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閱兵:周武王、姜子牙孟津會盟觀兵

由 沉醉知識無邊遨遊 發表于 旅遊2023-01-15

簡介孟津會盟觀兵隨之武王向各位諸侯宣講了本次會盟閱兵的重大意義,希望與會諸侯同仇敵愾,共同盟誓,誓死滅商

公元前11世紀什麼討伐商紂

一個國家舉行閱兵是為了展現部隊建設的成就,可壯觀瞻、振軍威、鼓舞士氣,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愛好和平的民族,閱兵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在孟津舉行大規模的觀兵,同時宣稱伐紂,替天行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閱兵之際,我們回溯歷史,看看西周武王時期的閱兵盛況。

周文王去世之後,周武王與姜子牙便加緊了伐紂滅商的步伐。這時候商朝雖然十分腐敗,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商、周軍事對比還有很大差距,如果靠武力征服那將付出巨大代價。武王與姜子牙一商量決定等到商朝內部發生混亂,然後乘虛而入這樣才能以弱勝強,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是此時三軍將士要求滅商已急不可耐,許多諸侯邦國也要求周邦牽頭伐商,如果沒有什麼舉動一會挫傷周軍的銳氣,二會冷了諸侯們的心,造成離心離德。在這種背景下,閱兵是最好的方式,一來可以激勵將士,震懾商朝,二來可向諸侯們展示周的雄厚實力,向諸侯說明周朝伐商的決心,以增添他們跟著周走的信心,三來不需大動干戈,拖延時間,以待商朝自亂陣腳。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閱兵:周武王、姜子牙孟津會盟觀兵

周武王

周武王與姜子牙商量妥當後決定在孟津閱兵,並將這個決定頒佈給四方諸侯。這一天,武王和姜太公親率甲士三萬,虎賁三千,戰車千乘,離開鎬京,出臨潼,過澠池,浩浩蕩蕩向東進發,隊伍首尾長達二十多里。到達洛陽後,姜太公親自指揮三萬大軍和糧草輜重渡黃河,一路由大將南宮适率領充當左軍,一路由將軍閎夭率領,充當右軍,自己與武王居於中軍,大將武吉護駕,只見在看闊的河面上,三路舟船,如三條巨龍,煞是壯觀。

傳說武王和姜太公乘坐的大船行至河中央的時候,忽然颳起一陣狂風,霎時間,水急浪高,波濤滾滾,只聽得見一聲巨響,從水中飛出一道白光,直向武王飛去。兩邊護衛急忙上前護住武王,只見那白光撲的一聲,落到武王腳下。武王嚇了一跳,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形狀如豬的白魚。武王的弟弟周公旦連忙上前按住白魚,白魚吱吱的叫喚起來,像是在向武王說些什麼。武王命人占卜吉凶,結果是白魚躍舟,乃大吉之照,白魚乃黃河河神。武王大喜,親手抱住大魚,默默祈願,希望河神相助討伐無道昏君商紂。之後又親手將大魚放生於黃河,頓時風平浪靜,白魚反轉身來向武王點了三次頭,才向深水中游去。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閱兵:周武王、姜子牙孟津會盟觀兵

周文王與姜子牙

白魚入舟的事情很快傳遍三軍,也傳到了來孟津會盟的各諸侯國君的耳朵裡,大家都認為這是上天在向武王傳達滅商的旨意是大吉之照。

此次孟津會盟,武王發出的請柬不到一百,但聞風而來的諸侯國卻多達八百個,這八百個諸侯帶來了數十萬的兵士。這些兵士在孟津列陣等待著武王的到來,姜子牙深知中原的一些諸侯仗著自己經濟發達,有點瞧不起西岐,他建議武王乘馬落落大方的接受諸侯各國的歡迎,要有盟主的風度和威儀,不能被諸侯小瞧。

等到武王大船靠岸,早有人牽著一匹高頭駿馬在等候,武王一躍而上,姜子牙為武王牽馬,武王弟弟周公昂首邁步在馬後執鞭,其後跟著文武官員,官員們服飾整齊,儀態大方,衛護鎧甲鮮明,步伐有力,儼然上國風度。武王騎著馬在諸侯組成的夾道中前行,他不斷向各諸侯抬手致意,表示慰問,各諸侯們見武王相貌堂堂,威風凜凜,溫潤爾雅,一派帝王風采,便由衷的欽服。

第二天,各路諸侯帶領兵馬來到孟津城西大校場。場內外佈滿了十多萬的兵馬,校場中央築起一座高臺,上面設有天地神位。高臺兩邊有八百多諸侯王的坐席。吉時已到,八百多諸侯從南門魚貫而入,按次序分坐兩側。武王在十八名甲士的護衛下,走進校場登上高臺,祭拜了天地神明。隨之,姜太公全副甲胃,牽著白馬;周公全副甲胃,牽著烏牛,從高臺後出來,在臺前站定。這時全場肅然。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閱兵:周武王、姜子牙孟津會盟觀兵

孟津會盟觀兵

隨之武王向各位諸侯宣講了本次會盟閱兵的重大意義,希望與會諸侯同仇敵愾,共同盟誓,誓死滅商。各諸侯王見識了西岐的強大和武王的英明,均對天盟誓弔民伐罪,躬行天討,齊心滅紂,福禍與共。之後加強相互聯絡,互通訊息,一旦時機成熟,願聽武王號令,同心協力,討伐商紂。

此次孟津會盟閱兵,彰顯了西周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武王的英明神武,各諸侯表示願聽從武王調遣,武王成為諸侯盟主,可謂一舉多得。西周透過此次會盟閱兵瞭解了各諸侯王的心意,壯大了自己的實力,各諸侯國也看到了西周的強盛和商紂的昏庸,大家各取所需,心真真的連在了一起,哪有後來不成功的道理?

Tags:武王諸侯孟津閱兵姜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