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高郵董糖:裹著甜美的記憶,一層又一層

由 郵城女人 發表于 運動2021-06-23

簡介董小宛與秦郵董糖的故事,既柔情又不乏剛毅,但這似乎與秦郵董糖的關係,是人們刻意賦予的美好,過於牽強

棋琴書是什麼生肖

高郵董糖:裹著甜美的記憶,一層又一層

高郵董糖:裹著甜美的記憶,一層又一層

品嚐著家鄉的濃香,牽動地永遠是那份真情。多少年後,將相思變作鄉愁。將嘗一口它們的滋味,變作回家的理由。

高郵董糖:裹著甜美的記憶,一層又一層

一個人把鄉愁走進心房的時候,要學會忘記周身的混沌和旅途的迷茫。即便是有風,有雨也要有一葉溼漉之外的相知和溫暖。我相信大多數的日子,是可以嗅覺出陽光是否慵懶?心中泛起的那一味家鄉的香甜。

高郵董糖:裹著甜美的記憶,一層又一層

我喜歡家鄉高郵,喜歡小城的故事。這裡的平凡是因為經久卻溫存的故事,變得傳奇且令人眷戀。許許多多的故事,有關於地名的;有關於風俗的;還有關於美食的,其中董糖由來的故事就有好幾則。

高郵董糖:裹著甜美的記憶,一層又一層

相傳在那個封建禁錮的年代,秦淮名妓董小宛與才子冒闢彊演繹了一場浪漫哀感,惋華憐月的愛情故事。才子佳人相隔秦淮與閶門。小宛寄生風花之境,但棋琴書畫是樣樣精通,音律廚藝更是讓多情的四公子念念不忘。董小宛經常做一種甜點寄給四公子。《崇川咫聞錄》有記:“董糖,冒巢民妾董小宛所造。未歸巢民時,以此糖自秦淮寄巢民,故至今號秦郵董糖。”

高郵董糖:裹著甜美的記憶,一層又一層

時間到了弘光元年即1645年,清朝大將多鐸進兵揚州。督師史可法在拒降信中說道:我為朝廷首輔,豈肯反面事人?”後來多鐸又親筆五封書信,皆被史可法不拆信封便投入火中:“吾誓與城為殉,然倉皇之中不可落於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者?”身處秦淮的董小宛聞知史督師與滿城軍民誓死守城。她被深深打動,帶領姐妹們用白麵、白糖、芝麻、飴糖做出許多甜糖,託人連夜駕舟經長江入運河送至軍前。揚州城終因敵眾我寡而失守。史可法決意赴死,但腹無粒米。貼身的小校奉上兩塊甜糖勸督師吃。督師問“這是?”“此為小宛犒軍所制董糖。”從此,董糖便從揚州流傳開來,在高郵傳承至今。

高郵董糖:裹著甜美的記憶,一層又一層

董小宛與秦郵董糖的故事,既柔情又不乏剛毅,但這似乎與秦郵董糖的關係,是人們刻意賦予的美好,過於牽強。在眾多關於董糖傳說中,最使人信服的當數孝子董璘製糖的記載。在明·《國朝獻徵錄》中記載“董璘 字德文 揚州高郵人 少敏勤學 永樂十六年 會試第一 登李騏榜進士 授翰林編修 有時名 尋以母老乞歸養 一日母病思鰣魚 時無鬻者 即詣鎮江 禱於神 命漁者舉網 忽得二鰣以歸 鄉里驚異 升修撰 與修實錄”。清·乾隆本《高郵州志》中“貸屬·董糖”條目也有註解“以董姓所置得名”。

高郵董糖:裹著甜美的記憶,一層又一層

文獻中的記述與高郵民間流傳的董璘為母祈魚的孝行故事相一致。董璘位居翰林院編修。他在整理編撰相關皇室御膳資料時,會記下適合自己母親喜甜的糕點配方。其中有一種甜糖的製法一直傳承至今,後人便稱之為“秦郵董糖”。董糖以白麵、精糖、芝麻、香飴糖為原料。先將芝麻炒香後研磨,去皮烘炒至微黃色。芝麻仁小而嫩,用火極其考究,不生不焦,時間拿捏的恰到好處,此時的芝麻香濃郁至極點。熬糖骨的工藝難度絲毫不亞於炒芝麻,延展性要好,柔中帶韌,既能方便成型又不至於乾澀。配好糖蕊的糖骨,反覆包褶,切成寸餘的長方體。最後施以糖粉,用糯米紙裹好即可食用。

高郵董糖:裹著甜美的記憶,一層又一層

我們從不計較哪個故事更可信。在如今美食琳琅的時代,傳統美食帶給我們的不再是裹腹或解饞,而是滿滿的情懷。一樣的小雪、大雪、冬至……一直翹首等到過年。起得很早,嘎吱嘎吱的踩著凍得堅硬的雪,去拾沒炸開的小鞭炮。雲片糕、花生牛軋糖、高粱飴收穫了一口袋,手中的董糖實在是塞不下歲月的深壑,一直甜在那些年的記憶中。

高郵董糖:裹著甜美的記憶,一層又一層

挑一個藍天白雲的天氣,你不來,我也能尋到你的叫作“鄉味高郵”的店鋪,懶懶地翻閱到秦郵董糖的櫥窗。我把相思告訴她,然後,尾巴蜷在單調的世界裡打個盹。

高郵董糖:裹著甜美的記憶,一層又一層

當我醒來,多麼熟悉的粉紅色格子花紋,“秦郵董糖”且御鄉愁,層層疊疊、酥酥糯糯,仍是不變的甜而不膩,糯而不粘、酥而不碎。點開音樂,聽著《董小姐》,來一塊董糖。這音樂似乎不太搭,噗了一臉的“陽春白雪”,鼻尖、嘴唇蘸著飛逸的糖粉,真像下了一場家鄉的雪,思緒卻懵懂地倒退了好多年。酥軟香甜地驚動起腮邊每一滴想家的淚,柔軟到心底,直到小雪、大雪、冬至,過年……

文:王子卿 攝影:龍博士

高郵董糖:裹著甜美的記憶,一層又一層

Tags:董糖秦郵高郵芝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