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遇到心理問題,儒釋道和心理諮詢,到底有什麼用?(自我分析)

由 聆聽者老白 發表于 運動2021-06-19

簡介這是藉助心理學“具體化”和“外化”的思路,從理性思維角度看待並分析問題,消除迷惑

道家理論有什麼用

這幾天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工作方面的事,具體內容就不說了。作為一個喜歡心理學和熱愛傳統“安心”文化的人,感到這是一個不錯的自我分析,檢驗理論效用的機會。正如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說的:

“你首先要懂得自己,要是你不對,你怎麼可能使病人糾正過來呢?要是你說服不了自己,你怎麼能說服病人呢?

”。孔子曾言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表達方式不同,道理是相同的。

遇到心理問題,儒釋道和心理諮詢,到底有什麼用?(自我分析)

自己遇到了問題,進行自我分析,用知識解決自己的問題,是必要的。只有自己用了,有效果,解決了自己的問題,才能說出去,讓人信服,有借鑑性。這方面,我有時也犯下想當然的錯誤,把自己知道的講出去,道理沒問題,效果,沒驗證過。

一、自我分析

這是單位的事,涉及到我,解決辦法不難,也不簡單。需要協調,究竟是成是敗,不好說,後續會怎麼發展,也不好說。過幾天后,再看今天的迷惑和壓力,想來是很沒必要的。但是,當下,放不下。

先分析壓力,來自幾個方面:

一是未知。

這件事情,不是在正常的程式內,是突發的異常事件,沒有處理的先例,也不清楚最終的解決辦法。這種不確定性,導致脫事情離掌控,偏離已知,產生不安全感。

二是人際關係緊張。

凡事必涉及人,出現問題,要解決,也需要與人打交道,無論是請示、求助還是其他協調,都可能受到拒絕和批評,造成人際關係緊張,產生焦慮情緒。

三是畏難情緒。

這件事情,既需要我付出勞動和時間,也需要打破日常生活節奏,產生下意識的畏難情緒。

四是問題內化。

程式問題、他人問題,內化為個人問題。透過想象、幻化、投射等個體心理機制,不斷想象問題可能帶來的後果,放大事情的難度,把問題壓到自己身上,產生彌散性的心理恐懼和焦慮。

遇到心理問題,儒釋道和心理諮詢,到底有什麼用?(自我分析)

未知的恐懼感、預判性的人際關係緊張、畏難情緒、彌散性的心理焦慮交織在一起,如同一張大網,讓我焦頭爛額,心理難安。

二、嘗試解決

首先,想到的是正念,

把念頭放在當下,著眼於問題本身,不去胡思亂想,避免不必要的精力浪費,也不用極端或者失敗的後果給自己加壓。

當問題成為問題時,再用聚焦當下,顯然不好使,它會不停地在腦海閃現,如惡魔的聲音,在意識角落,時時響起。另外的難題是,我不能不考慮如何處理,如何應對的問題,強行打斷思路,不利於問題解決。

可以借鑑正念的智慧,讓自己努力聚焦問題本身,忽略情緒反應,找到最合適的解決辦法。

遇到心理問題,儒釋道和心理諮詢,到底有什麼用?(自我分析)

其次,用《周易》中變易的思想

,明白自我的任何停滯的想法,都是不可取的。從理性角度認識這種變化和未知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認識到自己固守僵化思想的侷限性。當然,也可以卜一掛。但是,就當下的問題而言,必要性不大。一是“善易者不佔”,問題的前因後果,都可以有大概的預料,必要性不足;二是也沒那心情,當火燒眉毛的時候,真沒多少心裡空間,做長遠的展望和預判。

遇到心理問題,儒釋道和心理諮詢,到底有什麼用?(自我分析)

三是用道家的智慧。

比如福禍相依、無為而治、上善若水等等。各種念頭紛紛閃現,如夢幻泡影。當修行道行不深,理解不夠深入的情況下,一切如鏡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目前的我,是能吸取一些其中智慧的。但是,修行不高,受益有限。

遇到心理問題,儒釋道和心理諮詢,到底有什麼用?(自我分析)

四是禪宗的思路。

禪宗,或者說佛家,也是底層思維的破和立,就目前這件事來說,前期沒有參悟到位,“因緣聚合、諸相非相”這樣的思想,幫不了大忙。

五是心理諮詢的方法。

自己對自己做心理諮詢不太現實,也不會因為這件事去求助心理諮詢師,常規渠道不可取。可以採用心理學自我分析的方法,給自己一點時間,問問自己:問題出在何處,自己焦慮什麼,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這是藉助心理學“具體化”和“外化”的思路,從理性思維角度看待並分析問題,消除迷惑;把問題與自我分離開,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和有效的處理方式。

遇到心理問題,儒釋道和心理諮詢,到底有什麼用?(自我分析)

六是藉助宗教。

由於個人不信教,沒有討論的資格。只能猜想,如果信仰對此有用,大機率不會出現我所遇到的問題,如果沒用,現在再信,也來不及。

經過分析思考,感覺種種大道理論,都不適合救急。總體的感覺是,道理明白,但無法消除壓力和煩躁,問題本身如一座大山,橫亙眼前,堵在心裡。用白話說,就是“學做兩張皮”,不能用理論指導實踐。

三、有效的辦法

大道可指正道

大道理雖然不能救急,但不是說沒用。心理雖然焦慮,有壓力,但還是有分析和思考的心理空間。在遇到問題時,馬上進行反觀,分析。保證自己不跑偏,不入歧途,不走極端。心理空間和把握大方向的能力,是靠平時積累出來的。當然,我自己積累的還不夠,否則,也不會出現此問題。

遇到心理問題,儒釋道和心理諮詢,到底有什麼用?(自我分析)

理性可覓出路

在焦慮、緊張的時候,

比較合適應急的是心理學流派中的認知和行為主義,或者說是理性思維。

透過邏輯分析,整理思路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化解難題。

首先,用“二元論”的思維方法,外化問題。

把問題和自我分離開,自己不是問題,問題不是自我。

不能把因問題產生的壓力和後果,加於我身,它是我要解決的東西,不是“我”。這種分離要靠平時的知識和沉澱,至少要知道“天人合一”與“二元論”這兩個概念,有“我觀”的感悟。當然,有的人天生就具備此項能力,自然而然地做到物我兩分,也是讓人羨慕的天賦。

其次,

理順問題的來龍去脈,列出問題產生的原因,解決的辦法,各個環節,可能的結果。

具體到我的問題,找一張紙寫出問題、癥結、解決的辦法、解決的各個環節和流程、最後的幾種結果,可以列舉多種可能,選擇最適合的方案。

最後,

根據方案採取行動,越快越好。

排除各種干擾因素,放下種種猜測,不去做,不知道結果。越拖延,焦慮越嚴重。直面問題,在現實中快速推進,是避免焦慮泛化,解除心理壓力的最好辦法。

遇到心理問題,儒釋道和心理諮詢,到底有什麼用?(自我分析)

智慧可助成功

開始行動後,根據事情進展,適當調整策略。策略的制定和調整,就體現智慧。同樣的事情,角度不同;同樣的話,表述不同;同樣的人,解讀不同;同樣的結果,認識不同。這些不同,導致最終的大不同。這裡說的智慧是人生哲學,處世智慧,不是理論,不是雞湯。

福禍相依的辯證智慧,幫我深刻理解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的兩面性,而不是盲目悲觀失望,或者盲目樂觀;處理問題的時候,可以採取單刀直入的策略,也可以採用迂迴的處理方式,方法沒有高下,因人因事而異;對於某些人的態度和反應,可以理解為不近人情,也可以理解為堅持底線;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可以以角色定人,也可以基於人性的角度看待人,角度的偏差,導致手段和態度的不同,也會影響成敗。

四、最後的結論

當問題來臨時,如同火燒眉毛,就像對手的拳頭已經到了面門,所有的招法、心法都不好使,唯一的能做就是躲開,或者格擋。這靠得是平時的訓練,反應速度、身體強度,都是下意識的反應。訓練得當,一招制敵,訓練不到位,只能用王八拳了,是好是壞,聽天由命吧。

心理層面來說,平時注重個人修養,提高個人水平,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才是“安心”正道,理論上誇誇其談,不與現實接軌,不注重提升心理能力,到頭來只能打“王八拳”了。現實中,不乏武術宗師打“王八拳”的例子,也不乏心理學大師、理論宗師被現實揍得鼻青臉腫的事例。

遇到心理問題,儒釋道和心理諮詢,到底有什麼用?(自我分析)

以上是個人根據自己所學所悟做的簡單分析,謹供參考。因個人知識、能力和水平的侷限,肯定有不足之處,也可能有謬誤之處,希望大家不吝指出,共同進步!

Tags:問題自己焦慮智慧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