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佛教中無有分別什麼意思,佛教文化的說法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

由 蘭臺子聊文化 發表于 人文2021-05-27

簡介菩薩戒是大乘佛教特有的戒律,凡是發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論出家、在家,皆可受持

無有分別什麼意思

按佛教文化的說法,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之後,在鹿野苑第一次講經說法,度化了橋陳如等5名比丘。此後,佛陀在古印度恆河兩岸弘法49年,在他80歲時,佛陀回顧一生,

應當講的經、說的法都已經說完、應該度化的人都差不多已經度化,

便選擇在拘屍那迦城外的娑羅雙樹間,準備滅度示寂。當此之時,有個一百多歲的外道須跋陀羅向佛陀作最後的請教,佛陀再一次開示了“三法印”和“八正道”,就準備寂靜涅槃。

佛教中無有分別什麼意思,佛教文化的說法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

僧團的眾多弟子知道佛陀即將滅度,大家泣涕橫流、十分悲傷。此時阿羅漢中天眼第一的阿那律認為既然因緣已定,哭泣無用,便向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建議,由他向佛陀請示他老人家滅度以後的事情應該這樣才能使正法永住?於是,阿難向最後請教了四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

“佛住世時,大眾依佛為師,佛涅槃後,大眾應當依誰為師?”

佛陀回答道:“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戒律),善為受持,不要遺忘;戒律就是指導你們的大師,你們持戒修行,如同窮的人得到寶物,如同黑暗中燃起明燈;和我住世,沒有什麼不同。”

佛教中無有分別什麼意思,佛教文化的說法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

通常來講,佛教戒律有五種:

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薩戒;

下面分述之。

五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八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慾、不妄語、不飲酒、不坐臥高廣大床、不裝飾打扮自己和觀看歌舞、過午不食。五戒和八戒都是佛教對在家居士的要求,對於五戒,居士可以選擇其中一項至五項,終身受持、不得破戒。八戒全稱“八關齋戒”,其中前七項是戒、過午不食是齋,其內容比五戒嚴格;八戒不要求居士終身受持,只要在受戒期間臨時奉行即可,時間可長可短,最短的只要求奉行一晝夜。《西遊記》中豬八戒的名字就典出於此,

八戒的特點是臨時奉行,

也就難怪八戒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起凡心,動不動就要散夥回高老莊了。

佛教中無有分別什麼意思,佛教文化的說法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

十戒和具足戒是對出家的比丘、比丘尼的要求。

十戒

是在八戒的基礎上加上不塗飾香鬘(即不化妝)和不積蓄金銀財寶;發願出家,尚未正式成為比丘、比丘尼的的沙彌、沙彌尼必須受持十戒,所以十戒又稱沙彌戒、沙彌尼戒。沙彌、沙彌尼要想成為比丘、比丘尼,必須受持

具足戒,

因為這些戒律與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所以稱具足戒;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條。在正式出家的戒壇典禮上,由於時間所限,向受具足戒者傳戒時,

一般只宣四重戒:不淫、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

其餘戒條由受具足戒的僧尼下壇後學習,稱作學戒。

佛教中無有分別什麼意思,佛教文化的說法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

菩薩戒是大乘佛教特有的戒律,凡是發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論出家、在家,皆可受持;

菩薩戒的內容為三聚淨戒,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三項,具體而言有六重戒二十八輕戒;菩薩戒的核心內容是破除自私,以大乘菩薩“自度度人、自利利人”的要求來要求自己;菩薩戒和五戒一樣,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選擇受持。不管是五戒、八戒、十戒還是具足戒,受持了之後都可以放棄,在家居士可以放棄五戒、八戒,出家之人也可以破戒還俗;唯有菩薩戒只有受法而無舍法,那是因為眾生本來都是佛、菩薩,菩薩戒行是眾生生來就具有的,

既是本具,而今求受,故說增上,而非新得,是故舍無可舍。

佛教中無有分別什麼意思,佛教文化的說法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

就筆者理解,佛教文化之所以強調“以戒為師”,是由其本身的教義所決定的。早期佛教認為這個世界充滿了貪婪、慾望和執著,整個世界都由煩惱匯聚而成的苦海,世人處於苦海之中,應該生起出離之心,儘快乘坐佛法的竹筏達到涅槃的彼岸。故此,佛教的戒律都是與凡塵世界的追求相反,強調剋制自己的貪慾和執著,要求修行之人遠離俗世的名利之事,進而擺脫紅塵紛亂的牽絆、擺脫因果輪迴的迴圈,走好修行之路,從而達到佛教的寂靜涅槃境地。

Tags:受持五戒十戒具足戒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