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限制你想象力的不是貧窮,而是認知的扭曲和知識的匱乏。

由 大腦幫 發表于 運動2021-06-28

簡介認知能力高的人,往往更樂於提高自己,於是一段時間後,當你返過來再看自己做的對策或者思考時,往往還會補充更多的可能性

首項和末項是什麼意思

人與人的區別,主要在於認知。比如;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問題,每個人看到的東西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不一樣,採取的行動不一樣,最終的結果,不一樣。

一個人認知的層次,侷限了他說話的內容。

認知層次底層的人,說話少自己的見解。除了聊聊吃喝,對男女的那點事情感興趣。如果你跟他聊人生哲學和未來想法,他一臉嫌棄你。因為他覺得你聊的思想類的事情,是在跟他顯擺。

認知層次高層的人,他說話總讓人很舒服。使別人不知不覺中,對某件事情有了新的看法。也就是說,認知層次高的人,往往左右著認知層次低的人。

其次是認知思維的高低,正如,山腳的人只懂得感嘆路邊野花的芬芳,卻無法感知登上山頂那群人所覽壯闊之景,觸巔峰雲海的驚歎之舉。

限制你想象力的不是貧窮,而是認知的扭曲和知識的匱乏。

人類的認知,就像是倒立的金字塔:越趨於底部,所見越少,機會越少,越是感受到社會不公,憤世嫉俗。

越趨於上端,所見越多,機會越多,越是感覺世界美麗,風光旖旎。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層次去深入解剖人類的認知:

最底端,只知好惡;

這是嬰兒時態的人類,餓了就吃,不分場合,撐了就拉,不分地點。這也是極端情緒化的一族,認知不足的困擾,讓他們總是陷入到窘態,卻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初級認知,突破對於事物認知的侷限性;

最守規矩的孩子,也是學校裡最省心、懂事、聽話的孩子,但這類孩子進入社會,多半會遭遇挫折失敗。

人類社會是發展變化的,有些看似牢不可破的金科玉律,會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變得落伍淘汰。

這時候的人開始思考,開始行動,開始接受一個不確定的世界

從這裡,有條隱秘的貧富分界線,過於情緒化的人,默守陳規的人,滿心恐懼的人,都會感受到極大的生存壓力,必須繼續上行,才能突破。

中級認知,對於亙古不變的人性的認知與心態。

認識人性,說透了就是認識自己,就是認識到自己心中的糾結與殘缺,就是認識到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苦傷。

認識到人在社會上的表現,充滿了無盡的矛盾與困惑,認識到人之幼年的缺憾,會構成他終生走不出的陷阱。

這時候你對人再也不會有恨意,不會有怨言,因為你知道眾生皆苦,終不過是庸人自擾。

最高階認知,對於人生的至高意義與價值的認識。

衝出人性的迷障,就得以機緣問鼎於智慧極峰,此時心境澄明,無苦無憂,洞穿了這個世界的本原,獲知了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這是人類認知的又一個新起點,快樂無邊的心靈自由,與以慈悲為感召的精神境界。

我們的認知就是這樣,從漏斗的底端一步步向上攀行,每行進一步,都會有豁然開朗的通達感,每上升一層,都會獲得無盡的心靈快感。

擁有財富的人,都是敢於對理想予出行動的人,激發對於智慧的探索,從而滿足需求

不固步自封,將書本上的知識,依附於實際行動之上,將會開啟新的視野;

遵循人性發展的規律,提高對認知思維,創造出不一樣的人生格局。

胸中藏有大志的人,往往是一個很自律的人。自律的人,既可怕,又可敬。如果是夥伴,你要跟他學會律己;如果是對手,你要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

以前總覺得,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不風流枉少年。直到後來,我漸漸發現:每一個不自律的行為,都會給你帶來更大的痛苦。不要做慾望的奴隸,自律可以令我們活得更高階。

自由的本質不是放縱自己,不是無所不為,而是自律之後的舒暢,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限制你想象力的不是貧窮,而是認知的扭曲和知識的匱乏。

人為什麼要自律?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別人優秀的樣子,卻往往忽略了他們為此付出了近乎自虐般的努力。

一個自律到骨子裡的人,看上去大多是無趣的。在別人出去玩樂的時候,一個人窩在那裡看書;在別人享用著美食的時候,在健身房裡揮汗如雨;週末的時光,很多人慵懶地睡到中午,他依舊雷打不動的早起、跑步、看書、工作。。。

這樣的人,不僅看起來無趣,甚至感覺有自虐傾向,活得一點都不灑脫和自由。

但真實情況是,自律的人比不自律的人要自由得多。

如果你總是隨心所欲,講究及時行樂,不知道努力,別人玩你也玩,別人努力你還在玩,依舊放縱自己。

那麼如此不自律的你,現在看似是自由的,但你會發現自己越活越沒有自由,沒有選擇的資本。

康德說,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越自律,越有話語權,身體和人生都是如此。

一天兩天看不出來,一個月兩個月也許還是看不出來,但是一年兩年,甚至十年二十年,自律的人和不自律的人,終將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量變足夠了才可能促成質變。這就是一個人為什麼要自律的原因,和夢想沾不上邊,就是簡簡單單地為自己以後能真正自由一點,身體和人生都自由一點。

是啊!越是自律的人越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才不會把時間和精力白白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而是真的把碎片化時間都利用起來成長自己。

所有優秀,背後都有苦行僧般的自律。

說要自律的人很多,可堅持自律的人很少,就像爬一座險峻的高山,越臨近山頂,能夠咬牙堅持往前走的人越少。好的堅持,本身就是一種自律。

做人最重要的是什麼?懂分寸,知進退!我們的人生其實是一條不規律的拋物線,喻示著我們的一生會經歷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就是命,該遇到的劫難一樣不會少,該遇到的幸福也一樣不會少,它們就在人生的明天翹首期盼等著你。

命是註定的,不可改變的,但是運是可以改的。怎麼改運?去算命嗎?不,你需要懂得一種人生知進退的智慧,什麼的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退,這都是有講究的,所謂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就是這個道理,人在不同的階段要懂分寸,知進退。該進不進,貽誤時機,該退不退,鎩羽而歸。

人生本來就是一個戰場,只有懂得進退才能面對著命運的捉弄。簡單來說,你是個明白人嗎?所謂的明白人其實就是頭腦清醒,不幹傻事,明白事理的人。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上等人揣著聰明裝糊塗,但還有一種人揣著糊塗當聰明。

上等人裝糊塗;學會觀察:世間無奇不有,眼觀耳聞明辨;學會改變:改變別人不易,改變自己優先;學會糊塗:揣明白裝糊塗,睜隻眼閉隻眼;學會慎重:綜合思量全盤,不該乾的不幹;學會剋制:衝動容易被動,剋制可以減緩。

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太清醒的人,容易煩惱。凡事太過較真,煩惱無處不在;而糊塗的人,不知如何計較。我們喜歡仰慕著別人的幸福;乍一回首,發現自己也被別人仰望著、羨慕著。

中等人裝實在;為人不怕太憨傻,就怕太狡猾;說話不怕太刁鑽,就怕太虛假;做事不怕太愚笨,就怕太耍滑;交往不怕太現實,就怕太奸詐。真誠的人,到哪都有人誇;虛偽的人,到哪都有人罵。

一個虛偽的人,儘管外表光鮮亮麗,但內、外不相契合,煩惱一旦升起,又不知怎樣處理!一個人要當聖人並不簡單,做凡夫反而更加容易。老老實實做人,老老實實面對一切,天然心無驚駭,可以安定地迎向人生中的橫逆與曲折,才是一位實在的勇者。

下等人裝聰明;真正聰明的人,從不外露自己的聰明。如果對方很聰明,你一定不能表現得比他更聰明;如果對方很笨,你也一定要裝得比他還要笨。這樣,對方才會真心接納你,喜歡你。

限制你想象力的不是貧窮,而是認知的扭曲和知識的匱乏。

聰明人往往忘記了高貴的頭顱也是由雙腳來帶動的,他們太自負太依賴於自己的思想,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其他的因素,比如行動,比如他人。有首耳熟能詳的老歌,叫“傻瓜力量大”,適當的“傻”,如同恰到好處的“自卑”,那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智慧。

參透人生,難得糊塗;孔子發現了糊塗,取名中庸;老子發現了糊塗,取名無為;莊子發現了糊塗,取名逍遙;墨子發現了糊塗,取名非攻;如來發現了糊塗,取名忘我。

世間萬事,唯糊塗最難。有些事,問得清楚便是無趣,連佛都說:人不可太盡,事不可太清。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所以有時候,難得糊塗才是上道。人生說到底,活的是心情。活得累,是因為能左右你心情的東西太多。

天氣的變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風景,都會影響你的心情,但它們都是你無法左右的。看淡了,天,無非陰晴。人,不過聚散,地,只是高低。滄海桑田,我心不驚,安穩自然。隨緣自在,不悲不喜,便是晴天。

佛教文化裡說:“菩薩下位不知上位,凡夫自位不知他位。”人都是各有其位置的,因這個位置而安立自身,卻同時為自己劃定了“邊界”,侷限性就是這麼來的。下位不知上位,就是層次、境界上的邊界;自位不知他位,就是格局、視野上的邊界。

韓寒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我也曾對那種力量一無所知”。說的是自己感覺自己檯球打得不錯,一次有機會和九球天后潘曉婷打球,就以為雖有實力差距但自己還有一線機會,結果一晚上都在開球,因為開完球后就只能眼睜睜看著潘曉婷一路把球全部打進洞。又回憶起自己的中學時代,因為自覺足球踢得不錯,也在校內比賽、上海中學生賽中拿過冠軍和四強,於是以為“我護球很像梅西,射門很像貝利,曾經一度覺得可以去踢職業聯賽”。結果高中二十歲時參加了一場比賽,己方集結了上海各高中校隊優秀球隊的優秀球員,“二中菲戈、附中克林斯曼、楊浦範巴斯滕、靜安巴喬”等等,韓寒自己是“金山齊達內”;對方則是一支上海職業隊的兒童預備隊,都是五年級左右的學生,所以韓寒他們賽前商量著要對小孩下手輕一點;結果上半場僅20分鐘,便被對方狂灌20個球,20:0,對方教練中止了比賽,因為怕影響小學生的心智健康。

這就是業餘和專業的差距,專業所達到的高度,其實根本是業餘所無法想象的,哪怕你是業餘高手。這也是下位不知上位的樸實展現,真正展現正是那些聖人大德所達到的修行高度、深度,也是我們這些業餘修行人根本無法想象的。而我們卻以為自己可以靠近,甚至以為自己懂,張嘴就能來,都不知道什麼叫敬畏。

估計很多人也聽過一個笑話,一個吃不飽飯的農民,跟人吹噓皇帝的生活:天天吃饅頭。這又是自位不知他位的樸實展現,今天所謂“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但說到底,一切邊界都是精神的邊界,閱歷和環境只是助緣而已。比如,貧窮可曾限制了莊子的想象力?可曾阻礙了顏子的層次?

探究起來,人所有的困境,其實都是一種邊界困境,就是邊界困境造成了人所有的低階愚昧;所有的低階愚昧都是因為存在著一個邊界,而你突破不過去甚至看不到。再比如,往大了說,人生的邊界就是死亡,人的一切如果能真正以這個邊界考量,所謂向死而生,活著的狀態便會全然不同,一定不會再那麼執迷,一定不會再有那麼多的執著。事實卻是,人都會死,這誰都知道,但也只是知道而已,我們不能真切觸控到這個邊界,更談不上望向邊界之外,跟突破過去更一點關係都沒有。這就是為什麼禪宗能悟道的大德,都是“生死心切”,他們稱悟道這件事叫“了脫生死”,他們要明白的事叫“生從何來,死向何去”,就是因為他們真切觸控得到這個邊界,這就叫根器,因此能望向邊界之外以及突破過去。往小了說,就像如今很多父母對孩子的錯位教育,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孩子,以成年人身處社會的標準要求孩子,那也正是源於不能突破甚至看不到自己的邊界,所以不能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和著想,不能為孩子做真正具有意義的著想和引導。父母子女間是如此,夫妻間、朋友間、同事間、領導下屬間等等,也都是如此。

所以人一生的開化和提升,首先就是真正看到和正視這邊界的存在,然後要努力望向邊界之外,最後才能具備突破邊界的可能和希望。那麼要怎麼做呢?

下位不知上位,這可以稱為“內邊界”。突破內邊界的要害,在“第一念”。因為第一念才是先天——邊界之外,一旦落入第二念便屬後天——邊界之內。這第一念和第二念是什麼意思呢?譬如很多時候當我們遇到事時,會有個當下反應之意,這就是第一念,是一種直覺和洞察;但很多時候又會“轉念一想”,這一轉念就成了第二念,屬於思慮分別。舉個例子,街上遇到倒地老人,隨之生起的幫扶之心,便是第一念。可轉念一想,這是不是訛人的?這就落在第二念。人最開始都是遵循第一念的,這就叫初心尚在、本心明白;閱歷的事多了便都遵循了第二念,這便叫忘了初心、失了本心。你肯定會問,現在訛人的太多了,萬一真被訛了呢?所以第二念才是對的。那你再往長遠了看,這種互害模式的現象多了,慢慢大家就會明白這樣對誰都沒好處,輿論倫理也會聲討和壓制,政府也會出面規範和保障,慢慢還是會導向第一念上來,那麼最終哪個是對的呢?所以

最長久的路,就是最合於道義的;真正的宏觀,就在當下的道義判斷裡;這是一大玄機。

所以最終人要遵循的還是第一念,這就是先驗所在;只是少不了智慧的加持,這便是經驗的價值。

最終應該是一種先驗和經驗的結合,方式就是經驗服務於、圍繞著先驗,這樣就能既不失初心本心,也不失智慧聰明。

譬如訛人成風時你還是不管不顧地去扶,那隻能叫愚蠢;而現在有些人已經學會了先拍照錄像以保留證據再去扶,就是很好的表現。總之

第一念才是本,一定不能昧了這個本,不能兩全時也要優先照應這第一念。第二念必須是第一念的展開和輔助,而不是獨立運作,才是無咎的,才稱之為智慧而不是機巧。

出世與入世,道德與謀略,便是從這裡歸一。

第二念涉及的其實就是認知,只是認知是有“根”的,它有一個源頭和出來的地方,這裡就是第一念。而人都是始於認知終於認知,卻從來沒有審視過這個根在哪裡,所以認知本身就是內邊界所在。因此邊界恆在,眾生恆迷,而無法實現突破過去的開悟見道。因為第一念就是天道、佛性,直下所現,才是本體所顯。打破這個內邊界,便是由下位升於上位,破一分便上升一分,居上位才能知上位。所以禪宗修行之本,就是息念,所謂“不須求真,唯須息見”,息的就是第二念,契會本來的關鍵就是“決定不流入第二念”。息念所歸復到的本來覺照狀態,就是第一念之土壤,禪是土壤之學。運用第一念最直接明瞭的,就是王陽明的致良知,良知對是非善惡的當下判斷,便是第一念之種子,心學是種子之學。而種子本是長在土裡的,土裡自然就有無量種子,一切只看有沒有因緣觸發;有種子就能進入土壤,有土壤就能生長種子,禪與心學的別與不別,不過如此。第一念,同時就是土壤和種子,最終奧妙是在“同時”上,這要自己體認。

我們怎麼歸復到第一念,禪與心學也正是兩條直通究竟的路。此外我這裡還有個“密法”分享給大家,就是

多反問自己,常自己問自己——心中有大疑惑時,遇到深困境時,陷入纏縛不得脫身時,東衝西撞走投無路時……不思慮不思考,就問自己:究竟是怎麼回事?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對的到底是什麼?……讓你自己的心自己給出一個答案,若沒有給出就更精誠靜心,接著再問,一再追問,直到給出。

因為這個答案就是第一念的答案,你思慮出來的則都是第二念答案。人們都以為我就是我,古聖則明白告訴我們這個我其實是五蘊、天人和合而成,這裡“龍蛇混雜,凡聖同居”。道家儒家說神明在自心中,佛家也說佛在自心中,所以這樣自問,便正是以凡人之身而參問神佛、聆聽聖諭。

限制你想象力的不是貧窮,而是認知的扭曲和知識的匱乏。

自位不知他位,這可以稱為“外邊界”。突破外邊界的要害,在“破常規”。前段時間曾有個關乎人類智力尊嚴的大戰,便是代表著人類智力高度的世界頂級圍棋高手,與人工智慧阿爾法狗的對決。先是韓國傳奇棋手李世石對戰阿爾法狗第一代版本,結果是2:1,李世石只贏了最後一場。後來是當今排名世界第一的棋手、中國的柯潔,與阿爾法狗第二代版本的對決,結果柯潔以3:0慘敗。到第三局時,柯潔竭力想維護最後的尊嚴,而下到中場卻突然情緒失控衝到休息室痛哭,叫喊著“我贏不了,我做不到,它太完美了”。兩場對決,李世石的一勝和柯潔的失控,則都是源於發生了同樣性質的事:李世石在第三場中場,下出了不但人類棋手不會走、阿爾法狗也不會走的一著,阿爾法狗是基於學習而不斷進化的人工智慧,它是經驗主義的,這下它就懵了,接下來昏招連出,李世石由此取勝。柯潔的遭遇則是反了過來,第三局棋至中場,是阿爾法狗走出了一步他根本無法想象的棋,所以他才崩潰了。

這非常鮮明而慘烈地告訴我們,

智力本就是有侷限的,因為它是經驗主義而遵循常規的,智力的高低不過就是經驗的多寡和常規的寬窄

,僅此而已。這侷限的邊沿,便是外邊界。即使阿爾法狗走出了柯潔無法想象的棋著,那也是它的經驗和常規邊界大於柯潔而已,而不是它像李世石一樣,靠的是承接自天地的靈明。後來柯潔在一次演講中提到,阿爾法狗第三代版本出來後,與狂虐柯潔的第二代版本又下了100局棋,結果是100:0;智慧如此進化速度如此,要真有這種靈明,世界還是人類在主宰嗎?

這個無邊界的、超驗的、能夠打破一切常規的靈明,或者說終極智慧,才是人之智慧真正的尊嚴所在。

而不在經驗和計算,這點人註定是比不了人工智慧的,就像人的計算能力不可能超過計算機。而圍棋本就是經驗和計算的遊戲,所以柯潔輸給阿爾法狗,並不丟人。世事如圍棋,要明白要開拓的是圍棋藝術,而不是圍棋技術。

如何打破這個外邊界呢?李世石的贏和柯潔的崩潰也已鮮明而慘烈地告訴了我們,正是打破常規。從計劃好、計算好,轉向不靠計劃、不依計算,而要能靈光一閃、打破超越。所以易道最為精深博大、複雜全息,“與時偕行”正是其根本主旨,“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正是其根本宗旨,變通的核心就是打破常規,適應只是結果,變和通乃是因果關係。只是這是理想化的大成狀態,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慣性太大,定勢太強。但

至少要學著走走自己平時不會走的棋,至少要有意識地去這樣訓練自己,要努力去求變,不斷提高自己的破局能力。在求變之中把自己逼出個靈光一閃,則是最好的準則和依靠。說白了就是要學著“出格”,學著做個出格的人,學會做些出格的事,但在做之前要能先接收到其中的妙意。

逆向思維、發散思維等,都是有關的思維工具,很多人之所以學不到、用不好,就是因為不懂得

先要使勁逼自己求變、再以逼出靈光一閃為準則這兩大根本要點

,它們不是亂用的,不是逆個向、發個散那麼簡單,否則只是胡來而已。

總之,人的格局便是這麼大起來的,視野便是這麼寬起來的,如李世石,成敗往往繫於此處。更重要的,如此你才能活得更有滋味,你的生命才能更寬廣。靈明發顯深了,共情通感能力也會跟著強;可能性發掘多了,就更能理解和把握世事他人的複雜性;於是自然就能由自位而知他位,包括他人、他事、他境,必須在這通而為一中才能真正實現。否則只說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類,是很難做到的。

而內邊界之破,正是外邊界之破底下的靈明不昧。外邊界之破,正是內邊界之破頂上的萬壽無疆。內外雙運,事半功倍。有邊界曰低階,破邊界曰高階,無邊界曰超級。

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跟人交談時,有時你從各個角度給他分析一個問題,提出中肯的建議,但是他怎麼都聽不進去,表現得異常固執。

比如,一個女孩深陷感情騙局,外人一看就知道男孩在騙她,但女孩子卻固執地認為男孩是真正地愛她,任憑外人怎麼說,她都不會改變主意,甚至認為別人在不懷好意地破壞他們。

再比如,你苦口婆心地跟他人說年輕的時候多學點東西,多增長見識,對自己的事業、人生都有幫助,他卻認為什麼文化、知識都沒有用,遇到事情還得靠錢、靠關係、靠運氣。

於是,你所有的建議壓根就不會起作用,他總會固執地尋找理由,固執地放棄努力。

每當這個時候,等你們爭論一番毫無結果時,你也許會有一種挫敗感,甚至捶胸頓足地喊道:“從來就沒有見過如此固執的人,這麼簡單的道理,他怎麼就是不懂呢?”

前幾天跟一個夥伴交涉某個問題,他提出來說一項資料不正常肯定是裝置故障的原因。

我說先彆著急,等我查一查。

當我告訴他資料不對並非是裝置執行不正常,而是因為那個時刻正好有工人在檢修,同時又受其他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影響,才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我把檢修記錄發給他,並指出了幾項可能性的因素,但無論我怎麼擺事實說明,他都認定了就是裝置故障的原因。

我說得口乾舌燥卻又氣憤難當,分分鐘都有想把電話摔掉的衝動。

等冷靜下來之後,我便想他為什麼這麼固執?可能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其認知能力,當發現這種問題時,他的第一反應甚至是唯一的反應就是裝置故障,任你怎麼拿證據去給他看,他都改變不了自己的看法,因為他根本沒有其他的看法。

限制你想象力的不是貧窮,而是認知的扭曲和知識的匱乏。

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低,其想法就越單一,越缺乏判斷力,人就會表現得越固執。

有很多人會說固執沒有什麼不好,它表示一個人有所堅持,不被同化。

我想說的是,固執在此並非正向的執著、堅持原則,而是當你面對不同意見時,異常敏感,異常自尊,拒絕反省、拒絕傾聽、拒絕學習的行為。

它甚至會演變成過分的偏執、執拗,而這時,你就很難再進步、再成長。

也有很多人把固執當成一種張揚自我的個性,彷彿有一天一旦不固執了,那是不是就會隨波逐流,變得毫無特點可言。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錯在把固執這種稜角當成了個性,將稜角和個性相混淆。

有些阻礙成長的稜角是應該被磨平的,使自身變得更加圓融,但這不影響你個性的形成。

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會保持其獨特的個性,因為他們認識到,所謂的固執並不是獨特的個性,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人格缺陷。

恰恰是固執阻礙了一個人良好個性的形成,它往往使得你越來越偏激,缺少寬容和智慧,阻礙了你學習、思考以及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凱利曾經提出過“個人構念論”的觀點。個人構念即由個人過往的見識、期望、評價、思維等等所形成的觀念。

當遇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場景時,一個人的腦海裡便會呈現出他以往的經驗來對該問題或者場景做出判斷。

當你的認知能力很低時,腦海裡的個人構念就會趨向於單一,缺乏彈性。

因此遇到問題時,你的個人構念所提供出來的對策就很狹窄,但卻成為了你的全部,你誤認為這就是所有的、最好的對策,沒有其他的可能。

當你的認知能力高,見識的多、讀到的多、經歷的多、有獨立思考能力時,你就會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和經驗,你的個人構念就會越豐富、越飽滿。

在同樣的問題面前你便不會只是執著於一種答案,而是有幾種可能的答案。

如果用數學的集合來表示,即認知低的個人構念是A,認知高的個人構念是B,B包含了A,除了A之外,B中還有其他的集合《比如C、D、E……》。

我向大家舉一個例子,認知水平低的人固執地認為讀書、上大學沒用,大學畢業生賺的錢還不如小學沒畢業的人賺得多,他們的衡量標準就只是金錢。

而認知水平高的人的衡量標準中除了金錢之外,還有工作機會的選擇,自身潛力的挖掘,精神趣味的提升,多元化的學習等等。

認知能力高的人,往往更樂於提高自己,於是一段時間後,當你返過來再看自己做的對策或者思考時,往往還會補充更多的可能性。

因為你又進步了,你的認知水平又提升了。

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人知道的越多時,越明白自己的無知。

因為你的認知水平越高,你越明白外面的世界之大,知識是學不盡的,你沒法固執起來,只有謙虛地走在學習、領悟的道路上。

因此,真正厲害的人物,反而很謙虛。就像蘇格拉底所言: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因為認知能力低,個人視角太小,想法單一,缺乏判斷力,所以表現為固執,又因為如此固執,便拒絕了學習,拒絕傾聽他人的意見。

因此在完善自我的道路上便會停滯不前,如此便會導致一種惡性迴圈。

認知水平相當的人,交流起來往往越輕鬆自如,認知水平差距大的人在一起交流時,往往會有“時間怎麼過得如此之慢”的艱難。

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再見面時,有時會感覺沒有話可說,其實並不在於其生活環境的差異,所經歷人事的變遷,其根本的原因是個人認知差異的不斷擴大。

有些人以飛快的速度成長,其認知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而有的人卻在原地踏步,那麼這些人的認知水平還是多年前的水平,自然會以多年前的思維、認知做判斷。

固執的人,缺少反省能力,更缺少及時的覺知能力。固執是無明和缺乏智慧的表現,而開放則有助於豐富我們的知識和智慧。

心理學家佛拉維爾提出過“元認知”的概念,指對個人學習、思維活動的認知,即對認知的認知,也就是你要具有自我反省、自我覺知、自我完善的能力。

你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知道如何去看待你的思考結果,是否有改善的餘地,如果有,可以不由自主地去改善。

我以前是一個很固執的人,認為這是性格里帶的特點,改不掉了,但隨著不斷地學習,發現自己實在是太渺小了,自己以前所固執認定的理念也一再被推翻。

當我知道的越多,從優秀的人身上學到的越多,再出現固執之時,就會自動、及時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覺知和反省。

當然這個改變不容易,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更需要循序漸進。

如果你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固執,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改正,除了刻意的提醒自己及時反省之外,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去學習,去閱讀,去提高自己的認知。

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你緩和了,你可以有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了,你不再執著於自我。

多讀書、多瞭解、多思考,當經歷的多了,知道的多了,認知能力提升了,固執自然會有所改善。

當你固執己見時,不妨提醒自己,也許你的固執裡,其實藏著低水平的認知。共勉!

給我點【在看】你就越好看!

Tags:認知邊界固執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