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論“中”字、“中國人”、“中華文化”、“中國文化”

由 歪嘴兒一笑 發表于 運動2023-01-17

簡介即“中”字最早所呈現給人類的資訊,是表示太極初動而生化萬物的影象文字

計口授地中的計古義是什麼意思

作為一箇中國人,大家知道嗎?

知道古人造“中”字的依據是什麼嗎?

我們的祖先用這個“中”字想傳遞什麼資訊?

“中華文化”所表達的資訊是什麼?

“中國文化”所表達的資訊又是什麼?

“中華文化”與“中國文化”有何異同?

假如二者的含義相同,則為何要用兩個名稱?

若二者不同,其差異又在什麼地方呢?

我們為什麼被稱為“中國人”?

古聖賢造“中”字的源起依據是什麼?

其字的出現給人類傳遞了什麼樣的資訊?

“中”字裡到底蘊涵了多少深意?

我們今人對“中”的真實認知究竟有多少?

論“中”字、“中國人”、“中華文化”、“中國文化”

1

論“中”字

《古代漢語詞典》上對“中”字的常用之義有以下幾種解讀:

內,裡。 內心,內情。

中間,當中。 正。

一半,半。 中等。

適當,適中。 射中目標。

符合。 傷,中傷。

《中庸證釋》中有一段文如下:

“中者,示道者也。

道憑物而明,物以中而合道。

故守中用中,為人明道也。

天地氤氳,二氣化醇。

二氣如環,相抱成形,不失其正。

內外和凝,永生不漓,悠然天真,此即中之體也。

蓋二氣即分,陰陽以名,而太極成焉。

太極者,半陰半陽,相環相抱,動而入靜,靜而出動,動靜不失,陰陽乃和。

故太極形始於 乃變為,即陰陽相互之體也。

陰生於陽,陽翕於陰,二氣始終,純然至凝。

故太極既成,二氣胚動,而五行生,五德相交,化育以成,而萬物生焉。

此物字概物而焉,不僅指形色者也。

故萬物始於太極,即太一也。

禮曰:夫禮必本於太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一節,即言造化之情也。

太極既以道而分陰陽,則欲知太極,不可驗之陰陽,亦猶欲明道者,不可不求之太極也,儒家以太極明道,即此理也。

中者,太極也,象形。

左為陰,右為陽,中以文間之,即示二氣之分也。

古人未傳太極圖,人嘗疑為後世偽造,豈不知中者即其圖也。

古人以畫代字,蓋初無分別也。

伏羲八卦,亦畫亦字,至其後,始以乾字代畫,坤字代畫,非另有物也。

人知之名乾,之名坤,而不知即乾, 即坤,上古固無乾坤二字也。

中字亦然,上古僅有太極之圖,而無中字。

後人以為中,而忘其形,是重字而輕畫,失古人義也。

古人言文簡略,有畫即無所用字。後人(指今人)就其畫而皆為之字,使古人象形之畫不可復識,豈文言趨於繁複之害乎!

論“中”字、“中國人”、“中華文化”、“中國文化”

在《易經證釋》中:

“夫易象者,言天地既生之後者也,故取象自太極以下。而八卦也,六十四卦也,三百八十四爻也,皆兩儀四象既生之後事物也。重在既變之象,故名曰易。

易,變易也。而易有太極一語,即明示所自始也。易字不必指書名,當以卦象變易之義釋之。有字不可屬於易經解。當以自無入有之義釋之,蓋言易之言變易也,必自其變所始考之,言變者必徵於有物之初。而始有者,即變之始見也。則太極者,即萬有之始,亦萬變之宗。故言變易,而明變化之源,言自無之有,而明有物之始,自當溯太極而為全易之根本。則易有太極一語,其意義至深切著明也已。若視為易經有太極,則不合矣。

太極非物也,言易雖自伏羲,而太極之有象,則天地之先也,故太極不得視為易所有無者也。要知太極之象,傳之久矣,伏羲時畫之為‘一’,無此圖也。後聖漸由伏羲之‘一’,演之為圓圈,以示其體。又有圓圈之象,演之為,以明其用,即Ф(中)字所自出也。後更演之為黑白互動之象,以明兩儀既生,二氣之周流不盡,而以證天地生化之序。乃合易象八卦之圖,此今世所傳之太極圖也。圖之為象,在明其體用,黑白之圖,有用遺體,尚非全也。必先有渾圓明澈之圖,以象其本來元氣;合以黑白交環之圖,以象其動靜生陰陽。於是體用皆全,變化自見。如易之卦象,自一生 ,自 生四象八卦,皆有序也。若不循序觀之,則不知八卦所自來,又何以明卦象之體用與變乎?

故一者,太極也; 者,兩儀也。八卦皆自是生化者也,古人言文尚簡,況當畫卦之時,尚無文字,所有之象,僅八卦與六十四卦。雖有太極之象,而未用圖,又未以列於卦象前後,不過口授之後人,知其有所始耳。”

論“中”字、“中國人”、“中華文化”、“中國文化”

從以上文字中,原來中國之“中”字是由太極圖演化而成。也就是說,傳統之儒教以“中”字來狀自然之道,模仿道,即以“中”字來詮釋道之本體之形與初動之功能也。即道有動靜兩種狀態,在未動之前,古人以象之,示渾然之氣;待其初動,則以示其已生兩儀之象,而“中”字之由來,即仿推演而成。

即“中”字最早所呈現給人類的資訊,是表示太極初動而生化萬物的影象文字。由此我們是否可以推論,理解了“中”字的內涵,等同於認識了宇宙的形成,天地的產生及其所有之變化規律。

論“中”字、“中國人”、“中華文化”、“中國文化”

2

論“中國人”

從字的角度來解讀,“中國人”其實蠻容易理解的,就是出生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人,我們俗稱為“中國人”。但當我們對“中”的概念有所瞭解後,那麼對“中國人”的界定範疇就應該有個更深層次的解讀了。

在此,我們是否可把“國”字從“地域”的範疇,提升到意境的範疇,如柏拉圖的“理想國”。由此我們是否可以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解讀“中國人”。即把能遵從自然法則,有一定道德修養的人,才稱之為“中國人”,而不是僅僅是出生在“中國”這個土地上的人。就是“在明瞭宇宙變化規律,且自覺遵從自然法則的境界中生存的人。”

其實在《禮記·曲禮》篇中,古聖對人的定義就有了清晰的界定:“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you。是以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也就是說,知書達禮(理)之人,才被聖人們界定為人。而非禮(理)之人,雖為人身,但古人俗稱之為禽獸。

民間常有“披著人皮的畜生”,及“人面獸心”等俗語,皆是泛指不能遵循道德人倫之禮(理)的人。另古人將“罪人”常稱之謂“四非人”,因為“罪”字,從“四”從“非”。而“四非”者,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即凡有違禮(理)之行為(指視、聽、言、動)者,皆被稱之為人類之“罪人”。

論“中”字、“中國人”、“中華文化”、“中國文化”

3

論“中華文化”

《古代漢語詞典》中,將“華”、“文”、“化”這三個字的註解整理、歸納出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華”者:

①花。【引申】開花。

②從當中剖開,即半破。

③光彩,光輝。

④日月周圍的光環。

⑤華麗,有文彩。【引申】精華,華美的東西,文才。

⑥豪華,奢華。

⑦讚美之辭。

⑧我國古稱華夏,省稱華。

“文”者:

①彩色交錯。

②文才,文飾。

③外表,形式。

④字,文字。

“化”者:

①變化,改變。

②生長,化育。

③教化,感化。

綜觀以上資訊,古聖人以“中”字狀“道”及其初動,《清靜經》開篇之語“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即是對“中”字的精確詮釋。

“華”

而“華”字則表“道”動而化(劃)成天地,且有分而未分之特性(如人類雖聚眾劃地自限而為國,但卻仍被地球所包所容),凝聚其精華之意。近似的比喻就如各國均有自己的地貌、風俗、人情、語言、文化等諸多元素,但從自然的整體角度來看,都尚在天地的包容之內。雖有人為之劃分、區別,但實則是本共一體。

“文”

“文”《周易·繫辭傳》中給出的定義是:“物相雜謂之文。”即在天地中存在著萬事萬物,相互交織形成了各種紋(文)理。如天地相交之處,有“空”與“有”之紋(文);國與國相交之處,有國界之紋(文)。也因此產生了所謂的天文與地理,各國之語言、文字、風俗人情之文。

“化”

“化”《黃帝內經·素問·天元紀大論》中定義為:“物生謂之化。”即表達了道生萬物之屬性。

綜上所述,儒家以“中”來狀道,由此我們可以理解“中華文化”即是宇宙文化,它所詮釋的內涵是生育天地、執行日月、長養萬物的自然規律。由此可知,“中華文化”不是專屬於以中國這個區域為界定的文化,而是在地球上的所有國家呈現的一切文化現象都隸屬於“中華文化”的定義範疇,即便是宇宙日月星辰所執行的規律,也在“中華文化”的包涵之內。通俗的講,即以各國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原理現象,均是“中華文化”樹大分枝的現象表示。

論“中”字、“中國人”、“中華文化”、“中國文化”

在《易經證釋》中對此早有總結:“中華文化,一言蔽之,陰陽之道,二五之數而已。明乎此,始知人之所生;明乎此,始知天地之所以成,日月之所以明;明乎此,始知道之為道,教之為教。千萬年以上,由此而啟其文化;千萬年而下,亦不得外此而續其人道。故氣化之學,二五之理,天之經,地之義,日月之度,山河之紀,人之所生,物之所化,不得或越者也。則五行之說,二氣之數,所推衍之術,如內經等書所紀者,豈不與易象同為重要哉!”

此定論可謂精闢之至,又有多少人“不識廬山真面目”啊!

4

論“中國文化”

當我們對“中華文化”有了一定認知之後,再來理解何謂“中國文化”。“中華文化”乃是大道文化,是宇宙文化,是沒有星球、地域、語言、文字限制的文化。同樣,只要我們對“中國”的“國”字有個清晰的認知,自然對“中國文化”的定義範疇就會了如指掌。

“國”字在《古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

①國家。

②周代的諸侯國及漢以後侯王的封地。

③國都,京城。

④地域,鄉土。

如果“國”字我們用繁體字“國”字來解讀,就更能貼近古義。東漢著名學者許慎所著《說文解字》對“國”字的解釋是:“或者,邦也,從口從戈,一以戈,一為守,其義尚不明。蓋口為國土意,若以兵器之戈而衛之,則其一為表示領土之境界意,一為有時如亙之有二線,亦猶表示田地境界之畺字。“或”字的“口”,指的是一個有柵欄圍著的重要地方,從早期的“或”字看來,“口”的四方都有一橫,這一橫很可能是“止”字的簡化,表示這重地是有人在四邊把守著的。後來這四筆,簡化成一筆。而“或”字的“戈”便是古代的兵器,字意是用武器保衛人口和土地。 後來,這個表示國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變成“域”字。

由此可知,“中國文化”是地域文化,引而申之,就是用“中國”的語言文字詮釋的,帶有中國地理面貌特徵、風俗民情的文化。

論“中”字、“中國人”、“中華文化”、“中國文化”

雖然“中國文化”屬地域文化,但原本也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與“中華文化”有其共通之處。只是由於區域文字、語言的侷限性,加之解讀者智愚不同,反使二者共通之處,產生了諸多障礙。更遺憾的是,雖然中國文字經歷代人的不斷會意擴充,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但其古文字後面所隱喻的文化底蘊,今人所理解的卻變得越來越膚淺。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講,中國文化的精蘊到了幾近隱遁的窘境。

“中國文化”以道儒為主綱。以道為體,但由於“道”具無形、無情、無名之特性,常常容易被人忽略。以儒為用,因其有形、有情、有名、有為,有跡可尋,故易知。雖然如此,而儒門心法自孟子後,就已失傳(失傳指無有能體悟者,而非此心法消失了)。

論“中”字、“中國人”、“中華文化”、“中國文化”

有心學習“中國文化”之人,可先閱讀一下《大學證釋》和《中庸證釋》二書,自可有所感悟。否則作為一個“中國人”,卻不知道何謂“中國文化”,豈不愧對祖先嗎?

綜上所述,“中國文化”與“中華文化”雖僅一字之差,但兩者之間的共通與不同之處已可洞見。“中國文化”側重強調在中國的國土地域範圍內,用中國人使用的語言與表達方式闡述大道文化,如《道德經》、《大學》、《中庸》、《易經》等。而“中華文化”則是不分地域限制,包含各種語言文字表述的大道文化,即既含漢字表達,又含英語及其他國家語言表達,如《聖經》、《古蘭經》也是在表述大道文化。

論“中”字、“中國人”、“中華文化”、“中國文化”

隨喜轉發,功德無量。

Tags:太極中華文化文化中國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