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身心不安來源於內心的恐懼,如實懺悔方可解脫自在

由 杜立國阿闍梨 發表于 人文2021-06-11

簡介懺悔,懺名陳露先惡,悔名改往修來,不僅要“懺其前愆”,以前所造的過錯要懺除,也要“悔其後過”,讓以後的過錯不再產生,一般人只知“懺其前愆”,而不知“悔其後過”,以致前罪還沒消滅,後過又產生了

什麼叫根本罪

身心不安來源於內心的恐懼,如實懺悔方可解脫自在

貪即貪心、貪著,貪名、貪利,貪財產,貪權勢等等,貪是由對事物的喜好,而產生無厭足地追求、佔有的心理慾望,追求物慾享受,追求以及生活環境的舒適,在貪圖過份的物質、物慾的同時,必定會造罪與造業,貪求永無止境,而心內疲憊不堪,不知無所求方為真正快樂。

嗔即嗔怒,嗔恚,生氣,發怒,一種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由對眾生或事物的厭惡而產生憤恨、對違背自己心願的他人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一大障礙。嗔是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痴一起被稱為“三毒”。

痴,就是愚昧,說為物慾矇蔽,為主觀所矇蔽,被自己的慣性、心態的趨勢所操縱,而不明真理,而不知佛所言的諸法實相。

為何造很多惡業呢?全由無始劫以來生出的貪心、嗔心,和痴心。從身生出殺、盜、淫的業,從口生出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的業,從意生出貪、嗔、痴的業。佛言:“閻浮提的眾生,在起心動念中,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這所有的業,我現在都要懺悔,改過自新。所謂“彌天大罪,一悔便消”,不論你有什麼罪業,只怕你不懺悔,能懺悔,罪便沒有了。有過則不要怕改,若怕改,過就多了。如果過能改,就歸於無。若想掩飾,不欲人知,過就更多了。愚痴的人說他們沒有過錯,小人有過就要掩飾,君子有過能改,聖人少過,到了佛菩薩就沒有過了。

《業報差別經》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謂悔謝罪過而請求寬恕。即作罪或犯罪時,皆應懺悔,始得除罪而清淨。”

懺悔,是一個清洗過去心靈的汙穢,以獲得淨化和再生的不間斷過程。一個不懺悔的人,是無法在心靈上有所進展和進化的,因為不懺悔,意謂著心靈的停滯和繼續染汙;不懺悔,意謂著以前的過錯沒有消除,而新的過錯又將源源不斷的產生。

懺悔,懺名陳露先惡,悔名改往修來,不僅要“懺其前愆”,以前所造的過錯要懺除,也要“悔其後過”,讓以後的過錯不再產生,一般人只知“懺其前愆”,而不知“悔其後過”,以致前罪還沒消滅,後過又產生了。

當一個人出現了“後過”,就代表懺悔的不夠真誠徹底,如果要能真正的將前罪懺除掉,就必須要能真正的“悔其後過”,也就是,相同的過錯,絕不重複。當一個人可以“不二過”時,我們就可以說,我們已經完全懺除我們的前過了。

而要能夠除過,不論是“前過”或“後過”,我們就必須坦承我們的過錯,或看清楚我們的過錯是什麼!

那是一種完全對自己的坦白,將自己的過錯或心靈的汙穢,赤裸裸的、不加任何隱瞞的坦露出來。

所以我們就知道了,為什麼懺悔需要“誠懇”,為什麼無法誠懇的人,就無法有真正的懺悔,因為誠懇意味著,坦白、不曲詐、不迂迴、不推諉,是一種完全的“直心”,是一種“直下承擔”!直心是道場,《楞嚴經》雲:因地不真,果招紆曲。

身心不安來源於內心的恐懼,如實懺悔方可解脫自在

能夠誠懇的人,能夠坦誠面對自己的內心,然後藉由這樣面對,來“認清”真正的自己,並藉此而達到“醒悟”和“清洗”的目的。

所以,一個能夠誠懇的人,也才能有真正的懺悔,也才能以這樣誠懇的心,去面對別人,直下承擔自己的過錯和責任。

所以,懺悔就像一種“心靈的沐浴”或“甘露”,對我們心靈的種種汙染和汙垢,進行一次次徹底的清洗,當我們的懺悔愈深切,愈是能洗滌我們愈微細的心念汙垢,愈清除我們重大的罪業!

而懺悔,也帶有某種的“超度”作用,不只往內超度了我們的貪、嗔、痴,超度了我們心中無數的“眾生”,更且往外超度了別人的怨恨,因為深切的誠意和懺悔,就像清涼的甘露,霎那澆卻熊熊的怨恨怒火。

所以,我們不僅要為我們所知的罪業懺悔;更要為我們所不知的罪業懺悔,而且應念念懺悔,時時懺悔。

當我們藉著這樣不間斷的,一次又一次,一層又一層的深入懺悔下去,我們的心,就漸漸的清了,人生的夢,也漸漸的醒了,最後我們將了悟到,原來,所有的“罪業”,都是從“心”上升起的,而“心”的本質是“虛幻”的,並沒有一個叫“心”的實質存在,所以“罪業”的本質,也是虛幻的,並沒有一個叫“罪業”的實體存在。那時,我們也能真正的了悟了。

諸位同修你們平時是如何做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祝大家闔家安康法喜充滿。

Tags:懺悔過錯罪業我們誠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