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雅德馨香】妙色柴窯瓷器為什麼那麼貴?看看古人是怎麼收藏瓷器的

由 皇朝珍寶 發表于 人文2021-05-25

簡介足徑11cm

妙色柴窯瓷器為什麼那麼貴

千禧年之初的某一年,喜歡收藏的我在武漢某古玩城隨意閒逛。因為股東山東魯能和北京某公司之間的意見無法達成一致,作為武漢盤龍城開發有限公司職業經理人(常務副總經理代行總經理職責)的我即將面臨新的選擇,選邊站或是失業。如果將手頭的藏品集中一下,開一家古玩店或畫廊也不失為一個新的嘗試。當時古玩店裡的東西並不貴,一件清代乾隆青花九龍紋大梅瓶(可評為國家一級文物)才80,000元。在一家店內買了一件清道光粉彩蓮花紋高足碗,準備回家時,有一個人輕輕拉了一下我,我回頭一看,是一個面容滄桑的50多歲的中年人。他說,“老闆,我那兒有幾件老瓷器,可以去看看嗎?我就住在古玩城附近,幾分鐘就可以到。”我說:“不去了,我要回家了。”聽我說不去,那個人很著急,一邊誇東西怎麼好,一邊一疊聲地央求。他住在一家廉宜旅店,從破舊的拉鍊提包裡小心翼翼地取出數件東西,一道一道地開啟纏著的白色衛生捲紙。終於露出一件翠青色的瓷器碗,胎薄如紙,開滿細密的紋片,碗形如盛開的花瓣,碗底有三個支釘痕。久遠的年代感撲面而來,與新瓷的感覺有云泥之別。一件一件開啟,一共有七八件。我基本上確認這是一批五代柴窯,是驚天動地的文物藏品,是毫無疑問需要拿下的。我極力控制情緒,裝著漫不經心地問價。中年人要價30萬,說他十幾歲的兒子腿摔斷了,治療費需要20多萬,實在沒辦法了才拿出來變錢的,以前有人出到300萬都沒有捨得賣的。我讓他包好,在銀行取了錢給他,中年人感激地謝了又謝。我問他這樣的瓷器還有沒有,如果有的話可以再買一點,中年人賭咒發誓地說沒有了,他家多少代人傳下來的東西,全部拿出來了。就這樣這批精美的五代柴窯精品成為了茲石樓(我的收藏堂號)機構的壓箱底寶貝。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LOT1 五代柴窯翠青釉旋瓣式宮碗 高6cm;口徑13。3cm;足徑6。1cm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當年我在幾個專業的收藏網站論壇(雅昌藝術網、博文論壇等)發過一些帖子介紹過幾件藏品,並且自詡為柴窯實物發現第一人。

柴窯在中國目前的收藏界是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峰,對於柴窯的研究可以說眾說紛紜。柴窯的窯址有陝西耀州窯說,有浙江越窯說,還有無此窯之說。官方的說法是全世界博物館沒有一件柴窯實物。

對於兩宮博物院收藏的五代以至元代明代青瓷,至目前為止,尚沒有真正形成正確的分類,主要是柴窯、官窯、汝窯、哥窯的混同問題。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北宋汝窯粉青釉膽式瓶 故宮博物院藏

如:這件典型的北宋汝窯器物故宮一直歸類為北宋官窯。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五代柴窯翠青釉葵口碗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如假包換的五代柴窯一直歸類為南宋官窯或哥窯。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為節省篇幅,下篇詳論。本文的主旨是解決柴窯的清晰梳理問題。

一、對柴窯的典籍記載

柴窯創燒於五代後周皇帝柴榮在位年間(954~959),是當時宮廷祭祀的禮器。柴窯也是中國陶瓷史上第一個以帝王姓氏命名的窯場,是中國御窯的肇始。五代後周時期距今1000多年,柴窯因為存世極微,在清末已幾乎銷聲匿跡,世人幾乎看不到柴窯的真實面貌。然而柴窯在歷史上的記載卻確鑿無疑,且地位最高。

明洪武時期,曹昭(明仲)的《格古要論》“古窯器論”就曾提到:“柴窯器出北地河南鄭州。世傳周世宗柴氏時所燒者,故謂之柴窯。天青色,滋潤細膩,有細紋,多是粗黃土足,近世少見。”明張應文在《清秘藏·論窯器》一書中對此曾加以補充說:“論窯器,必曰“柴汝官哥定’,柴不可得矣。聞其制雲:‘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馨’,此必親見,故論文如是其真。餘向見殘器一片,製為絛環者,色光則同,但差厚耳。又曹明仲雲:‘柴窯足多黃土’,未知然否?”明謝肇淛在他的《五雜俎》卷一二里面也說:“陶器,柴窯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與金翠同價矣。蓋色既鮮碧,而質復瑩薄,可以裝飾玩具,而成器者杳不可復見矣。世傳柴世宗時燒造,所司請其色,御批雲:‘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呂震編寫的《宣德鼎彝譜》記載:“……內府收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其柴、汝、官、哥、鈞、定中並選二十九種。”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五代柴窯翠青釉菊瓣碟 高2。6cm;口徑13。7cm;足徑11cm。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明代黃一正的《事物紺珠》中有云:柴窯“制精色

異,為諸窯之冠。或雲柴世宗時始進御,今不可多

得。”

明代谷應泰在天啟年間刊行的《博物要覽》記

載:“昔人論窯器者,必曰柴、汝、官、哥,柴則餘未之見,且論制不一,有云: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是薄磁,而《格古要論》雲,柴窯足多黃土,何相懸也”

明張謙德《瓶花譜》對柴窯記曰:“古無磁瓶,皆以銅為之,至唐始尚窯器,厥後有柴、汝、官、哥、定…等窯,而品類多矣。尚古莫如銅器,窯則柴、汝最貴而世絕無之。”

明代記載柴窯的典籍還有:高謙的《遵生八箋》

文震亨的《長物志》,但所記與谷應泰的《博物要

覽》相同;此外,還有田之蘅的《留青日札》。

清代梁同書在其所撰的《古窯器考》中記曰:“柴

窯,後周柴世宗所燒,以其姓柴故名。後周都汴,

出北地河南鄭州,其地本宜陶也。宋政和,官窯亦

起於汴、汝,亦唐河南道所轄之州。柴窯,青如

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滋潤細媚有細紋。

相傳當日請瓷器式,世宗批其狀曰:雨過天晴雲

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足多粗黃土,制精色

異,為諸窯之冠。”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五代柴窯灰青釉菊瓣紋碗 高6。1cm;口徑16。1;足徑6。5cm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據傳,明朝權相嚴嵩父子,借皇帝之名,舉全國之力,窮其一生蒐羅到十數件柴窯瓷器。

《清稗類鈔》記載,周竹卿藏柴窯小水盂;又記,清人徐應香收藏一柴窯小盂,色鮮碧,質瑩薄,人間罕有。

清汪啟淑《水曹清暇錄》記載,有柴窯茶盞。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記載,清人何夢華為阮元購得柴窯一片,鑲作墨床,色亦蔥倩可愛。而光彩殊晦,疑為均窯混真。

清代劉體仁《七頌堂識小錄》中,記其親眼所見:“柴窯無完器,近復稍稍出焉,布庵見示一洗,圓而橢,面徑七寸,黝然深沉,光色不定,‘雨過天青’未足形容,布庵曰:‘予目之為絳青’。”

清宮內府曾有收藏記載,《清高宗御製詠瓷詩》中,有四首詠柴窯器的詩:《詠柴窯碗》兩首,《詠柴窯枕》、《詠柴窯如意枕》各一首。

《詠柴窯碗》:

“色如海玳瑁,《青異》《八箋》遺。土性承足

在,銅非鉗口為。千年火氣隱,一片水光披。未若

永宣巧,龍艘落葉斯。”海玳瑁色,明顯偏深褐,證明柴窯不止天青一色。

《詠柴窯碗》

“治自柴周遂號柴,冠乎窯器獨稱佳。鏡明紙薄見

誠罕,足土銅口藏尚皆。內府數枚分甲乙,《夷門

廣牘》類邊涯。都為黑色無青色,記載誰真事實

諧。”薄如紙沒問題,顏色還是偏深。

《詠柴窯枕》

“《遵生》稱未見,安臥此何來?大輅椎輪溯,春

天明鏡開。薦床猶蟹爪,藉席是龍材。古望興遐

想,宵衣得好陪。堅貞成秘賞,苦窳漫嫌猜。越器

龜蒙詠,方斯信久哉。”明如鏡沒問題,紋片猶蟹爪,與越窯的秘色不分彼此了。

《詠柴窯如意枕》

“過雨天青色,《八箋》早註明。睡醒總如意、合

石漫相評。晏起吾原戒,華祛此最清。陶人具深

喻,厝火積薪成。”天青色,應該是乾隆最愛,睡醒後看著覺得愉悅。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五代翠青釉蓮花碗 高10cm;口徑14。8cm;足徑7。4cm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邵蟄民撰、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刊印的《增補古今瓷器源流考》記載:“琉璃廠某古玩肆有殘瓷一片,就琢為園形,周徑約三寸餘,厚分許,釉淡青色,光足可鑑人,四周露紫砂胚。柴瓷青如天,明如鏡,雖色光俱佳,而薄如紙一節已屬不符。”

民國趙汝珍《古玩指南》書中記載:“柴窯傳世極少,故宮中尚可見之。”

民國時期,袁世凱的管家、大收藏家郭葆昌以一處宅子、二十畝良田與人交換了一件柴窯器。

2015年,一件青瓷百合式花觚在日本武雄市出光美術館展出,研究者認為是中國已經失傳千年的御窯“柴窯”。這次展覽也是較有影響力的一次。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日本的柴窯研究者對中如雲。花觚是金元時期段店窯系仿柴窯

清末民初人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比較全面地轉載了明、清有關柴窯的記述,並加以分析說:“柴窯,在河南鄭州,即柴世宗所創也。相傳當日請器式,世宗批其狀曰:‘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 二語。可以想見《陶錄》謂其‘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然薄如紙一語,乃指釉汁言,非指瓷胎言也,青如天一語也不盡然,柴窯固以天青為主色,但據《博物要覽》則尚有蝦青、豆青、豆綠等色,不止天青一色也;釉中有細紋開片,見於豆綠色者較多,無釉之處悉呈黃土色,然滋潤細媚為古來諸窯之冠,在明代已不易見。近築路掘出陶器頗多,間有類此者,賞於某公座上見之。”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五代柴窯翠青釉八瓣盞 高4。5cm;口徑16。2cm;足徑4。7cm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有關柴窯的記載最早、最具權威性的典籍,數北宋歐陽修的《歸田錄》:“柴氏窯色如天,聲如磬,世所稀有,得碎片者,以金飾為器,…汝窯頗彷彿之,當時設窯汝州,民間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誰見柴窯色?天青雨過時。汝窯磁較似,官局造無私。粉翠胎金潔,華胰光暗滋,旨彈聲戛玉,須插好花枝。”

歐陽修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文豪,也是中國歷史上成就很高的史學家。他與宋祁同修了《新唐書》,還用大半生精力獨修了《新五代史》。歐陽修對五代史,包括周世宗柴榮所在的後周的史實是瞭如指堂,爛熟於心的。歐陽修道明一個事實,即後世的汝窯傳承的就是柴窯的工藝,官窯也是想復興柴窯的工藝,民間是不允許私造的。這也說明北宋時期是不允許在皇室眼皮底下燒造類柴窯、汝窯、官窯、哥窯產品的。這也說明了目前市面上大量出現的類柴窯(一般底款寫“柴”、“柴世宗”等等)、類汝窯(一般有宋徽宗題款或註明徽宗或北宋其它年號的)藏品基本上是金元時期應收藏懷古需要而仿造的(金元統治者在文化方面的管理和監控會寬鬆一些)。

清無名氏《南窯筆記》載:“柴窯,周武德年間寶厙火,玻璃、瑪瑙、諸金石,燒結一處,因令作釉。釉色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如造於汝州,瓷值千金。”

清宣統時期程村居士在《柴窯考證》中記載:“故

言瓷,皆自柴、汝、官、哥、定始,汝、官、哥

定雖亦不多見,然世間尚存者,至柴器則珍逾星鳳

矣。諺雲,柴窯片瓦值千金,極言其難得可貴也

考柴窯,乃後周顯德初年所燒窯,在河南鄭州,以

世宗姓柴故名,然當時只稱御窯,至宋始以柴窯別

之,其瓷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沙泥

為坯,足露黃土,滋潤細媚,色異制精,為古來諸

窯之冠,非後人所能偽為。”在說到柴窯的價值

時,程村居土更如是說:“按柴瓷,實為吾國重

器,若周之赤刀大訓天球河圖,較之宋鈞其貴重奚

啻倍蓰!”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五代柴窯翠青釉八瓣盞 高4。5cm;口徑16。2cm;足徑4。7cm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民國時期,趙汝珍《古董辨疑》稱:“柴窯真器今

日絕不易得,瓷器以秘色為最古,次則為柴窯,而

柴窯之特點四,薄如紙為四特點之一,此盡人所知

者夫。近代厚如盆之康乾瓷器已極不易得,而謂薄如紙一碰即破之,柴器尚能存至今日乎。後周柴世宗當國甚暫,所燒瓷器原即有限,而佳者尤微,在宋時已極難得。”

民國劉子芬《竹園陶說》有對柴窯的記敘:“唐始

尚窯器,柴周以後,降及宋世,柴、汝、官、哥

定、龍泉、均州、建安等各窯競出。”又記:“古窯以柴、汝最重,官、定次之,歷歲已久,流傳絕

少,柴窯之器,世不經見。”

二、五代柴窯實物必須印證歷史記載敘述的特徵:

1、釉色。天青色、翠青色、青褐色、青綠、豆綠、赭青、醬青等諸多顏色。確認有五代柴榮皇帝故鄉邢州邢窯白色化妝土工藝。

2、胎土。為黃土色、香灰色、灰白色。中原粗黃土質是能製作超薄瓷器的客觀原因。且輕且薄。

3。採用失蠟法制作,有合模現象。

4、傳世柴窯瓷器的紋片:千年蠅翅類紋、石花紋、魚籽紋。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五代柴窯翠青釉蓮花碗 高9。9cm;口徑15。8cm;足徑7。4cm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五大名窯之首的柴窯究竟是怎樣的

5、使用綠松石、瑪瑙、青金石等玉石燒結制釉,柴窯外表像一片水光披上,清澈明亮,與史料記載相符合。

6、柴窯外表非常滑膩,觸之如嬰兒肌膚,滑不溜,妙不可言。

7、柴窯全部採用支燒,足底一般留有3至5個支釘痕。柴窯瓷器使用匣缽燒製,做工精細規整,設計元素以大自然美麗花卉形狀為宗,達到造型藝術的頂峰,後世宋官窯、汝窯以柴窯為範本者多。

8、寶瑩奪目,光可卻矢,柴窯有聚光反射的作用現象,外觀柴窯瓷明亮如鏡,瓷器表面如水光披上。

9、柴窯瓷器有多次入窯補釉掛釉特徵 。

Tags:柴窯窯器五代瓷器青釉