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非洲豬瘟病毒靠什麼傳播?非洲豬瘟的傳播方式是怎麼樣的?如何防治

由 PSY應用研究院 發表于 農業2021-05-14

簡介早在國外有人做過試驗,《Dynamics of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shedding and excretion in domestic pigs infected byintramuscular inocul

非洲豬瘟病毒靠什麼傳播

自非洲豬瘟爆發以來,人們對其認識逐步從恐慌的感性認識慢慢變化成為了理性認識,但對於非洲豬瘟的認知,還存在著普遍的地域差異,這與各地爆發非瘟的時間是密不可分的,在一些近期廣泛爆發非瘟的疫區,非瘟往往成為了相對敏感的話題,但由於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的持續下降,養豬行業必定面臨著供不應求的現象,因此我們更要正視非洲豬瘟的問題,團結行業克服困難。下面筆者將會就非洲豬瘟具有爭議的傳播方式問題進行討論,望各位讀者能對防控非瘟帶來一些啟發。

關於非洲豬瘟的傳播方式,很多養殖戶朋友的認知是一波三折,從開始的三公里撲殺,人們往往認為非洲豬瘟病毒(ASFV)可能透過空氣傳播,後期隨著認知的加強和點殺的施行,人們又普遍認為空氣無法傳播ASFV,而是透過直接和間接的接觸性傳播,但最近又有發病的養殖戶表示,ASFV有可能不僅是接觸性傳播,那到底該病毒是如何傳播的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非洲豬瘟病毒是一種大顆粒病毒,在沒有塵埃等介質的情況下是很難透過空氣傳播的,有文獻指出,非洲豬瘟的空氣傳播距離不會超過2米(M Penrith 等,2012),因此我們的焦點關注在了非洲豬瘟接觸性傳播,那接觸性傳播究竟又是如何進行的呢?

正確認識非洲豬瘟傳播方式,勿受跟風誤導

早在國外有人做過試驗,《Dynamics of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shedding and excretion in domestic pigs infected byintramuscular inoculation and contact transmission》一文中提到,當健康豬隻肌注ASFV和相鄰欄接觸發病豬時,能檢測到病毒的部位和時間有顯著差異,通俗的來講在面板完整沒有傷口的情況下,健康豬隻是透過黏膜進行接觸性傳播,而後擴散到全身的血液中,而肌注病毒的豬隻直接就能在血液中檢測到病毒(如下圖所示)。

正確認識非洲豬瘟傳播方式,勿受跟風誤導

從上圖實驗資料可見,接種感染豬群在血液中檢測ASFV的時間要早於口腔棉拭和鼻腔面試,而同欄接觸感染豬和相鄰欄接觸感染豬檢測ASFV中發現,口腔棉拭、鼻腔棉拭和直腸棉拭能檢測到病毒的時間要早於血液,其原因為接觸性傳播的病毒會在淋巴結和巨噬細胞中複製,因此早在血液出現病毒擴散前病毒會在口咽區聚集複製,因此在國內現有的早期檢測過程中,通常會取鼻腔和口腔黏液作為樣本進行診斷。

從上述論點中我們發現,非洲豬瘟病毒的傳播主要是透過接觸性黏膜傳播,因此透過推斷,透過增強黏膜免疫來去提升豬群對ASFV的抵抗力是具備潛力的,黏膜免疫的主要活性物質為分泌型IgA(SecretoryImmunoglobulin A, 簡稱SIgA),那麼SIgA在對抗非瘟的理論和應用可能性筆者將在後續文章中討論,感謝各位讀者關注。

Tags:豬瘟病毒傳播ASFV接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