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宋代茶文化一角:黃庭堅的茶詩與茶詞,開啟了為家鄉茶葉寫優質文案並直播帶貨的先河

由 小話詩詞 發表于 運動2022-12-11

簡介話說回來,黃庭堅在收到家鄉分寧寄來的雙井茶後,馬上給蘇軾送去一份,與茶葉一同送去的還有黃庭堅寫的一首詩《雙井茶送子瞻》

文案推廣是什麼意思

公元一二六七年,蒸青綠茶東渡日本

貞觀十五年,紅茶經茶馬古道傳往西域

十七世紀,中國烏龍風行英倫

傳統的中國茶,神奇的東方樹葉

宋代茶文化一角:黃庭堅的茶詩與茶詞,開啟了為家鄉茶葉寫優質文案並直播帶貨的先河

我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這則廣告,就被我國源遠流長的茶文化畫面和簡潔優美的文案所吸引。

誠如這則廣告文案,我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

。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中就有茶葉“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的記載,漢代以來,文獻資料中已經有對茶樹種植的記載。

陸羽在前人對茶葉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一整套烹茶技法、飲茶習俗以及品茶法。

《茶經》的問世也極大地激發了文人的創作熱情,詩人開始大量寫作茶詩。

宋代茶文化一角:黃庭堅的茶詩與茶詞,開啟了為家鄉茶葉寫優質文案並直播帶貨的先河

茶為詩人所飲,詠茶詩佳作迭出。唐代傳下來的茶文、茶詩、茶話、茶歌等代表茶文化的篇章都大大超過了以前。詩有茶更清新,茶有詩更高雅,二者相得益彰。茶和詩就此產生了初步的結合,茶文化由此發軔。

而且唐代人飲茶,十分講究沖泡過程,先是將茶餅碾碎成末,然後再用開水沖泡。白居易《遊寶稱寺》一詩中就寫的“酒嫩傾金液,茶新碾玉塵”,說的就是將茶葉碾碎後沖泡的過程。

到了宋代,飲茶的習俗風靡全國,飲茶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坊遍佈城鄉各地,飲茶作為一種社會風尚,如北宋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中就有描繪了汴梁茶坊門庭若市、生意興隆的場面。

宋代茶文化一角:黃庭堅的茶詩與茶詞,開啟了為家鄉茶葉寫優質文案並直播帶貨的先河

在唐代文人飲茶、品茶的基礎上,宋代文人已不滿足於簡單將茶烹好至可以飲用的地步,而是精研茶藝,反覆琢磨煮茶時的技法,以求得到更好的口感。

唐代文人很講究烹茶時的火候,如王庭圭在《次韻羅世英》一詩中的“石泉擊火試香茶”,

詩人認為用文火緩慢升溫,能使茶葉在水中充分均勻受熱,茶葉的香氣才能完全被激發出來。

宋代飲茶之風盛行,茶文化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茶不僅是宋代文人喜愛的飲品,還是宋代文人墨客寄託思想情感的完美載體。

宋代文人借詠茶詩詞抒發自己高尚情操與審美情趣,他們筆下的詠茶詩詞不僅內涵豐富,還蘊含著對未來的期盼。

宋代茶文化一角:黃庭堅的茶詩與茶詞,開啟了為家鄉茶葉寫優質文案並直播帶貨的先河

宋朝初年,福建北苑茶的興起,也將茶文化引領進全新的高度。丁謂和蔡襄都有在福建任職的經歷,他們在任職期間,對北苑茶大力開發。

尤其是在蔡襄的努力下,將北苑茶開發出小龍團茶的品種,並著《茶錄》一書,北苑貢茶在他的努力下日益精緻

宋代文人主持茶葉生產,並寫下了大量的詠茶詩詞,自然會給茶注入文人的審美理念,豐富茶的精神內涵,提升茶的文化高度。宋徽宗趙佶還親自撰寫了一部茶葉論著《大觀茶論》,

這是繼唐代陸羽的《茶經》後,又一部關於茶葉的專著。宋代有關茶葉的詩詞和專著大大提高了茶的文化地位

宋代飲茶成為一種風靡全國的時尚,宋代初年出現團餅茶,享譽京華。文人墨客以茶會友,以茶為詩,以茶取樂。

茶葉與人們的生活、文化緊密相連,結下了不解之緣。宋代大詩人蘇軾、黃庭堅、陸游等文化界名流寫過不少詠茶的詩詞。

宋代茶文化一角:黃庭堅的茶詩與茶詞,開啟了為家鄉茶葉寫優質文案並直播帶貨的先河

其中黃庭堅是一位特別喜歡飲茶的人,他不僅善於品茶,而且愛寫茶。黃庭堅的老家分寧(今江西修水)出產一種名為雙井茶的茶葉,他寫了不少的詠茶詩詞,光是流傳下來的有五十首之多。

可以說,黃庭堅為雙井茶代言的詠茶詩詞直接帶動了家鄉的雙井茶的發展,使雙井茶成為當時的名茶之一。

黃庭堅愛喝茶是出名的,同事們戲稱他為“分寧一茶客”。他如果得到上好的茶葉,不但會細心品茶,而且還會將茶葉分享給朋友,與朋友一起品茶論道。

有一次黃庭堅收到了從家鄉寄過來的上等好茶,就迫不及待地分出來一份,給自己的好友蘇軾送去,與朋友一起分享家鄉的美味。蘇軾為什麼要將茶葉送給蘇軾呢?

宋代茶文化一角:黃庭堅的茶詩與茶詞,開啟了為家鄉茶葉寫優質文案並直播帶貨的先河

因為蘇軾與黃庭堅有師生關係,黃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同出蘇軾門下,他們四人也被稱為“蘇門四學士”,蘇軾與黃庭堅亦師亦友。

除過這層關係外,蘇軾本身也是一位很喜歡飲茶的人,他不光飲茶,還懂得欣賞茶,而且也寫下了大量的詠茶詩詞

如蘇軾在《西江月·茶詞》一詞中寫道:“龍焙今年絕品,谷簾自古珍泉。雪芽雙井散神仙。”蘇軾在反覆烹茶的實踐中。發現用泉水烹茶,茶水口感細膩柔潤,效果最佳,因為泉水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礦物質與茶葉的結合,可以最大程度激發出茶葉本身的鮮香味美。

蘇軾不光對烹茶時的火候有著精準的拿捏,他們對水有著嚴格的要求,對茶葉本身的層次也有著一定的追求

宋代茶文化一角:黃庭堅的茶詩與茶詞,開啟了為家鄉茶葉寫優質文案並直播帶貨的先河

可以說蘇軾對茶的追求與同時代的其他文人一樣,都是他們對茶文化的一種認同。再如蘇軾在《汲江煎茶》一詩中寫道: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將加工工序繁複、製作過程精良、成色純淨的茶葉碾成細末,用好水沖泡,茶水激起的泡沫如松濤的聲音。沖泡好的茶,清香襲人,品飲之前,茶葉的清香就已經令人神清氣爽了。

“松風忽作瀉時聲”一句寫的就是這樣的沖茶方法和沖茶給人帶來的視覺和聽覺的享受。

茶作為經常出現在宋代詩人詩歌作品中的吟詠物件,在很大程度上是文人情感的一種物化與再現,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他們時代面貌與精神氣質的載體。也可以說,宋代許多詠茶詩詞都蘊含著一種獨特的藝術審美。

宋代茶文化一角:黃庭堅的茶詩與茶詞,開啟了為家鄉茶葉寫優質文案並直播帶貨的先河

話說回來,黃庭堅在收到家鄉分寧寄來的雙井茶後,馬上給蘇軾送去一份,與茶葉一同送去的還有黃庭堅寫的一首詩《雙井茶送子瞻》。原詩如下:

人間風日不到處,天上玉堂森寶書。

想見東坡舊居士,揮毫百斛瀉明珠。

我家江南摘雲腴,落磑霏霏雪不如。

為公喚起黃州夢,獨載扁舟向五湖。

從試題不難看出,黃庭堅給蘇軾送去的這種茶葉名叫雙井茶。雙井茶,是出產於黃庭堅的老家分寧(今江西修水)的一種茶葉。雙井茶本來就是上等的茶葉,加之黃庭堅的推廣、代言、宣傳,使得雙井茶成為當時的一種名茶

宋代茶文化一角:黃庭堅的茶詩與茶詞,開啟了為家鄉茶葉寫優質文案並直播帶貨的先河

元祐年間,黃庭堅在汴梁任職,而此時蘇軾也在汴梁任職,“蘇門四學士”齊聚京城。當家鄉的親人給他捎來新採的茶葉後,他馬上想到要與朋友分享這來自家鄉的美味,並附上這首茶詩。

這可以看作是黃庭堅為家鄉茶葉“直播帶貨”的第一人。

這首詩的開篇兩句沒有從茶葉落筆,而是從好友蘇軾所處的環境落筆。詩句大意是說:風吹不到日照不到的地方,是天上的玉堂,玉堂中陳列著珍貴的書籍。

這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此時蘇軾早已結束了他的貶謫歲月,人生與仕途進入了輝煌的時期。這時的蘇軾任翰林院學士,不僅負責管機要,還負責起草詔令的工作。“玉堂”是一語雙關,既可以指神仙洞府,在宋代“玉堂”又是翰林院的別稱。

於是黃庭堅便巧妙地借用了玉堂的雙重含義,不僅把翰林院說成是不受風吹日曬的地方,還說這裡珍藏著浩如煙海的文獻書籍,是一派清雅的景象。

宋代茶文化一角:黃庭堅的茶詩與茶詞,開啟了為家鄉茶葉寫優質文案並直播帶貨的先河

頷聯“想見東坡舊居士,揮毫百斛瀉明珠”,詩句大意是說:我想見你這位東坡的舊居士,你的飛揚的文采好似飛瀉百斛明珠。黃庭堅在這兩句中正面描寫送茶的物件蘇軾。

我們都知道,“東坡”是蘇軾的名號。東坡原是黃州的一個地名,蘇軾來到黃州後,曾在東坡築室居住,自號“東坡居士”。黃庭堅在詩句中一個“舊”字,不僅寫出了蘇軾宦海浮沉的身份變化,也暗示出兩人一路走來的榮辱與共情誼。

尤其是黃庭堅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蘇軾的文采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黃庭堅用“明珠”來比喻蘇軾在翰林院草擬的文字。“百斛”這一數量詞的運用,也表明了蘇軾這些年來的創作不管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詩句中的

“瀉”字也極為傳神,把蘇軾奮筆疾書、揮灑自如的神態,刻畫得栩栩如生。

宋代茶文化一角:黃庭堅的茶詩與茶詞,開啟了為家鄉茶葉寫優質文案並直播帶貨的先河

頸聯“我家江南摘雲腴,落磑霏霏雪不如”,是黃庭堅對贈送茶葉一事的說明。“雲腴”二字本來指的是傳說中的一種仙草,此處詩人用“雲腴”來形容雙井茶。磑,小石磨。這兩句大意是說:從江南老家摘下的雲腴茶,用石磨研磨,細細的茶葉末潔白如雪。

黃庭堅說他家鄉的茶葉品質好,潔白如雪,這不就是為家鄉的雙井茶做的一次實打實的廣告代言嗎?

為什麼要把茶葉放進小石磨裡面呢?原來,宋代人喝茶的習慣與我們現在的沖泡習慣不同,不用開水直接沖泡茶葉。

宋代人喝茶時有很多道工序,他們先將茶葉磨碎,再放到水裡煮沸。這種工序在宋代被稱為“點茶”。

宋代茶文化一角:黃庭堅的茶詩與茶詞,開啟了為家鄉茶葉寫優質文案並直播帶貨的先河

這裡有必要說一下宋代人喝茶品味與追求。

宋代人喝茶、點茶時,對茶色白淨有著很高的要求,尤其是白茶,被認為是精品中的精品。《大觀茶論》中就說:“點茶之色,以純白為上真,青白為次,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

還有一則故事,也可以從側面看出宋代時人們對茶色白淨的品味與追求。話說有一次司馬光問蘇軾:“茶與墨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輕;茶欲新,墨欲陳。君何以愛此二物?”蘇軾答曰:“奇茶妙墨俱香,公以為然否?茶可於口,墨可於目。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堅,是其操一也。”

從這則故事可以看出,宋代人們對茶色白淨的崇尚。一方面是因為白茶產量少,製作工序繁複,物以稀為貴;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宋代文人清雅簡淡的審美追求,茶色尚白也是清雅的審美態度的體現

宋代茶文化一角:黃庭堅的茶詩與茶詞,開啟了為家鄉茶葉寫優質文案並直播帶貨的先河

說完了宋代人們對茶的品味與追求,再回到黃庭堅的詩歌。

黃庭堅之所以把茶葉形容得像雪一樣美、像雪一樣白,不僅顯示了家鄉雙井茶的品質,還顯示自己送茶的一番誠意,其中更寄予著真摯濃厚的友情。

尾聯“為公喚起黃州夢,獨載扁舟向五湖”,是詩歌的主題。

黃庭堅之所以給蘇軾送茶,為的是和好友一起分享來自家鄉的美味,但黃庭堅在送茶的同時又送去了這首詩,除過友情之外,還有對好友的規勸,這種規勸是建立在他們之間推心置腹的信任基礎之上的。

來看具體的含義,黃庭堅的大意是說:喝了我家鄉的茶以後,也許會讓您喚起黃州時的舊夢,獨自駕著一葉扁舟,浮游於太湖之上了。詩句中的“五湖”指的就是太湖。

宋代茶文化一角:黃庭堅的茶詩與茶詞,開啟了為家鄉茶葉寫優質文案並直播帶貨的先河

黃庭堅最後一句引用春秋時期范蠡的典故。相信這個典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傳說范蠡輔佐越王取勝之後,他沒有接受封賞,而是選擇了功成身退,過起了泛舟江湖的隱逸生活。

於是黃庭堅藉著送茶的機會,又委婉地引用春秋時期范蠡的典故,意在勸告蘇軾:雖然你現在得到重用,如沐春風,但是不要忘記黃州的舊事。

黃州,是蘇軾人生旅途上的心靈驛站,也是蘇軾仕途之路上一段極為坎坷的時期。蘇軾在黃州時也一度萌生過“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退隱思想。

宋代茶文化一角:黃庭堅的茶詩與茶詞,開啟了為家鄉茶葉寫優質文案並直播帶貨的先河

黃庭堅語重心長地對摯友蘇軾說:

在風雲變幻的人生之旅,世事無常,不如及早效法范蠡,來個功成身退吧。這種推心置腹的信任,這種發自肺腑的勸勉,是朋友之間最為珍貴的情誼。

讀完了這層含義,我們才明白黃庭堅送茶的真正用意,他的這番用意又並非一本正經地說出來,只是從對往事的勾喚中輕輕點出,不僅可以脫離規勸的口吻,避免了不必要的尷尬。

茶葉在水中沉浮,飲茶之人甘苦自知。黃庭堅給蘇軾送去茶葉並以詩相贈,字裡行間寄寓的濃濃的茶味,與他們人生之路的榮辱不驚、榮辱與共、甚至甘苦自知的人生滋味,是如此相似

宋代茶文化一角:黃庭堅的茶詩與茶詞,開啟了為家鄉茶葉寫優質文案並直播帶貨的先河

一杯茶、一首詩、一份情,黃庭堅寄寓在詩歌中的坦然面對得失榮辱,不憂不喜的人生態度,體現出了他們圓融超曠的達觀襟懷與獨立自持的人格操守,在無形之中寄予了他們的藝術追求與人生態度,這種通達的人生態度與一杯茶中氤氳的煙氣和苦澀的味道又是何其的相似。

Tags:黃庭堅蘇軾茶葉宋代雙井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