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1440年前這個皇帝,功高堪比秦始皇,享譽海外,卻被國人遺忘

由 亦章 發表于 人文2021-06-16

簡介李淵的母親獨孤曼陀是楊堅的皇后獨孤伽羅的親姐姐,也就是說,李淵是楊堅的親外甥,是楊廣的大表哥受楊堅起事的啟發,李淵利用隋煬帝時期皇權不穩,大臣和百姓都對朝廷離心離德的大好局勢,舉旗起義,成功取代楊姓一族,並讓隋朝無可奈何地成了一個“短命”朝

北周靜帝是誰的兒子

在美國著名學者邁克爾·H·哈特的“最有影響力帝王”榜單中,中國有兩位皇帝入選:

秦始皇和隋文帝。

這兩位皇帝有不少相似之處,他們都統一了之前幾百年的分裂,而他們自己建立的朝代,二世即亡。不同的是,

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而隋文帝則被後世所遺忘。

1440年前這個皇帝,功高堪比秦始皇,享譽海外,卻被國人遺忘

雖說對於隋文帝的歷史影響力,國內國外學者由於評判標準不同,定位差別不小,但仔細分析隋文帝的一生作為,會發現他的歷史地位確實不容被忽視。

01 體制長

公元581年(1440年前),北周靜帝把江山禪位於丞相楊堅,楊堅定國號為“隋”,隋朝正式建立,楊堅亦被後世稱為“隋文帝”。

隋文帝勵精圖治,廢除北周不合時宜的六官制度,

初創三省六部制

;廢除地方官自己任命屬僚的慣例,把九品以上官員的

任免權收歸中央

;將之前的全國州、郡、縣分屬三級制,

改為州、縣兩級制

這套體制,在那個時代能提高行政效率,更利於一個皇權國家的管控,不僅被接棒的唐朝沿用併發揚光大,還深刻影響了此後的好幾個封建皇朝。

除此之外,由楊堅主導訂立的《開皇律》,減輕了之前朝代的嚴苛刑罰,尤其是廢除了自商鞅而始的野蠻刑罰“連坐”,在文明的道路上,向前走了一大步。

1440年前這個皇帝,功高堪比秦始皇,享譽海外,卻被國人遺忘

所以,隋朝雖然本朝時間很短,但由於唐朝的政治體制實際上就是隋朝的延續,所以

歷史學家習慣於把300多年的隋唐看作是一個整體,是繼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啟400多年秦漢以後的又一個大一統時期。

再加上隋文帝一系列政策對中國歷史的長期影響,因此可以說,他所創造的體制,綿延足夠長。

02 科舉長

邁克爾·H·哈特在書中對楊堅的評價是:“他成功地統一了經歷數百年嚴重分裂的中國,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透過科舉制度來選拔官員,為中國提供了一批批得力的人才。”

在隋朝以前,朝廷多以士族為統治根基,士族大戶也因此成為權傾朝野的門閥之禍。隋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消除門閥的潛在威脅,於開皇元年取消九品中正制,代之以科舉制度,用分科考試的方式為國家選拔官員。

之後繼位的隋煬帝把隋文帝的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在全國推行秀才考方略、進士考對策、為官考經術。

這套官員選拔制度,重視個人才學,鼓勵寒門學子的讀書熱情,推動了因階層流動而帶來的社會生機。

1440年前這個皇帝,功高堪比秦始皇,享譽海外,卻被國人遺忘

由隋文帝初創的科舉制,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此後歷經元明清,直到清末才被廢除,

歷時1300 餘年,是名副其實的一項長壽制度。

03 愛情長

隋文帝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一生獨寵皇后一人,所有子女皆為皇后所生的皇帝。

獨孤伽羅14歲時被父親嫁給楊堅,結婚之時,她要求丈夫此生只愛她一人,而楊堅竟然答應了。婚後長達幾十年的時光裡,兩人的感情非常好,《隋書》這樣記載:

高祖(楊堅)與後相得,誓無異生之子。

1440年前這個皇帝,功高堪比秦始皇,享譽海外,卻被國人遺忘

這對帝王夫妻共育有10個子女,包括被廢的太子楊勇、繼位的隋煬帝楊廣等,

全都由獨孤皇后所生。

但是作為皇帝,後宮裡的嬪妃還是要有的,否則難以撐起一個皇帝的門面,而獨孤皇后雖然心裡不願意,但也沒法以一己之力抵抗中國千百年的傳統。

隋文帝有一次沒能扛住一個宮女的魅力,寵幸了她,獨孤皇后趁丈夫上朝之際,派人用一杯毒酒,瞭解了這個宮女的生命,把楊堅氣得策馬離宮出走,卻也只能仰天長嘆,奈獨孤皇后不得,誰讓他自己違背了誓言。至此,隋文帝再也不敢在皇后在世時,惦記其他女人了。

直到58歲的獨孤伽羅病逝以後,隋文帝對女人的心思才又被喚起,寵幸了不少妃嬪。

但沒有皇后的陪伴,隋文帝的身心很快垮了下來,兩年後就駕鶴西去。他在臨終前,囑咐要把自己和皇后合葬在一起,期待

“魂其有知,當相見於地下”。

1440年前這個皇帝,功高堪比秦始皇,享譽海外,卻被國人遺忘

這樣的帝王愛情,也真是夠長夠久了。

04 篡位短

楊堅的父親是北周的隨國公,楊堅子承父爵以後,把女兒楊麗華嫁給了宣帝宇文贇。

身為北周的重臣加外戚,

楊堅從專權到篡位,只用了僅僅8個月時間,其耗時之短,讓人歎為觀止。

公元580年,一貫花天酒地的皇帝宇文贇突然病重,不能言語。而他之前確定的接班人、兒子靜帝時年才8歲,無法執政。

宣帝的寵臣劉昉、鄭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推出國丈楊堅來矯詔輔政,楊堅在表演了一番“力辭”之後,最終“笑納”,登上“權臣”之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

“劉昉牽前,鄭譯推後”。

大權在握後,楊堅先是用計謀除掉北周宗室五王,接下來把皇族宇文一脈連根拔盡,之後也沒放過劉昉和鄭譯。此時,滿朝文武已沒有一人能與楊堅抗衡

1440年前這個皇帝,功高堪比秦始皇,享譽海外,卻被國人遺忘

隨後,在楊堅的逼迫之下,他的親外孫只能下詔,禪位於外祖父,隋朝由此而立。

從“權臣”到大隋皇帝,僅僅8個月的時間,

楊堅的篡位路程之快之短,在歷史上真是首屈一指。

05 立朝短

從楊堅開創隋朝於581年,到隋煬帝楊廣被部下發動兵變縊殺,再到618年,傀儡恭帝楊侑被李淵所逼而退位,隋朝前後經歷三個皇帝38年,

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短命皇朝。

如果把沒有任何存在感的隋恭帝排除在外,隋朝有過實際皇權的皇帝只有兩位,很像二世而亡的秦皇朝。

隋朝那麼短命,當然與隋煬帝的橫徵暴斂有關,但其實,早在楊堅篡位之初,這個伏筆已經埋下。

楊堅作為北周靜帝的外祖父,靠欺負孤兒寡母上位,在當時就被人私下議論,形象不甚光彩。而他的這種做法,也為其他人樹立了一個不好的榜樣,那就是隻要拳頭夠硬,可以罔顧綱常自己稱帝。

李淵的上位就有點效仿楊堅。李淵的母親獨孤曼陀是楊堅的皇后獨孤伽羅的親姐姐,也就是說,李淵是楊堅的親外甥,是楊廣的大表哥

1440年前這個皇帝,功高堪比秦始皇,享譽海外,卻被國人遺忘

受楊堅起事的啟發,李淵利用隋煬帝時期皇權不穩,大臣和百姓都對朝廷離心離德的大好局勢,舉旗起義,成功取代楊姓一族,並讓隋朝無可奈何地成了一個“短命”朝代。

寫在最後

暫且不論隋文帝的江山是如何到手的,

只從他在位以後的功績看,稱他為“千古一帝”不為過

,遠超我們後世熟悉的唐太宗、康熙帝,但為何他在我們的歷史書上存在感那麼低呢?簡單歸納,原因如下:

其一,

隋朝過於短暫,

僅僅38年就被唐朝取代。過於短暫的朝代歷史,難免被後朝所撰寫,試想一下,推翻它的唐朝史學家們,能為隋朝皇帝寫出客觀的評價嗎?

其二,

唐朝太過輝煌,

尤其還出了像李世民、武則天、李隆基這樣極富傳奇色彩的皇帝,風頭之盛豔壓前朝皇帝,包括隋文帝。

其三,

被隋煬帝所累。

楊廣雖然也幹了幾件利國利民的大事,但由於他的橫徵暴斂,導致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太低,連累了傳位給他的父親。

1440年前這個皇帝,功高堪比秦始皇,享譽海外,卻被國人遺忘

如今,

當歷史迷霧被逐漸撥開,我們也該還隋文帝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了吧!

Tags:楊堅隋文帝隋朝獨孤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