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隱藏在成都鬧市區的原生態古鎮,很多人都沒去過

由 冰山上的牽牛花 發表于 美食2021-12-14

簡介同保園您玉庭老闆首創,位於簇橋靈官樓右側

芙蓉糕是哪裡的特產

如今,古鎮旅遊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喜愛,但是很多古鎮都是現代翻新的,人為雕琢的痕跡太明顯,已經失去了古鎮原有的面貌。

想要尋找原生態的古鎮實在太難,在成都鬧市區裡就隱藏著一座原生態的古鎮,它始建於三國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是南絲綢之路的咽喉重鎮,它就是簇橋古鎮。

簇橋,位於成都市西南側,武侯大道與川藏公路交會處,簇橋歷史上屬雙流管轄,後來劃歸武侯區。

隱藏在成都鬧市區的原生態古鎮,很多人都沒去過

隱藏在成都鬧市區的原生態古鎮,很多人都沒去過

簇橋古鎮舊貌(來源:《簇橋志》)

一、名稱溯源

相傳,秦漢時期,簇橋地區有一條奔騰的河流,人們按照笮人捆紮竹索的方式,在河上修建了一座橋,稱為“笮橋”。後來,當地人將這一地區也命名為“笮橋”。明惠帝建文年間(1399—1402年),橋被改建為5孔石拱橋,橋樑跨度達30米,下可行船,改橋名為簇錦橋,簡稱簇橋。

簇錦的“簇”在古代有蠶蔟之義,蠶蔟多用油菜稈、麥稈等紮成,供蠶吐絲做繭之用,印證了簇橋地區為桑蠶之鄉並非虛傳;簇錦的“錦”與成都別稱錦城的“錦”的含義和淵源同出一轍,都與蜀錦生產貿易密切相關。

隱藏在成都鬧市區的原生態古鎮,很多人都沒去過

二、簇橋八景

簇橋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在簇橋人們口耳相傳有八大景,代表了簇橋歷史文化的記憶,分別是望錦海潮、龍井二泉、石牛臥波、簇錦涼風、寒鴉蔽日、玉樹參天、五桂飄香、新橋飛堰”。在每一個景緻的背後都有著一個關於簇橋的傳奇故事。或是感人的傳說,或是古老的建築,或者驚心的傳奇,都承載這簇橋的千年底蘊。

隱藏在成都鬧市區的原生態古鎮,很多人都沒去過

例如:“石牛臥波”這個景在簇橋下場臨街處,位於簇橋龍井村三組、十組交界處。站在牛兒橋上,低頭可見牛兒橋下急流奔騰,波翻浪湧。橋下兩岸石壁上有一對石牛,石牛長約一米,高三十公分許,石牛頭、眼、鼻、角身、四肢及尾部,結構均勻合理,雕工細膩,栩栩如生。

又如:“望錦海潮”一景中,一首流傳百年的“望錦橋上望簇錦,五彩斑斕耀眼明。海潮廟下海潮湧,驚濤拍岸聽潮聲。”詩歌先聲奪人,短短28個字道盡昔日繁華,在這幅包含了簇橋望錦橋和海潮廟兩處景的圖畫中,站在望錦橋上向北望去,三里多長的簇橋全鎮,鱗次櫛比的房屋,精緻平坦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覽無餘,盡收眼底。

2017年簇橋街道龍井社群啟動“龍井記憶”社群營造專案,希望以這樣的形式挖掘簇橋人代代相傳的古簇橋記憶,還原地方文化的真實面貌。2017年,年逾七旬和八旬馮天魁和曾國榮兩位老人歷時500天,根據史料和尋找民間記憶手繪了《簇橋八景圖》,被譽為簇橋版《清明上河圖》。

三、簇橋美食

1。戴鴨子

清末,戴氏祖上為生計創制“戴氏烤鴨”,距今已百餘年。烤鴨精心選材,早年用成都周邊特產麻鴨,中秋前後則以從蒲江等地稻田敞放,一路吆上成都的“蒲鴨兒”為材料,現在“戴鴨子”所用鴨子以自養為主。“戴鴨子”從最初雞公車沿街叫賣,到架子車擺攤設點,再到坐堂開店,擁有多家店面和酒樓,已發展成被稱為“簇橋一絕”的成都名小吃。

戴家烤鴨最初是土灶掛爐製作,經多次改良,民國時傳到戴山河手中,烤鴨製作技藝日益成熟。

隱藏在成都鬧市區的原生態古鎮,很多人都沒去過

2。香辣甜水麵

《香辣甜水麵》——特色:入口潤滑,香味無窮,水蛋清混揉麵粉,拉一排長不斷牽,紅油香辣,麻味適宜,甜鹹適當,細膩不黏牙曾金山老闆首創,位於大橋東邊。

3。什錦燴麵

特色: 柔嫩麻香,軟綿辣香,是由寸見方的薄面皮熬一大鍋,有帶皮、土豆、白蘿蔔、白菜梆、山藥、紅蘿蔔、豬肉、牛肉、雞肉,加入香料粉末和豆漿及精鹽,色香味美,入後生香。由管國興老闆首創,位於大橋東面。

4、《馬蹤糕》

特色: 香高畫質香味,綿軟清甜、由福米鷹成泉去水,攪熟的香蒿搗爛,混入糯漿蒸熟後成五寸寬的長條形。涼冷卻後切成兩公分厚的馬蹄形,在抹菜油的平鍋上煎至兩面微黃可食。由李紹全老闆製作,擔著挑子沿街賣,趕場天在三婆店擺攤設點賣。

5、

《桂花芙蓉糕》

特色: 酥軟香甜。杏花味,將炒熟的糯米碾磨成粉。白糖、桂花汁混入米粉,倒入五公分高兩尺見方的木框內,上面鋪上芙蓉色壓平,然後取掉木框,切成三公寬五公分長四公分厚的糕。同保園您玉庭老闆首創,位於簇橋靈官樓右側。

6、

《梨花糖》

特色:香味特濃,甜酸苦源有入口生者, 止歧化質。族橋F街同保團會玉連老闆利川貝,音仁、獲茶、插紅。梨片前湯熬煉成糕,混入糯米粉(熬製〉搓樣成條,切成十公分長的節片。成為藥物美食很受人歡迎購買。詹王庭老闆首創,位於簇橋下街靈官樓右側第四間鋪面。

7、油圈子鍋盔

特色: 三公分厚,十公分直徑,雙面烤黃,層層香《白麵鍋魁》 酥,條條脆潤,椒鹽可口,由右側橋頭袁紹清老闆《椒鹽芝麻鍋魁》製作,流傳至解放後十餘年才不復存在。

8、大麻花

特點:香甜脆甜,入口即化。簇橋陳油糕,普做小麻花。陳氏在和麵時要掌握冬熱復涼春秋溫的技巧,面和好發好,要開條。壓條、搓條,最後捏成麻花型下油鍋,油不能冒煙,炸得不老不嫩,脆香酥甜。由陳嘉雲的父親陳老闆首創,位於簇橋上街。

9、古法汽水

特色—清涼散熱,解暑防病。王老麼的冰粉和飲料,用一個雙層木桶夾層中,填棉花隔熱為內膽,內放蘇打和溥荷加糖和之水,有時沿街叫實或橋上擺攤。這是簇橋最好的古老的汽水了。

10、

《黃白涼粉》

特色:麻辣酸味白涼粉、 五香麻辣黃熱涼粉。白涼粉 由精選豆粉熬煉而成。黃涼粉用飯米磨成水粉加石灰水,用小火熬製而成。由黃伯函老闆製作經營,位於橋上東邊。

參考文獻:

1。《簇錦絲綢業小史》,作者紀廷孝;《“小成都”——簇橋》,作者餘孝寧

2、《儒林祠及簇橋私塾》,作者徐永才,文章有刪改

3、《簇橋志》,成都市武侯區簇橋志編纂委員會編

4、《簇橋志》

Tags:簇橋古鎮簇錦老闆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