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一個傷你很深的人向你懺悔,如果拒絕算是惡業麼?佛如是說!

由 七葉講堂 發表于 人文2021-06-12

簡介其中一人開始罵詈不休,另一人則秉持佛的“默擯”之道,打算與他劃清界限

佛能接受懺悔之人嗎

社會是個大染缸,只要你進去摸爬滾打,難免做一些有違本心的事。所幸,越來越多的人正積極修心向善,努力擺脫自己身口意所造的各種惡業。

一個傷你很深的人向你懺悔,如果拒絕算是惡業麼?佛如是說!

那麼,生活中我們如果遇到一些與自己意欲相違,胡攪蠻纏之人該怎麼做呢?

有人說:“如果別人打你左臉,你應該把右臉伸出來。”這是助長他人惡業,顯然是不對的。有人說:“以彼之道,還之彼身。”這必然會使自己陷入貪嗔痴所生的種種無明煩惱中去。

相信許多人都聽說過如來所說“

默擯

”二字。“默”指“沉默”,“擯”即“擯棄”。道不同不相為謀,對於那些不畏因果、不辨是非之人,我們應當採取不理睬、不合作的態度。一個巴掌不響,只要你劃清界限,他的無明怒火就燒不到你身上去。

一個傷你很深的人向你懺悔,如果拒絕算是惡業麼?佛如是說!

然而,如標題所問,如果一個人曾傷害過你很深的人,事後又向你懺悔。你已經決意與他劃清界限,還應該接受他的道歉麼?如果不接受,又算不算造惡業呢?

不急著說出你的答案,且先隨七葉君來了解《雜阿含經》上這樣一則故事,看看佛是如何對待“懺悔道歉”一事的。

一個傷你很深的人向你懺悔,如果拒絕算是惡業麼?佛如是說!

如是聞,佛住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為眾生說法時。

有一天早上,佛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中乞食。乞食完後,回到精舍,帶上尼師壇(修行所用的坐具),來到安陀林,準備開始這一天的修行。

當佛正打算靜坐之時,祗園精舍傳出一陣喧鬧。佛以天耳聞得一切,原來是兩位比丘僧發生了爭執,眾比丘勸諫無益,祗園精舍鬧成了一鍋粥。

祗園精舍乃佛門清淨聖地,怎可嘈雜如市井?如不出面平息紛爭,不僅有損佛弟子的堅固信念,更有損佛家的聲譽。於是,佛只得放棄禪定,回到祗園精舍。

一個傷你很深的人向你懺悔,如果拒絕算是惡業麼?佛如是說!

原來鬨鬧的原因是,兩位佛弟子因對佛法的理解有了歧義,從而發生爭論。

真理越辯越明,理性的討論本是好的。可未證道的俗弟子們難免固執己見,且有好勝之心。爭著爭著,味道就變了。其中一人開始罵詈不休,另一人則秉持佛的“默擯”之道,打算與他劃清界限。

這時,諸比丘相勸,罵人者發覺自己過了,主動向對方懺悔道歉。可被罵之人覺得此人凡俗無明,不堪再與自己同修論道,堅持要與他絕交。罵人者一聽,覺得對方自視過高,看不起他,故怒火更甚,勸之無益。

一個傷你很深的人向你懺悔,如果拒絕算是惡業麼?佛如是說!

很顯然,無論是罵人者還是拒絕者都是有過錯的。佛來解惑,他先會批評誰呢?

許多人意想不到的是,佛並沒有先批評罵人者,而是拒絕懺悔者。

佛言:“愚痴之人!人向懺悔,不受其懺。

若人懺而不受者,是愚痴人,長夜當得不饒益苦。

在佛看來,他人無明火生,損的是他人的慧命。可因他人的無明,而讓自己嗔恚懷恨,那就是拿他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這不是佛弟子該有的態度!如此,只會讓自己沉淪苦海,永不得解脫。

一個傷你很深的人向你懺悔,如果拒絕算是惡業麼?佛如是說!

故事的最後,佛告誡諸弟子:“

學道之人,當行忍辱,讚歎忍辱,應學於此。

對於他人不應有害人之心,也不可被嗔恚心所纏結。即便恚恨心盛,也不要口出粗言惡語。努力做到不起怒,常與賢德之人為伴。假使遇到惡人惡語,也應剛強己志,如山石般巋然不動。

不論他人傷你多深,你若是不受懺悔,恚恨拒絕,加深矛盾,那就是自尋苦惱,自造惡業,自殘慧命。用一句通俗的話說:別人打了你的左臉,你自己“duang”的一下拍向自己右臉……

歡迎關注七葉君,更多有視角的另類佛經故事!

Tags:精舍惡業他人無明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