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重溫《大宅門》才發現,楊九紅至死不知,白佳莉不認她的真實隱情

由 阡陌君曰 發表于 藝術2023-02-04

簡介白景琦的不作為二奶奶派人抱走楊九紅的孩子,他明知不對,卻還是不敢為楊九紅說上半句話

白佳莉為什麼臨走沒見楊九紅

重溫《大宅門》才發現,楊九紅至死不知,白佳莉不認她的真實隱情

文|阡陌君

楊九紅散盡錢財自我贖身,心甘情願跟著白景琦住破舊的茅草屋,可白景琦卻直截了當地拒絕;她為他生了女兒,可到了北京城,二奶奶卻不讓她進大宅門、不認她;她什麼都沒有,只想好好養大女兒,女兒便是她的心頭肉、心尖血、掌上明珠,可二奶奶搶走了孩子;她對女兒心心念念,卻想不出女兒的模樣;有朝一日遇見女兒,聽一句“娘”是她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可白佳莉卻說自己沒有娘,甚至讓她去死。

為了讓白佳莉認自己,楊九紅多次去尋找白佳莉,可每次得到的都是白佳莉的冷漠、無情,甚至她一再放低姿態,只要白佳莉私底下叫她一聲娘,人前還是按照往常。

可白佳莉只有“我沒有娘”、“你死,你去死”的絕情,楊九紅想要認女兒,簡直是難於登天。

重溫《大宅門》才發現,楊九紅至死不知,白佳莉不認她的真實隱情

重溫《大宅門》,我才發現,楊九紅至死不知,白佳莉不認她的真實隱情。

二奶奶的言傳身教

白家在康熙年間便是京城的名門望族,位高權重,經常出入宮中行醫,其經營的“百草廳”是京城最有名的藥鋪。

白二爺因為診出詹王府未出閣的大格格的喜脈而得罪詹王府,詹王府報復白家,白家大爺入了獄,百草廳被查封,白家動用了家中所有的銀兩,一夜之間山窮水盡。

重溫《大宅門》才發現,楊九紅至死不知,白佳莉不認她的真實隱情

明明是外嫁入的外來女,可白萌堂卻選擇把大宅門交給二奶奶;明明是一介女流,可二奶奶英明果決,完勝白家男子;明明是女流之輩,可二奶奶卻贖回了百草廳。

巾幗不讓鬚眉,二奶奶一手撐起了白家的興衰存亡,她在大宅門裡的份量是極高的,她代表的不再是白文氏,不再是一個人,而是白家全族。

二奶奶出生於大戶人家,從小恪守倫理綱常,所以她本人既是封建禮教的維護者,也是踐行者。因此她掌權期間,等級森嚴,尊卑分明,用鐵腕手段維護了白家大宅百年來的體統和規矩。

重溫《大宅門》才發現,楊九紅至死不知,白佳莉不認她的真實隱情

楊九紅是風塵女子,在當時的封建社會,是下九流的職業,連地位在最底層的貧民百姓也不如。

楊九紅作為地位最低賤的風塵女子,在青樓裡面享盡客人的一擲千金,在外面卻受盡白眼和嘲諷,在白家人看來楊九紅的身份始終都上不了檯面。

二奶奶或許可以有一個當窯姐的兒媳婦,但大宅門絕對不能沾上半點低賤。

她作為白家的當家人、掌權者、白家門風的維護者,是一定要捍衛白家的榮譽和體面的,一定要杜絕這種敗壞家族風氣的事情。

重溫《大宅門》才發現,楊九紅至死不知,白佳莉不認她的真實隱情

不是她不願意成全白景琦的一片情,非要攔著不讓楊九紅進門;不是她不喜歡孫女,非要不認楊九紅,讓孫女沒有母愛;不是她不喜歡楊九紅,非要她一個人孤零零地住在外邊。而是她所處的位置,不允許她給楊九紅任何名分;而是楊九紅的出身就是她的原罪,到死都抹不掉恥辱的痕跡。

楊九紅在白家大宅舉步維艱,毫無尊嚴是因為她讓白家蒙羞的結果。

當年二奶奶為了白家興旺,擅作做主給常公公買宅子、買侍妾。她動用的是修繕祖墳的銀兩,而這銀兩是需要開祠堂,告知全家人才可以動用的。為此,白三爺把二奶奶告到了白萌堂跟前,白萌堂卻百分百地信她,用她,仍叫她管家。

重溫《大宅門》才發現,楊九紅至死不知,白佳莉不認她的真實隱情

得此信任,是莫大的榮幸。如今二奶奶作為白家的當家人,她更不能辜負白萌堂的那份深信不疑;作為封建禮教的維護者、踐行者,她更不能違背自己的初心。故而,她斷然是不會接受、認可楊九紅的,永遠,永遠,永遠都不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二奶奶生怕孩子跟著楊九紅學壞,更怕白家的孫女在楊九紅的身邊養著,從此白家便沾染上了那份低賤。

她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邊養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而白佳莉養在二奶奶那裡,她的第一任教師就是二奶奶。

重溫《大宅門》才發現,楊九紅至死不知,白佳莉不認她的真實隱情

二奶奶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一股腦地傳給了白佳莉,白佳莉耳濡目染,那份維護白家門風的堅定,那份封建禮教的踐行,那份自死都要拼盡最後一口氣留下“不許楊九紅戴孝”的不忘初心,所有的一切都深深地印在了白佳莉的心裡、腦海裡,融化進白佳莉的血液裡,被白佳莉的全身細胞吞噬掉,這份守護已經成為了白佳莉身體裡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二奶奶”這個名諱已經成為了大宅門的威望,楊九紅爭不過、搶不過、計較不了、商議無門,更何況她走了,讓楊九紅如何跟一個已經離開的人去爭、去搶、去吵、去鬧。

重溫《大宅門》才發現,楊九紅至死不知,白佳莉不認她的真實隱情

白佳莉受過高等教育,她也想認親媽,可她也爭不過身體裡的那份維護白家門風的堅定信念,所以她不想認,也不能認。

楊九紅報復式地抱走外孫女

楊九紅得知何洛浦戰死的訊息,她心疼佳莉年紀輕輕就守了寡,還懷著孕。

她想把佳莉接回家住,也方便她照顧自己的女兒。

重溫《大宅門》才發現,楊九紅至死不知,白佳莉不認她的真實隱情

明明她是心疼佳莉,偏偏佳莉卻責怪白景琦娶了她;明明是她歷盡千辛萬苦才生下了佳莉,偏偏佳莉卻斥責她為什麼要生下自己;明明是她跟白景琦在濟南共苦,偏偏佳莉卻說白景琦是瞎了眼,昏了頭;明明她從來都沒有如此低聲下氣地求過誰,偏偏佳莉卻不領情,讓她都不知道該恨誰了;明明她就這麼一個親骨肉,偏偏佳莉卻叫她去死;明明她才是佳莉的親人,偏偏佳莉卻說就算何洛浦死了,她也會自己把孩子養大,也不會認她。

她心裡的恨一股腦湧上心頭,她把何洛浦已經戰死的訊息告訴佳莉,後來還把佳莉的孩子接走,她要報復佳莉,她要讓佳莉也嚐嚐女兒不認親媽的滋味。

重溫《大宅門》才發現,楊九紅至死不知,白佳莉不認她的真實隱情

多年後白佳莉外出學醫歸來,她的女兒何褀不認她,只認楊九紅。

她去幼兒園接何褀,何褀不跟她走;她去何褀上學的路上看望何褀,何褀不搭理她;她給何褀買洋娃娃,何褀不接受也沒有收下。

不論她怎麼做,何褀總是一句“我沒有媽”;不管她如何小心翼翼討好,何褀只有“我只有姥姥”一句話;無論她怎麼努力,何褀都不認她。

重溫《大宅門》才發現,楊九紅至死不知,白佳莉不認她的真實隱情

何褀越不認她,越和她疏離,越和她對著幹,越和楊九紅親近,越只認楊九紅,佳莉對楊九紅奪走她女兒的恨就越深。

每每她受到何褀的一次拒絕,那份對楊九紅的恨意就越深一分。

楊九紅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她想要透過讓佳莉也嚐嚐親女兒不認親媽的滋味來喚起佳莉對自己以往絕情的反思,大錯特錯了。

佳莉根本來不及思考自己以往的絕情對楊九紅造成什麼傷害,因為,她心中對楊九紅的恨愈演愈烈,何褀越不認她,她就越恨楊九紅。

楊九紅奪走佳莉的女兒,不是曲線救“母女相認”,而是背道而行,越走越遠。

重溫《大宅門》才發現,楊九紅至死不知,白佳莉不認她的真實隱情

孔子在《論語》中說: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你要求別人做什麼時,首先自己本身也願意這樣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別人這樣了,那麼你的要求才會心安理得。

二奶奶把佳莉養在身邊,也算是為了佳莉好,如果養在楊九紅身邊,以後大家如何看她,又有誰家的公子願意娶她。楊九紅不替女兒著想、不對二奶奶念著這份感恩也就罷了。她記恨二奶奶也不該把這份恨意轉移到佳莉身上。

她對二奶奶搶走佳莉,是那樣的深惡痛絕,是那樣的痛心疾首,是那樣的咬牙切齒,是那樣的恨之入骨。她明明知道那份痛有多令人發嘔,明明知道那份疼有多令人窒息,明明知道那份骨肉分離有多束手無策,明明說最愛自己的女兒,可她卻把這份疼痛傳給了女兒,毫不猶豫地讓女兒也經歷那份撕心裂肺的痛、痛徹心扉的苦。

重溫《大宅門》才發現,楊九紅至死不知,白佳莉不認她的真實隱情

她終究是在認女兒的路上,背道而馳,越走越遠。

白景琦的不作為

二奶奶派人抱走楊九紅的孩子,他明知不對,卻還是不敢為楊九紅說上半句話。

用他的話來講就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的話總是要聽的。

楊九紅質問他:錯了也得聽?

他眼珠子一瞪,理直氣壯:“錯了也得聽!那是我媽!”

楊九紅來到佳莉房裡試圖緩和關係,白景琦也在,楊九紅讓白景琦跟佳莉說清楚,她是她的媽。

白景琦明明知道認佳莉是楊九紅一直以來的心願,可他卻要楊九紅體諒他;明明知道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可楊九紅不就是佳莉的娘嗎?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到了她那怎麼就說不通了;明明佳莉那個時刻是有所動容的,可白景琦卻不作為,含糊過去了。

重溫《大宅門》才發現,楊九紅至死不知,白佳莉不認她的真實隱情

明明知道是錯的,可白景琦卻對二奶奶的話唯命是從;明明知道佳莉是楊九紅的命根子,可他卻親手從楊九紅手中搶走佳莉;明明知道認佳莉是楊九紅翹首以盼的,可他從未替楊九紅在佳莉面前說過一句好話。

二奶奶在的時候,他那樣的順從,二奶奶走了,他又怎麼會和一個已故的人去爭論、去辯駁呢?又該從何處去爭論與辯駁?逝者安息,他是不會違抗二奶奶的遺言的。

那麼,白景琦對楊九紅是佳莉母親的身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不認可的。白景琦都不認可,讓佳莉怎麼認可?

重溫《大宅門》才發現,楊九紅至死不知,白佳莉不認她的真實隱情

何家人來接佳莉母女的時候,白景琦內心的獨白是這樣的:

這話怎麼跟人家說?佳莉不認當過妓女的媽,說何褀也不認媽,只認當過妓女的姥姥?這都不像話,家醜不可外揚,難啊!

對楊九紅窯姐的出身,白景琦視為家醜。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嫌棄或喜愛是不言而喻的,有些想法想要掩藏,是掩藏不住的,會從一言一行中無形地透露出來。

白景琦對楊九紅都不認可,也不認可她母親的身份,何況佳莉呢?

Tags:楊九紅佳莉白家奶奶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