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東西問|張志剛:如何從世界宗教史規律理解“宗教中國化”?

由 海外網 發表于 娛樂2021-12-10

簡介作者 張志剛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從世界宗教史來看,千百年來各大宗教傳統之所以能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傳播並得以生存發展,其首要前提或根本條件即在於,它們均能如中西方俗語所言,“入鄉隨

怎麼進入神奇世界

(東西問)張志剛:如何從世界宗教史規律理解“宗教中國化”?

中新社北京12月7日電 題:如何從世界宗教史規律理解“宗教中國化”?

作者 張志剛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

東西問|張志剛:如何從世界宗教史規律理解“宗教中國化”?

從世界宗教史來看,千百年來各大宗教傳統之所以能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傳播並得以生存發展,其首要前提或根本條件即在於,它們均能如中西方俗語所言,“入鄉隨俗”(Do in Rome as Rome does),使其“精神的種子”落地、紮根、開花、結果,在保持其經典根據、基本信念、核心教義、禮儀規範的同時,普遍適應於不同的地域、文化、民族、國家和社會等具體氛圍,且以不同的方式來實現其自身的本土化、本地化、民族化、地域化、處境化、時代化等。

東西問|張志剛:如何從世界宗教史規律理解“宗教中國化”?

2020年3月,莫斯科兒童購買食物慶祝送冬節。東正教傳入俄羅斯後,教會將齋戒期設在送冬節之後。因齋戒期不得吃肉,古老的送冬節變成俄羅斯民眾向肉食品告別的日子,又稱“謝肉節”。本土的送冬節與外來的東正教融合,形成了新的習俗。中新社記者 王修君 攝

比較宗教學家尼尼安·斯馬特(Ninian Smart)在其名著《世界宗教》中提醒讀者:當我們具體地考察諸多宗教傳統時,像基督教、佛教和伊斯蘭教等,切莫忘記它們的多樣性或多元化。以基督教為例,儘管我們用“一個標籤”來指稱這種宗教傳統,可事實上,基督教是形形色色的,只要列舉其部分宗派便可以印證這一點:東正教、天主教、科普特教派、聶斯脫利教派、阿明尼烏教派、馬多馬教派、路德宗、加爾文宗、殉道宗、浸禮宗……以及許多新出現的、有爭議的宗派等等。

斯馬特以基督教作為典型例證,主要力求揭示這樣幾點:第一,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傳統實際都是五光十色、錯綜複雜的,它們就像生存於不同文化、民族、國家和社會氛圍下的一個個“家族”,既共有同一“血緣”,又擁有各自的“亞傳統”。世界史視野之下的各大宗教傳統,其實都是由“多種多樣的亞傳統”構成的。斯馬特僅用一例,便做出了形象說明:我們可以想想看,喬治亞浸禮會的教堂建築及其儀式,是多麼不同於羅馬尼亞東正教的教堂建築及其儀式啊!

第二,雖然某種宗教傳統的諸多宗派無不自稱其信仰方式是最符合其家族傳統的,但我們卻在很多國家或地區發現,不同的文化背景都為各種宗教傳統增添了特色,例如,德國的路德宗不同於美國的,烏克蘭的天主教不同於愛爾蘭的,希臘的東正教不同於俄羅斯的……由此可見,宗教與文化總是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

東西問|張志剛:如何從世界宗教史規律理解“宗教中國化”?

希臘雅典教堂一瞥。中新社記者 田地 攝

斯馬特的“家族相似性宗教概念”,對於我們思索“宗教中國化”與世界宗教史規律頗有啟發。如果說他主要是以“世界宗教比較研究”的視野來揭示諸種宗教傳統的本土化過程及其發展規律,那麼當代最有批判精神的天主教神哲學家漢斯·昆(Hans Küng,又譯孔漢思),則能給我們帶來另一番理論啟示,這就是以宗教對話與文明對話的開放觀念來重新反省“宗教本土化”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東西問|張志剛:如何從世界宗教史規律理解“宗教中國化”?

2009年10月,北京,孔漢思(漢斯·昆)在世界漢學大會上做學術發言。中新社記者 蘇丹 攝

《世界宗教尋蹤》是年逾古稀的漢斯·昆為拍攝大型電視紀錄片而經數年完成的書稿。研讀這部雅俗共賞的力作,令人最有感觸的是,這位博識世界宗教歷史與現狀的神哲學家,在多個相關章節裡一再反省了他自己所信奉的基督教傳統的本土化問題。

例如,遠溯“基督教希臘化”時期,漢斯·昆認為,基督教是隨著宗徒保祿在希臘的傳教活動才成功的,因為在那裡“希臘化的異教徒”首次被稱為基督徒,併成立了教會。保祿書信是用希臘文寫的,《四福音書》《宗徒大事錄》,幾乎全部新約經文也是用希臘文寫作並傳世的。正是由於這種本土化的努力,基督教完成了從“猶太基督教”到“希臘基督教”的過渡,從而使“一種與希臘文化和解的基督教”有望演變為“一種世界性宗教”、“一種可移植於各個民族、各種文化的宗教”。

對中國讀者來說,最感興趣的自然是漢斯·昆關於“基督教中國化”的看法。漢斯·昆的確很重視這個問題。關於明末清初天主教的傳入及其結局,他指出,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等人,精通漢語,一身中國打扮,他們最初是以哲學家、道德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等身份出現的,採取了適應中國國情的傳教策略,以尋找與儒家學術的接觸點。例如,利瑪竇將其傳教內容與孔夫子的教導、而不是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聯絡起來,便是明智的做法,贏得了一些士大夫的皈依。

東西問|張志剛:如何從世界宗教史規律理解“宗教中國化”?

廣東省肇慶市,“東土西儒”利瑪竇浮雕。中新社記者 黃耀輝 攝

但在洗禮問題上,利瑪竇卻像歐洲反宗教改革的天主教徒一樣固執,他要求那些皈依計程車大夫與過去一刀兩斷,不但放棄儒釋道信仰,而且燒燬佛像和祖先牌位,這對中國人來說是不可理喻的。而在利瑪竇常駐北京、交遊於士大夫階層的同時,其他入華的傳教團體卻開始在民間大規模傳教。這在中國人看來,顯然是一種惡劣的兩面派手法:面對士大夫,他們高談哲學、道德和科學等;對於普通百姓,卻傳播令人費解的教條和神奇故事。當中國官方發現,有些百姓在外國非法傳教團體的組織下形成了“天主教”,部分成員還參與秘密活動,便在1617年首次將傳教士驅逐出境。

然而這一時期天主教傳教活動的失敗,應首要歸罪於羅馬教廷。1704年,教宗克萊門十世頒令,要求中國信眾徹底放棄中國傳統禮儀,不能祭祖、祀孔,不能用中國傳統概念“上帝”或“天”來稱謂天主教的“天主”,否則將被開除教籍。這即是說,要想保持基督徒身份或成為基督徒,就必須放棄“做中國人的權利”。漢斯·昆認為,這種做法正是那個自以為代表天意、絕無謬誤的機構所犯下的最嚴重的錯誤之一。

透過深刻反思近代基督教傳入中國的歷史,漢斯·昆得出如下結論:

只有真正紮根於中國文化的土壤,中國的基督宗教才有前途:採取耶穌會士所採用的互補融合的方法……即實行真正的“地區化”“本土化”,或者說,使得基督宗教融合於中國文化土壤……

東西問|張志剛:如何從世界宗教史規律理解“宗教中國化”?

2006年5月,中國基督教會在美國洛杉磯展出以中國傳統書法精心書寫的聖經長卷。中新社記者 賈國榮 攝

中國宗教史是世界宗教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上述兩位國際著名學者的研究範例足以表明,各大宗教傳統的本土化、本地化、民族化、地域化、處境化、時代化等共相或共性,為世界宗教史所歷來證實;而具體就中華文化、中華民族和中國社會而論,這不外是指諸種宗教紮根於中華大地,融入中華文化傳統、適應中華民族與中國社會的種種情形及其發展過程,亦即“宗教中國化”。無論就歷史還是現狀而言,考察宗教現象、研究宗教問題、探討宗教共性等,無疑均要認識並遵循諸種宗教存在與發展的普遍規律。這顯然意味著,我國政、教、學三界方興未艾的“宗教中國化”研究及其實踐,是合乎世界宗教史所普遍揭示的生存發展規律的。(完)

作者簡介:

東西問|張志剛:如何從世界宗教史規律理解“宗教中國化”?

張志剛,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哲學系、宗教學系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等。曾任哈佛大學世界宗教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法蘭克福大學DAAD客座教授等。

主要研究領域為宗教學、宗教哲學、宗教文化、中西哲學與宗教比較研究、中國宗教現狀與政策研究等。主要著作有《宗教學是什麼》《宗教哲學研究》《宗教文化學導論》《宗教研究指要》《當代宗教衝突與對話研究》《宗教學前沿問題研究》《“宗教中國化”義理研究》等。

Tags:宗教基督教傳統宗教史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