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新視野|地理景觀與中國文化

由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發表于 藝術2023-01-15

簡介在城市,當代中國實現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化,城市群成為引領區域發展的動力源

地理中國圖片怎麼畫

新視野|地理景觀與中國文化

8月24日,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靈珠山街道在綠水青山的輝映下美不勝收。近年來,當地採取一系列綠色發展舉措,推動生態惠民富民,用紮實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時間與空間交匯、歷史與地理邂逅,將有怎樣的壯闊呈現在眼前?由人文主義地理學創始人段義孚撰著的《神州:歷史眼光下的中國地理》(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書,從歷史和人文角度,講述了從史前文明到當代文明這一歷史跨度中,中國地理面貌發生的巨大改變,對人與自然這一永恆課題進行了獨到剖析與生動刻畫。

閱讀此書,如同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一次震撼人心的觀演。農田、山林、道路、橋樑、宮殿、苑囿、村落、城市……無一不是自然給予的饋贈,無一不是人類智慧的腳註。合書而思,有對人類力量的感動,更有對自然力量的敬畏。

尊重:人力只是影響了地質變化的速度,而不是變化的方向

本書開篇指出,“當使用火的直立人出現之後,我們必須更重視人改變地球表面細節的強勁力量。但人類力量同塑造棋盤地文格局的構造性力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係,自然不僅給人類提供了生活資料來源,而且提供了生產資料來源。自然物構成人類生存的自然條件,人類在同自然的互動中生產、生活、發展。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人與自然關係中人的有限性。比如,人類的砍伐樹木行為使黃土高原的溝壑成倍增加,但是“即使沒有人類的干預,黃土層也會被衝到平原上”,人類只是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條件下,對自然施加影響。而正是這份清醒使我們得以保持著與自然之間的平衡,從而使人類能夠生存綿延至今。

然而一旦人類打破這種平衡,開始了不以自然規律為依據的人類計劃時,災難便隨之而來。古埃及、古巴比倫、瑪雅文明這一顆顆人類歷史天空中的璀璨明星,都因為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而一一隕落。

智慧的中國人總是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為此,孔子發出了“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的呼籲,孟子提出了“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的建議,陸贄推出了“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政策。這不僅是古代先賢面對自然發出的理性之音,更是基於人類長遠發展的根本之法。

我們的先輩很早便開始了保護自然的制度探索,將關於自然生態的觀念上升為國家管理制度,本書對此進行了詳細表述。《周禮》中便記錄了山虞與林衡兩個官職。山虞即山督查,“負責維護山中林地,決定保護某些物種,並貫徹保護措施”,林衡則“職責相似,不過他的許可權遍及山下林地”。當時的人們並不能隨意砍伐樹木,只能“在隆冬時砍南坡的樹,在仲夏時砍北坡的樹”“其他季節只有急需時才允許砍樹,例如需要造棺材或是需要加固堤壩”。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對於自然的敬畏與尊重。

尊重自然、熱愛自然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生生不息、繁衍不絕的重要原因,倡導“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展現著智慧的中國先賢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邃思考與積極探索,為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關係提供了有益借鑑。

創造:人類文化正為地球刻上前所未有的鮮明印記

近年來,關於“人類如何影響地球景觀”的研究發展迅速。所謂景觀,是“地方與時間中人與地總體關係的結合,主張空間上的相互作用”。本書指出,人類創造的一個又一個景觀,“記錄了人類觀念的力量如何將自然資源為人所用”“成為我們的座標”。

人與自然是辯證統一的關係,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自然也不能忽視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以及對地理地貌的影響。“人類的繁忙勞動改變了大自然”,四通八達的馳道使不同地域的連線更為緊密,貫通南北的運河使財富得以充分流動,人們創造的這些景觀無不成為“人類意志與力量的豐碑”。

然而人造景觀中最具特色的還是城鎮,本書認為,華夏大地的人造景觀中很少有比城市更界限分明,更令人驚歎的景色。從雄偉壯麗的長安到繁華富庶的杭州,再到具有現代城市形態的北京,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在這些城市景觀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傳統的城市設計中,最古老的要素是長方形格局,這是中國古代關於宇宙概念在城市建設中的具體映現。在我們的先輩看來,城市便是一個縮小的世界,對城市各部分的佈局安排便是其對宇宙觀念的表述。因此,將天穹一分為四的宇宙觀變成了建造城牆的四個基本方向。歷史上,造型各異的長方形城市比比皆是,這也成為神州大地上很多具有政治重要性城市建設的遵循,不論是長安、北京這樣的政治中心,還是格子形狀的縣城,這樣的城市規劃原則貫穿始終,白居易對長安“百千家似圍棋局”的表述便是對這一原則的生動描述。

除了文化,經濟的發展對景觀的塑造力同樣舉足輕重。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到了宋代,“雜亂無章”的商業區擴充套件至郊區,這就需要在商業區外再建圍牆,之前城市規劃遵從的對稱性也就不復存在。比如,宋代的杭州在城牆的環繞下,呈現出了“一個參差不齊的區域,城牆上有13座距離不等的城門”。

然而,“最顯著不同的是夜景”,它“最充分反映出自從唐朝末期以來所發生的經濟社會變化”。宋代的杭州“直到深夜,仍生機勃勃”。漫步其中,琳琅滿目的商品成為人們改造自然的展品,庭院高懸的燈籠照亮人們追求幸福的道路。難怪後世的馬可·波羅讚譽杭州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

奮進: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使得地理景觀發生巨大變化

通過歷史地理學的方法研究景觀,必須具有寬廣的理論視野、全面的分析方法,研究“文化深厚豐富的中國”尤需如此。本書透過全方位展示中國景觀,“將經濟、社會和文學、藝術貫通起來”,從而“真正實現歷史與人文、經濟與社會並重”。

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使得地理景觀發生巨大變化。當年,孫中山先生曾在《建國方略》一書中繪製了中國建設的藍圖。如今,鐵路進青藏、公路密成網、高峽出平湖、港口連五洋、產業門類齊、稻麥遍地香……中國人民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永不變化的中國’是西方浪漫主義以及對歷史變遷茫然不覺所導致的幻覺”,滄海變桑田、舊貌換新顏的人類史詩正在神州大地上演。

在希望的田野上,農村迎來了“幾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化”,新式住房“門面生輝”,現代道路連線城鄉,“過去單調的糧食生產,被多種種植取代”,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千年小康,一朝夢圓。

在城市,當代中國實現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化,城市群成為引領區域發展的動力源。正如書中所言,從建築學的眼光看,當代中國都市“散發的是那久違了的力與美”“這些大都會的蓬勃發展完全與西方城市不同,而是本土活力的呈現”。

誠如其言,當代中國的景觀奇蹟,“其變化速度和程度均使中國成為最有特色的範例”,而這種變化“不是通過幾個點和線”“而是遵循理論的革命性改變”。這是“可以將其影響迅速推及整個國家的社會機制”,展示了“對全新社會價值觀的擁護可以何等迅速地改變國家面貌”,成為中國景觀鉅變的重要動力。

改革開放以來,當代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積累了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為了解決環境問題,神州大地上的人們開始行動起來,保護綠水青山成為社會共識,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基本方略,中國生態環境法律和制度建設進入了立法力度最大、制度出臺最密集、監管執法尺度最嚴的時期。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生態環境保護所發生的歷史性、轉折性、全域性性變化,使一幅幅“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的畫卷在神州大地鋪展開來,美麗中國正在不斷變為現實。

荒荒天地,浩浩寰宇,人與自然的故事仍將繼續。在神州這片孕育奇蹟的土地上,我們有理由有底氣相信,“巨大變化將會在華夏將來的發展程序中留下永久性印記”。(薛彬睿)

Tags:人類景觀自然人與自然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