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逆全球化”根源與解決方案

由 修外求內 發表于 農業2021-10-23

簡介但是在這波商品、原料全球化走到終末期時,全球化帶來利益增長全都被工業國家依靠工農業效率差,直接以“工農業剪刀差”的方式直接拿走了,留給各個殖民地的只有“全球化”後更有效率的殖民壓榨而沒有分享到因效率提升帶來的“全球化”收益,所以以“大蕭條”

為什麼會出現反全球化

“逆全球化”根源與解決方案

本文同步傳送於同名微信公眾號“

修外求內

”,歡迎前往討論。

前言

最近“逆全球化”頻繁刷屏,很多人因為之前世貿紅利期中我國受益於全球化的飛速發展而對此情況憂心不已。其實“逆全球化”是全球化發展到一個階段後的必然現象,這並不意味著全球化的歷史終結,反而是新一輪更深入“全球化”的開端。

因為百年前的上一輪“逆全球化”思潮也是以新一輪更高階“全球化”來予以終結的。

技術的利弊轉換和反噬

在上一篇講光刻機的文章《

光刻機也許走到了歷史終點?

》裡講了,任何一種技術在其初始階段帶給人們都是利大於弊,等其發展到終末期時就變成弊大於利狀態,而這種弊大於利狀態正是會促進我們發掘新技術來對它形成替代。

不光以技術為代表的生產力在升級換代時會出現這種由利大於弊到弊大於利的狀態轉換,以商業模式為代表的生產關係在升級換代時同樣會出現這種由利大於弊到弊大於利的狀態轉換。

“全球化”作為一種商業模式,在其發展初期是利大於弊狀態,所以我們看到“全球化”初期全世界不管哪個國家哪個公司都拼命全球化,想在這個新商業模式裡給自己分一杯羹。但是當“全球化”這個商業模式發展到終末期時,商業模式的好處被開發殆盡,商業模式害處卻越來越明顯,整個商業模式就進入了“弊大於利”的終末期,這時自然會出現“逆全球化”反思浪潮。

但是這種反思浪潮並不會讓“全球化”徹底失敗,只會促使人們發掘出更符合人們需要、更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新一代“全球化”商業模式,正如百年前的“逆全球化”和“再全球化”浪潮一樣。

以史為鑑:百年前“逆全球化”和“再全球化”

我們現在看到的以跨國公司為代表“全球化”實際上已經是“第二代”全球化了,第一代“全球化”是以商品全球化流通為代表的全球化,這我在之前《

經濟增長史三部曲:出口,消費,投資

》裡已經有過論述了。

第一代“全球化”是以商品全球化流通為代表的全球化,指是原料和商品在全世界範圍內流通,而在大航海時代之前因為各地區交流間極少,沒有條件達成全球化的原料和商品流通。第一代“全球化”好處在於商品、原料全球化流通後,各地都可以生產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而不用強逼自己生產自己處於生產劣勢產品,整個社會生產效率因此大為提高。經濟學裡“帕累托最優”講就是這個事情。

但是在這波商品、原料全球化走到終末期時,全球化帶來利益增長全都被工業國家依靠工農業效率差,直接以“工農業剪刀差”的方式直接拿走了,留給各個殖民地的只有“全球化”後更有效率的殖民壓榨而沒有分享到因效率提升帶來的“全球化”收益,所以以“大蕭條”前美國率先提高關稅壁壘為標誌,第一輪商品全球化進入了“逆全球化”狀態。

這一輪“逆全球化”根源在於工農業效率差,直接原因在於殖民國家對殖民地的殘酷壓榨。所以這一輪“逆全球化”訴求主要有兩點:1,殖民地要求擁有自己的工業生產能力。2,殖民地要求擁有獨立公平的貿易權。而這兩點都在新一輪更高階跨國公司式“全球化”裡予以解決了。

其中第一點訴求:擁有自己的工業生產能力,在新一輪“全球化”裡是以跨國公司在各地設立當地工廠方式來解決的。典型就是可口可樂在世界各地的灌裝廠和供應鏈,以及汽車產業鏈全球化大生產。

第二點訴求:殖民地要求擁有獨立公平貿易權。這個在新一輪“全球化”中是分獨立和公平兩個部分分別解決的,獨立是以美蘇為支撐的“民族解放浪潮”,讓絕大多數殖民地脫離了殖民體系擁有相對獨立自主的國家主權。另一個是美國在二戰後建立的“世貿組織”,讓加入其中的國家都享受到了相對平等的貿易體系。

在絕大多數國家都加入世貿體系後,這一輪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全球化”也走到了最高潮,隨後進入了弊大於利的終末期,此時人們再度萌發了“逆全球化”思潮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社會現象。這一輪“逆全球化”根源是先發工業國家利用產業鏈優勢地位對產業鏈利潤形成了不對稱掠奪,所謂“微笑曲線”就是其典型代表。直接原因是資本主義內不同階級對產業利潤的不對稱分配拉大社會貧富差距,增加了社會不穩定性,以“民粹主義”的方式對這種雙重不對稱掠奪(先發工業國對產業鏈不對稱掠奪、資本主義內對掠奪利潤不對稱分配)形成反噬。

“逆全球化”的解決方案

上一輪“逆全球化”是以更高階形式的“全球化”來化解其中的弊端,而出現這一現象的根源在於社會發展聚集度越高則效率越高這一基本社會規律所決定的。所以社會發展趨勢是必然是越來越聚集,也就是越來越“全球化”,所以本輪“逆全球化”解決方案也應該是更高一級的新“全球化”解決方案。

這一輪“逆全球化”根源在於雙重不公平掠奪,那麼新“全球化”解決方案也必然要解決這個問題。

解決第一個“微笑曲線”不公平掠奪問題方案,大機率是在全球化框架下加強“經濟區域化”內的公平分配。因為在全球範圍內許多國家間達成利益公平分配非常難,但是在區域內數個國家或十數個國家內達成產業鏈利潤公平分配將要簡單很多,並且在“經濟區域化”探索出合適產業鏈利益分配模式後,也方便以此為模板將產業鏈利益公平分配模式推向全球,就像當年《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世貿組織前身)由23個國家逐步推向全球絕大多數國家一樣。

解決第二個資本主義下不同階級對產業利潤不公平分配問題方案有兩個可能發展方向。其一是治標不治本方案,也就是不根除資本主義制度本身而是以福利制度來減緩甚至壓縮貧富差距,典型案例就是北歐高稅收高福利的“福利國家”方案。第二個治本方案,就是以更公平社會制度來替代不公平分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也許這意味著資本主義“歷史的終結”(源自:弗朗西斯·福山)

結語

歷史總是螺旋式發展,但是又服從更為本質的基本規律。所以“逆全球化”思潮只是無數歷史逆流中的一朵小浪花,不改變人類聯絡必然越來越緊密的“全球化”歷史趨勢。

Tags:全球化公平商業模式弊大於利終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