎?

前文已經說過,正因為藏識當中儲存著過去的業種,它才會執取名色。所以佛勸誡眾生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並不是讓我們去消滅本識,而是去滅除它執取名色的動因。佛經中記載,阿難尊者在聽聞佛陀開示因緣觀後,表示道理很淺顯。結果佛陀說:“止,止,我法妙難思。”試想,辟支佛即是參悟十二因緣而成佛果,因緣觀的道理,當然也不止蓮荷理解的這麼簡單。

十因緣與十二因緣,差別究竟在哪,僅僅是數字不同嗎?

其實,在小編看來,無論十因緣觀還是十二因緣觀,雖然有差別,但所說的都是緣起性空。所以假如有人問你佛陀說了這麼多經,到底想表達什麼?你可以回答:“佛不是神,也不是迷信,他說的是因緣觀,緣起論!”

更多佛經解讀、佛門典故,請關注蓮荷居士。

Tags:因緣無明業種佛陀蓮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