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觀點】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讀懂《大學為己》第一篇

由 知修學舍 發表于 人文2021-05-08

簡介公眾號已更名為:知修學舍我們先來說說結果的“止”,它是說人的終極目標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上篇,我們提到,大學之道的出發點在“為己”兩字上。是因為“為己”是人在社會中發揮和實現“價值”的第一步。“修齊治平”的層次取決於它的“程度”和“質量”。可是,該如何為己呢?想要為己,先要明己,明己就是

明德的第一個

。它的步驟和方法便是“知止定靜安慮得”七步法,這也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要內容。,大學之道的出發點在“為己”兩字上。是因為“為己”是人在社會中發揮和實現“價值”的第一步。“修齊治平”的層次取決於它的“程度”和“質量”。可是,該如何為己呢?想要為己,先要明己,明己就是

明德的第一個

。它的步驟和方法便是“知止定靜安慮得”七步法,這也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要內容。

明明德的秘訣·上篇

公眾號已更名為:知修學舍

3.1---從“知止七步法”看“戒定慧”

“戒定慧”作為佛家三學,是學佛人必修的三門課。然而,許多人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這裡所說的並不是什麼五戒、禪定之類的“戒定慧”內涵;而是“知止七步法”是“戒定慧”理論依據的起點。也可以說,戒定慧是知止七步法的精簡版。

為什麼?

首先,《金剛經》中“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意思是,各大宗教都倡導人要回歸“大道”,而“大道”僅僅是個名詞的表達而已。就比如,道德經說: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道”是同一個“道”,但迴歸“大道”的方法卻因人而異,因此,才有了聖賢們針對當時時代、世人的說法。舉個例子,筷子在先秦的時候叫“挾jia”,秦漢時期叫“箸zhu”,隋唐時期叫“筋jin”,宋以後才有了“筷”這個叫法。我小時候,爺爺、奶奶讓我給他們筷子時,會說“你去給我拿雙qiao”,也許大家所在的家鄉還會有其他的叫法。相反的,如果有兩個人,因為“筷子”是叫“挾”還是叫“筋”,而吵得不可開交。那可真是太可笑了。

明明德的秘訣·上篇

其次,從歷史源流上來看,曾子的大學成書於春秋戰國,約500年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儒家學說有了更深層、更廣泛的影響,又過了兩三百年,佛教才傳入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佛經開始被大範圍的翻譯,這其中就有翻譯《金剛經》的鳩摩羅什。可以說,從佛家入中土傳教再到佛經的翻譯和流轉,這是一個充分融合過程。所以,知止七步法作為儒門的核心心法,與“戒定慧”作為佛門核心三學,其內在是相通的。

最後,我們再從這兩者的內涵關係上來看。“知止”即“戒”;“定靜安”即“定”;“慮得”即“慧”。這在後面,我們會詳細地說。

3.2---知

明明德的秘訣·上篇

公眾號已更名為:知修學舍

“知”從矢(箭中靶心),即形容能夠準確把握事物本質的意思。從“口”則代表一言即中、一語中的。兩者相合,意思不言而喻。古代常常把它用作對官位的分別上。比如,知縣,一人可掌管全縣,才叫知縣。和它類似還有“知府、知州”等。即便現在,日本和韓國仍然把一些行政區的首長叫“知事”

。可見,其真實含義,遠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那個“知道了、知道了”的意思。聽到並不等於知道,知道更不等於知“道”,所謂,朝聞道,夕死足矣!有人會說,知道那麼多大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其實,那不叫知道,而是聽到、看到、想到而已。還會有人說,知行合一才算知道。其實,這也不全對。道家內觀經上說:知道易、通道難,通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守而不失,乃常存。這才是真正的知“道”。

人的“知”從何而來?

它的路徑是這樣的:器官(眼睛對應色彩、是視覺擔當,耳朵對應聲音、是聽覺擔當,鼻子對應氣味、是嗅覺擔當,舌頭對應味道、是味覺擔當,身體對應觸覺、是觸覺擔當,簡稱五感)→外界事物→知。人藉助器官和外物互動進而形成“知”,透過以上幾種“感覺通道”我們會對事物產生更加立體、多維度的“知”。但這種“知”雖然全面、卻有其侷限性。為了方便比較,我們這種由外界事物投射而來的“知”叫做外知。它是簡單而直接的,比如我們看到了一個人就知道了ta的性別、高低、胖瘦等等外在資訊。而ta的處事方式、思考方式、心智模式等等內在的情況,我們僅僅透過初步的看、聽、說是做不到“知”的,而且還很容易形成錯覺。就比如,我們常說的“知人知面不知心”、以及某人“表裡不一”、“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而透過和外界人、事、物的接觸而認識到其本質,這種由外知轉化而來的知,我們把ta叫做內知。今天所說的“知識”,其實是外知。為什麼“知道那麼多大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為什麼會出現“名牌大學的大學生被小學文化的傳銷頭目發展成傳銷中的一員,以及高學歷的博士被詐騙百萬呢”?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一些人無法把外知轉化成內知,即無法實現“由知到明、再到慧“的轉變。以至於,所掌握的那麼多“知識”反而成為了累贅。

明明德的秘訣·上篇

公眾號已更名為:知修學舍

太相信知識還會形成知見。比如,前幾年成功學被追捧的時候,企業界把培訓當做萬能藥,業績不好了就培訓、市場不好了也培訓、客戶不穩定了還培訓。就這樣,培訓成了“賠訓”,以至於培訓快速地從“培訓萬能論”變成了“培訓無用論”。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書呆子”是這樣的、“被騙百萬的博士”也是這樣的。把知識神化的人、會成為書呆子;把老師神化的人、會成為無腦粉絲;把一家學說神化的人,會成為“家奴”。這都是因為他們沒辦法把已有的知識變為靈活的智慧;也是因為他們深入骨髓的依賴(對知識依賴、對老師依賴、對學說依賴)所導致的;這都是沒出息的表現。學習,如果不能讓你變得自性明朗、人格獨立而灑脫,它就會反過來成為把你五花大綁的繩子,讓你動彈不得。

怎麼從這種情形中解脫出來呢?

首先,要有孟子所說的“耳目之官、思則得之”的信念。其次,要“即學即忘”,忘掉束縛你的形式,留其神足矣。再有,學任何知識,都要保持平常心、清淨心不要讓自己變得“張牙舞爪”,就像有些人學了佛、以後就“佛裡佛氣”的;這不只是簡單的一句話,更要做到,怎麼做到。因為受到線上的文字、音訊、影片的侷限,實在無法因人而異,我們只能用線下修習這種方式來彌補。至此,不再贅述。

3.3---止

和“知”相比,“止”就簡單多了。在當下它表示停止,在過程它表示程度,在結果它表示目標。正是這樣,“止”字解法,應當動態地來解,而不是固化它。讓我們來看看“止”的字形演變。

明明德的秘訣·上篇

公眾號已更名為:知修學舍

我們先來說說結果的“止”,它是說人的終極目標。比如:要達成的使命、要實現的人生目標、要完成的志向等。也包括,止於至善之“止”。可惜的是,當代的許多人早已迷失在物慾橫流中了,除了錢、誰還會在意它們呢?所以,多數人只能夠如草木一秋那樣過完自己的一生。退而求其次,它也包含人生不同階段的階段性目標,比如後文的五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個階段,倒是有不少人能夠做到。

再來說說過程的“止”,它指的是,做事維度的恰到好處、做人維度的恰如其分。“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想要完成一項大事業、沒有不從小事的積累開始,故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以為然的人,難免遇到“馬蹄鐵亡國”的境遇。一件小事情的瑕疵往往會讓人錯失機遇。所以,易經-乾卦-九三爻辭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成大事的人,白天努力勤奮,夜晚自省戒懼,即使處境艱難,也不會有災難。

最後,我們來了解一下當下的“止”,就是說當發現有與自己使命、目標不相符的行為和思緒時,要停下來的意思。這個很容易嗎?坦白的說不容易也容易,難在很多時候人的覺知力不夠,比如路怒症。簡單在定力充足的情況下,隨時可以止住自己的“雜念”,讓自己從思想上始終不偏離結果的“止”。

明明德的秘訣·上篇

公眾號已更名為:知修學舍

為什麼說“知止”即佛家所說的“戒”呢?

所謂“戒”即“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不知止怎麼可能做到呢?就像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罵人、打人是錯的,他就會理所當然地去打罵他人,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麼問題。而當他明白這樣不對(這就是“知”),每當腦海中浮現出“打罵”的念頭,就及時止住了(這就是止)。這不正是戒嘛!

能夠知止,並且能夠及時回溯到使命之“止”,也就能隨時迴歸“自性”了,這就是明己的最重要一步。能隨時在社會、人群、世事中光明自我使命,這就是明明德了。當然,做到“知止”還不夠,但是人能常常“知止”就會使這種能力轉化為定力,能夠在隨機出現的事件中強化這種定力,猶如: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在紛繁雜亂中如如不動,就是定了。怎麼做到?我們放在《明明德的秘訣·下篇》來談。

Tags:知止為己戒定慧步法修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