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秦墓發現釀造酒 透明純淨富含氨基酸

由 光明網 發表于 旅遊2023-01-18

簡介據專家介紹,在咸陽地區的秦人墓葬中,近年的考古發掘已有二例銅壺內殘存液體的情況,其中一例是坡劉村的秦貴族墓葬,與本次發掘屬於同一處秦人墓地範圍

戰國的酒怎麼都白色

秦墓發現釀造酒 透明純淨富含氨基酸

圖文無關

拂去泥土後劍身依然寒氣逼人,銅壺內保留的酒仍存豐富氨基酸。近日西鹹新區巖村墓地秦人平民墓葬的考古新發現,讓考古人員都感到吃驚。

銅劍長60釐米 依然寒光逼人千年不鏽

巖村墓地位於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南部,屬於秦都咸陽城遺址坡劉至花楊村平民墓區範圍。據該考古專案負責人、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許衛紅介紹,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為配合西安北至機場城際軌道交通專案建設,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組隊在該處進行了考古發掘,共清理古墓葬56座,其中戰國晚期至秦代墓葬49座、漢代墓葬1座、清代墓葬6座。

這裡發掘的戰國晚期至秦代墓葬形制分為直線式洞室墓、豎穴土壙墓和甕棺墓三類。其中,以直線式洞室墓數量最多,屬於秦咸陽都城時期的平民墓葬。儘管墓葬多被盜,但仍出土了陶、銅、鐵等不同材質的遺物260餘件。

在秦人墓葬中發掘出土了儲存完整的銅劍一柄。劍通長60釐米,劍首圓形,莖部圓箍狀,劍身是中部起脊的八面體,近鋒端有明顯的束腰。這種造型最早出現於吳越地區,屬於傳統的“周式”長劍,一體連鑄,莖部纏繞絲繩可以舒適地持握,束腰及八面體的劍身有很強的殺傷力。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秦俑坑出土的劍,劍柄多是扁的,這把劍的劍柄是圓的,和越王勾踐劍相似,長度也相當,所以具有明顯的吳越地區春秋劍的遺風。”許衛紅說。

本次發掘出土的這柄銅劍,刃部可見使用後留下的豁口,推測是一柄經歷腥風血雨的實用武器。許衛紅表示,根據青銅長劍的造型特點判斷,其鑄造年代要早於戰國晚期。從首到鋒通體無斷裂痕跡,拂去黃土,劍身依然寒光逼人、千年不鏽,當時的冶金鑄造技術水平可見一斑。

銅壺內意外發現液體酒 近乳白色透明純淨

許衛紅介紹,在一座豎穴墓道雙墓室的秦人墓葬的銅壺中竟然還有意外發現:液體酒。這些酒比銅劍所處的時期要晚一些。

銅壺屬於青銅禮器,又稱為鍾,是酒類液體的盛儲器。按照周禮制度,喪葬墓葬中出土的銅壺,多與下葬過程中舉行的“獻祭”儀式有關,填埋時應該都盛有酒類,但受時間、銅壺質地等各方面因素影響,能留存下來實屬意外。

本次出土銅壺的口部以條狀物覆扎有粗布,密封性極好,因此得以保留總量約300毫升的近乳白色、透明純淨的液體。第一時間送至相關單位開展科技檢測後發現,液體中含有較高的羥脯氨酸、穀氨酸等氨基酸以及少量任二酸、月桂酸等脂肪酸物質。其中,羥脯氨酸、穀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分別為4。83ug/g和2。40ug/g,屬於酒類物質。“屬於釀造酒,不是燒酒”。

據專家介紹,在咸陽地區的秦人墓葬中,近年的考古發掘已有二例銅壺內殘存液體的情況,其中一例是坡劉村的秦貴族墓葬,與本次發掘屬於同一處秦人墓地範圍。本次發掘並經科學檢測的酒類液體,經過兩千多年仍存豐富的氨基酸物質,體現了咸陽為都期間的酒業釀造水平。這些考古發現記錄的不僅僅是秦人生前好酒的習俗,更透射出秦帝國對周禮制度的延承,對研究秦咸陽城的文化面貌有重要的意義。

“雖然珍貴,但這並不是陝西考古發現最早的酒。最早的酒應該是仰韶文化時期的米家崖遺址出土的史前酒殘留物,距今已有5000多年了。龍山時期的酒也發現過不少。”專家說。 (記者 馬虎振)

版權宣告: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

Tags:墓葬銅壺考古秦人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