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四大發明之造紙術——不客氣的說:我來之前在座的各位都是文盲

由 窗外木橋 發表于 藝術2021-07-01

簡介8、元明清時期,經濟社會空前發展,詩詞歌賦已不能滿足社會對文化產品的渴求,出書著述成為文人一大愛好,起步120回,鴻篇鉅製,只要不違反朝廷,愛寫啥寫啥,湧現出吳承恩、關漢卿等一大批小說家、劇作家,這是同時期造紙工藝繼續發展的產物,如果沒有廉

苔紙是什麼

人人都說歷史車輪翻滾向前,可是前方雜草密佈,沒人修路不是掉坑裡就是走彎路,怎麼辦?中國古代有一位大神幹了一件奉為神蹟的事,他用自身所學為歷史修路架橋,成為世界文明這輛超級賽車的“老司機”。

這便是蔡倫和他的造紙術——早期掃盲大使和他的掃盲利器。

四大發明之造紙術——不客氣的說:我來之前在座的各位都是文盲

1、原始時代,我們的祖先炎黃二帝帶領部族在黃河流域艱苦創業,先祖們在五穀出現前每天忙於奔波打獵採集,肚子叫、獅子追的哪有功夫坐下來考慮這事?各類山河異動、星象變換、植物生長、食物數量不是用麻繩打結,就是在大樹、石頭上猛劃,實在不行就只能開發大腦的潛能了,當然,這是被逼的。

四大發明之造紙術——不客氣的說:我來之前在座的各位都是文盲

2、商周時期,農業的發展帶動冶金業的繁榮,銅器大量出現,銅器在鑄造過程中模具加入文字,成品承擔了部分記載功能,但從商周遺址出土的大量鐘鼎文來看,體積巨大,移動不便,學一篇文章需要蹲地上和鼎對眼半天,實在是既不雅觀,效率又低。古人被逼無奈下,只能使用龜殼、貝殼、大型動物的骨頭摩擦摩擦作為書本記事,但深處中原地區根本不可能大量獲得甲骨,所以量小而精成為商周文明載體的特徵,能流傳至今,提供甲和骨的各類動物功不可沒。

四大發明之造紙術——不客氣的說:我來之前在座的各位都是文盲

3、春秋戰國時期竹簡成為主流的書本材料,但僅限於不考慮時間因素和經濟成本的貴族階層,有點文化計程車大夫見面就炫富:本人學富五車!問題是一車竹簡看完比下地幹農活還要累,五車竹簡記載的內容不及現代小學生一本課外書多,再加上簡牘本身佔用空間很大,五車書估計需要三間房來存放,知識傳播受到極大的限制。就算有人情操高尚本著弘揚文化的意願埋頭苦刻,他還沒刻完一車手就廢了,費工費力沒人願意大量複製,再加上那時計程車大夫階層是實權派,實際利益的控制者,不會教民開智,與民共享社會進步的成果,他們打心底是不意願將竹簡記載的文明曙光散播到普通民眾身上的。

四大發明之造紙術——不客氣的說:我來之前在座的各位都是文盲

4、西漢初期,早期的紙出現了,文明看見了曙光,剛要激動就被摁在地上:原料精貴,工藝繁瑣,週期長,關鍵質量還差,根本不能用於書寫。因此達官貴人把酒言歡,用精美的絹吟詩作賦;平民百姓看著就恨,但無奈用不起也不讓用,只能繼續用竹簡、樹皮甚至土塊記錄家長裡短。到西漢後期,紙張質量才有提高,但也僅限於質量提高,技術沒有進步,原料依然不易獲取,造紙的收益還不如打鐵來的快,因此紙張並未在社會上大量使用。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迫切需要尋找廉價易得的新型書寫材料。

敲重點、記筆記——

《後漢書》記載:“蔡倫,字敬仲,人也。……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

四大發明之造紙術——不客氣的說:我來之前在座的各位都是文盲

5、東漢元興元年,即公元105年,宦官蔡倫在玩耍中,無意發現用樹皮、麻繩、爛布、破漁網作為原料,先蒸煮後切割,繼而抄造、乾燥,一番神操作下來,紙張製作完成!工藝簡單易學,有膀子力氣就行;原料更是不值得一提,舊貨市場、林場溜達一圈要多少有多少。這種造紙工藝拿到宮廷經檢驗後得出紙質輕,價格低的結論,漢殤帝豎起了大拇指——你做的,就叫蔡候紙!由於紙張的質量和產量不斷提高,作為寫字用的材料,其使用的比列也越來越大,在這個時期,紙張已成為文人不可缺少的寫字材料。

蔡倫改進造紙術,大大提高了紙張的生產效率,擴大了原料來源,降低了生產成本,為紙張取代竹帛開闢了的前景,為文化的爆炸式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

6、紙張得到廣泛應用之後,大大減輕了書寫材料的重量和體積,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張完全取代了過去的寫字材料。由於廉價而用量大,產能一度跟不上,導致紙張出現通貨膨脹,西晉的時候出現過“洛陽紙貴”的現象。

《晉書·文苑·左思傳》:“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四大發明之造紙術——不客氣的說:我來之前在座的各位都是文盲

此時的造紙術已傳遍亞洲各附屬國,大哥缺貨,小弟上供,貴族文人毫不客氣的接受附屬國的進貢紙。如越南進貢的側理紙(或稱苔紙),是以海苔為原料,加上味甘,大溫,無毒的側理製成的越南紙。朝鮮進貢的高麗紙、雞林紙為達官貴人、文人墨客所喜愛。一直到清代依然有附屬國進貢獨居特色的紙張,有朝鮮的麗金箋,金齡箋,鏡花箋,竹青紙。越南的、日本的雪紙、奉書紙、漏花紙等各色箋紙。

這時的王羲之在父親的影響下練習書法,用紙跟不要錢似的,多年後終於練就了絕世本領,成為一代大書法家。

蔡倫給一個世紀後的王羲之託夢:

蔡倫吐了口茶沫子:看見我感動不?

王羲之頭搖成撥浪鼓:不敢動,不敢動……

四大發明之造紙術——不客氣的說:我來之前在座的各位都是文盲

7、唐宋時期,社會高度發達,科技、人文、教育、外交、工商業全面開花,中國古代文明達到頂峰,造就了文化的繁榮多樣,強者如李白、杜甫、范仲淹、王安石等大家名人均留下了千古名作,黎民百姓亦可以舞文弄墨,打發富裕之後慵懶的時光,這得益於紙張的無限量供應,大家可以肆意交流學問。此時的貴人、富人、文人多用韌皮紙書寫,這種紙比較厚密,可以雙面寫字,造紙工藝已經飛躍到另一個境界。著名的宣紙就產生於這一時代,安徽有這麼一個傳說:蔡倫的徒弟,在皖南以造紙為業,他一直想製造一種特別理想的白紙,用來替師父來畫像修譜。但經過許多次的試驗都不能如願以償。一次,他在山裡偶然看到有些檀樹倒在山澗旁邊,因,被水浸蝕得腐爛發白,後來他用這種樹皮造紙,終於獲得成功。

四大發明之造紙術——不客氣的說:我來之前在座的各位都是文盲

8、元明清時期,經濟社會空前發展,詩詞歌賦已不能滿足社會對文化產品的渴求,出書著述成為文人一大愛好,起步120回,鴻篇鉅製,只要不違反朝廷,愛寫啥寫啥,湧現出吳承恩、關漢卿等一大批小說家、劇作家,這是同時期造紙工藝繼續發展的產物,如果沒有廉價的紙,刻完四大名著的竹簡可以塞滿故宮,看一本小說需要磨爛三雙鞋,想想都覺得可怕。康乾盛世期間,整理出中國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四庫全書》,共收錄3462種圖書,文、史、哲、理、工、農、醫無不包含,共計79338卷,36000餘冊,約八億字,規模是《永樂大典》的3。5倍,編寫完成後抄寫了7部藏於全國各地!這種體量的著作也只有在特定的年代才會出現,高度發達的造紙業支撐起了帝王的雄心,也讓紀昀用10年時間將這一雄心變為現實。換作西漢,就是有這這麼多文字,往哪寫?

四大發明之造紙術——不客氣的說:我來之前在座的各位都是文盲

綜上來看:

蔡倫造紙術的出現和廣泛推廣,真正奠定了我國文化大國的地位,從農桑技巧、工商技術、詩詞歌賦、典籍到小說、劇目、異聞、傳說甚至吹牛、罵街都有載體去記載,文明可以不受地域和時間限制的去廣泛傳播,客觀上繁榮了經濟,穩固了統治。細思極恐的是:

沒有造紙工藝的發展,當今的我們可能還在因為看不起書而成為文盲!

確切的說,蔡倫的歷史功績是對前人造紙術的最佳化改進,結束了紙比金貴的歷史,為華夏文明的傳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奠定了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堅實基礎。由於唐宋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空前繁榮,造紙術傳入中東和歐洲,直接推動了歐洲文明的進步。

歡迎童鞋們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

Tags:紙張蔡倫竹簡造紙術造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